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内权威的法医学教材。

内容简介

本次修订旨在进一步解决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相脱节问题和学科知识不断更新问题,增加实践典型案例分析、法医学鉴定数据库、国内外法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使理论知识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应用,更大程度满足国家法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全书共分为十八部分,四十九章。本版首次将法医影像学、法医齿科学、法医毒理动力学、法医心理学、法医现场学、法医弹道学、血迹形态分析、法医基因画像、法医昆虫学、法医植物学、法医动物学等理论和检验技术引入《法医学》;将第一版版的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医疗纠纷、法医毒理、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等章节的顺序和内容做出新的调整和增减;同时,在重点讨论法医学理论、技术方法的同时,增加了实践典型案例分析、法医学鉴定数据库运用等;兼顾强调了法医学鉴定中人权的保护和伦理道德的维护问题。

本版教材在体例结构和内容方面的创新,旨在服务教学与司法实践,解决法医理论与司法实践相脱节问题,为现代法医学体系完善奠定基础。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 编者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 主编简介
  • 前言
  • 第一部分 总论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法医学概述
  • 一、法医学的基本任务
  • 二、法医学的检查对象
  • 三、法医学的地位与作用
  • 第二节 法医学鉴定
  • 一、法医学鉴定的概念
  • 二、法医鉴定人
  • 三、法医学鉴定程序和原则
  • 四、法医学鉴定书
  • 第三节 法医学发展简史
  • 一、中国法医学史
  • 二、外国法医学史
  • 第四节 现代法医学教育
  • 一、法医学教育体系
  • 二、法医人才的作用
  • 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医学专业主要课程基本要求
  • 四、法医实践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 思考题
  • 第二部分 法医病理学
  • 第二章 死亡和尸体现象
  • 第一节 死亡
  • 一、死亡的概念
  • 二、死亡过程
  • 三、法医学死亡分类
  • 四、死亡原因及死因分析
  • 五、死亡方式
  • 六、假死
  • 第二节 尸体现象
  • 一、早期尸体现象
  • 二、晚期尸体现象
  • 三、其他尸体变化
  • 第三节 死亡时间推断
  • 思考题
  •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
  • 第一节 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制
  • 一、作用力的强度
  • 二、致伤物的性状
  • 三、人体解剖组织学的特点与损伤的关系
  • 第二节 钝器伤
  • 一、擦伤
  • 二、挫伤
  • 三、挫裂创
  • 第三节 颅脑损伤
  • 一、颅骨骨折
  • 二、脑震荡
  • 三、脑挫伤
  • 四、外力所致的颅内出血
  • 第四节 坠落伤
  • 一、坠落伤的特点
  • 二、坠落伤的法医学鉴定
  • 第五节 锐器伤
  • 一、切创
  • 二、砍创
  • 三、刺创
  • 四、剪创
  • 第六节 枪弹损伤
  • 一、枪弹创
  • 二、霰弹创
  • 三、爆炸伤
  • 第七节 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 一、损伤的检查和记录
  • 二、损伤时间推断
  • 三、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
  • 四、致命伤与非致命伤
  • 五、机械性损伤的死亡原因
  • 六、致伤物推断
  • 七、损伤性质的鉴定
  • 思考题
  • 第四章 重要器官的机械性损伤
  • 第一节 颅脑损伤
  • 一、头皮损伤
  • 二、颅骨骨折
  • 三、外力所致的颅内出血
  • 四、脑挫伤
  • 五、弥漫性轴索损伤
  • 六、颅脑外伤后继发性改变
  • 第二节 脊柱与脊髓损伤
  • 一、脊柱损伤
  • 二、脊髓损伤
  • 第三节 心脏与肺脏损伤
  • 一、心损伤
  • 二、肺损伤
  • 第四节 其他重要器官损伤
  • 一、胃肠损伤
