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近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探析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历程,探析了人才的成长规律以及中外新闻传播培养模式,对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如何更好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近代著名报人成长规律探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政治形态
  • 二、社会思潮
  • 三、传媒环境
  • 第二节 近代著名报人个案研究
  • 一、“文人论政”样板王韬
  • 二、“革命报鼻祖”陈少白
  • 三、“全能记者”邵飘萍
  • 四、“报界奇才”黄远生
  • 第三节 近代著名报人成才的共性及规律探析
  • 一、共性特点
  • 二、规律探析
  • 第二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闻人才成长规律探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新闻界代表人物
  • 一、“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与新闻队伍
  •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与新闻队伍
  • 三、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与新闻队伍
  •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与新闻队伍
  • 五、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与新闻队伍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闻人才的成才规律
  • 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
  • 二、共产党报人政治理论素养深厚
  • 三、知识素养高
  • 四、业务素质强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时期新闻人才成长规律探析
  • 第一节 新闻事业大发展和优秀新闻工作者
  • 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制基本确立时期
  • 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全面建设时期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 四、改革开放时期
  • 第二节 新闻人才成才规律研究
  • 一、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职业理想
  • 二、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 三、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 四、具有深厚的知识素养
  • 五、具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贴近百姓的工作作风
  • 六、具有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
  • 第四章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综述
  • 第一节 中国内地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闻教育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新闻教育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教育
  • 第二节 新世纪我国内地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
  • 一、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不断扩大,新闻传播学办学模式多元化发展
  • 二、通识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新的课程体系逐步确立
  • 三、产学研相结合,新闻传播教育师资力量逐步壮大,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脱节的现象有所改观
  • 四、新闻传播教育资金投入加大,教学实验设备得以及时配置和更新
  • 五、新闻传播职业教育受到普遍关注
  • 六、新闻传播教育走向国际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 第三节 香港新闻传播教育综述
  • 一、具有国际视野
  • 二、重视通识教育
  • 三、专业技能培养途径灵活
  • 四、师资建设富有特色
  • 第四节 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综述
  • 一、新闻传播教育深受美国模式的影响
  • 二、培养目标:人文价值与专业精神并重
  • 三、课程设置:灵活创新,各具特色
  • 四、师资及硬件建设以实务为导向
  • 第五章 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综述
  • 第一节 本科:提倡通识教育,注重实践能力
  • 一、注重宽口径知识学习
  • 二、新闻学专业课注重技能培养
  • 三、强调教学及科研的特色及优势
  •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五、严格的准入准出与灵活的学制
  • 第二节 硕士:“职业型”与“研究型”双轨制
  • 一、生源及课程安排
  • 二、课堂教学特色
  • 三、指导老师和论文
  • 四、研究生项目
  • 第三节 博士: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 第四节 联合办学与特色项目
  • 第五节 资金保障与师资建设
  • 第六章 英国及法国、德国新闻传播教育综述
  • 第一节 新闻教育:学以致用、与时俱进
  • 一、学院特色及培养目标
  • 二、阶段式学习与课程设置
  • 三、教学特色与师资建设
  •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目标明确、方式灵活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国家认证、形式多样
  • 第四节 法国的新闻传播教育
  • 第五节 德国的新闻传播教育
  • 第七章 俄罗斯新闻教育综述
  • 第一节 大学新闻教育的起点:前苏联时期的大学新闻教育
  • 第二节 俄罗斯大学新闻教育的主要变化及特点
  • 一、开设新闻系和新闻专业的学校增多
  • 二、新闻教育理念的变化
  • 三、对前苏联新闻教育传统的继承
  • 第三节 俄罗斯新闻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 一、对学生实践的高度重视
  • 二、与国外的紧密联系
  • 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
  • 第八章 世界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 第一节 注重新闻伦理与法规教育
  • 第二节 由人文学科向社会科学汇流
  • 第三节 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
  • 第四节 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
  • 第五节 新闻传播教育终身化
  • 第九章 我国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大发展的时代契机
  • 一、新闻传播教育大发展是实现党的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
  • 二、传媒业的大发展带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三、传播科技的进步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四、传媒人才的竞争推动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我国当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教育理念
  • 一、人文理念
  • 二、创新理念
  • 三、开放理念
  • 第三节 我国当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
  • 一、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
  • 二、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式专才
  • 三、具有国际视角和跨文化传播能力
  • 四、具有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传播能力
  • 第四节 我国新闻传播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 一、合理规划新闻传播教育资源配置,适时调整专业方向
  • 二、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 三、深化课程改革,创新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
  • 四、加强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建设
  • 五、完善教学评估体制
  • 附录一 美国新闻传播教育评审委员会九项评审标准
  • 前言
  • 一、目标、管理和行政
  •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指导
  • 三、多元化和包容性
  • 四、全职和兼职教师
  • 五、学术活动:研究、创作和专业活动
  • 六、学生服务
  • 七、资源、设施和设备
  • 八、专业性和公益性
  • 九、学习成果评估
  • 附录二 21世纪新闻人才成长情况调研报告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假设
  • (一)学校教育对新闻人才有影响
  • (二)社会教育对新闻人才有影响
  • (三)新闻实践对新闻人才有影响
  • 三、研究方法、方式与过程
  • (一)针对新闻院系毕业生
  • (二)针对非新闻院系毕业生
  • 四、调查研究结果
  • (一)关于新闻传播人才的“才”的构成要素
  • (二)关于新闻传媒工作者成才的要素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中文
  • 二、外文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