  • 二、肝损伤
  • 三、脾损伤
  • 四、胰损伤
  • 五、肾损伤
  • 第五章 电流损伤
  • 第一节 电击损伤
  • 一、电流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及影响因素
  • 二、电击损伤的机制
  • 三、电击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 四、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
  • 第二节 雷击死
  • 一、雷击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及影响因素
  • 二、雷击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 三、雷击死的法医学鉴定
  • 思考题
  • 第六章 高低温损伤
  • 第一节 烧伤和烧死
  • 一、烧伤程度分类及烧伤面积测量
  • 二、烧死尸体征象
  • 三、烧死的法医学鉴定
  • 第二节 中暑死
  • 一、影响中暑的因素
  • 二、中暑的临床和病理学改变
  • 三、中暑死的法医学鉴定
  • 第三节 冻死
  • 一、冻伤的程度及面积
  • 二、冻死发生的因素
  • 三、冻死发生的机制
  • 四、冻死的形态学改变
  • 五、冻死的法医学鉴定
  • 【案例】
  • 思考题
  • 第七章 机械性窒息和溺死
  • 第一节 概述
  • 一、定义与分类
  • 二、过程及表现
  • 三、机械性窒息的征象
  • 第二节 缢死
  • 一、缢死方式
  • 二、缢索与结扣
  • 三、体位和缢型
  • 四、死亡机制
  • 五、尸体征象
  • 六、法医学鉴定
  • 第三节 勒死
  • 一、勒死方式
  • 二、勒索
  • 三、勒死征象
  • 四、死亡机制
  • 五、法医学鉴定
  • 第四节 扼死
  • 一、扼死方式
  • 二、尸体征象
  • 三、扼死机制
  • 四、法医学鉴定
  • 第五节 压迫胸腹导致的窒息
  • 第六节 捂死、哽死和闷死
  • 一、窒息方式
  • 二、死亡机制
  • 三、尸体征象
  • 四、法医学鉴定
  • 第七节 体位性窒息
  • 第八节 性窒息
  • 第九节 溺死
  • 一、溺死的过程及表现
  • 二、溺死的机制
  • 三、溺死尸体的形态学改变
  • 四、溺死的实验室检查
  • 五、溺死的法医学鉴定
  • 思考题
  • 第八章 猝死
  • 第一节 概述
  • 一、猝死的定义及特点
  • 二、猝死的原因
  • 三、猝死的法医学鉴定
  • 第二节 心脏性猝死
  • 一、冠心病
  • 二、冠状动脉口狭窄
  • 三、主动脉夹层
  • 四、病毒性心肌炎
  • 五、原发性心肌病
  • 六、肺动脉血栓栓塞
  • 七、心脏传导系统疾病
  • 八、Marfan综合征
  • 九、高血压性心脏病
  • 十、心内膜炎和心脏瓣膜病
  •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
  • 一、脑出血
  • 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三、病毒性脑炎
  • 四、流行性脑膜炎
  • 第四节 呼吸系统疾病猝死
  • 一、支气管肺炎
  • 二、间质性肺炎
  • 三、大叶性肺炎
  •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猝死
  • 一、食管静脉曲张
  • 二、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 三、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 第六节 生殖系统疾病猝死
  • 一、羊水栓塞
  • 二、异位妊娠
  • 第七节 原因不明的猝死
  • 一、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 二、婴幼儿猝死综合征
  • 三、抑制死
  • 第九章 法医尸体检验
  • 第一节 尸体检验程序及方法
  • 一、尸体现场勘查
  • 二、法医学尸体检验的注意事项
  • 三、法医学尸体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 四、体表检查
  • 五、体内检查
  • 第二节 尸体解剖组织取材常规
  • 一、取材注意事项
  • 二、取材部位、数量
  • 第三节 无名尸体检查
  • 第四节 尸体发掘
  • 第五节 死胎及新生儿尸体检查
  • 第六节 虚拟解剖技术
  • 思考题
  • 第三部分 法医临床学
  • 第十章 法医临床学鉴定
  • 第一节 法医临床学概述
  • 一、法医临床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 二、法医临床学鉴定常用标准
  • 三、法医临床学鉴定
  • 思考题
  • 第二节 颅脑损伤
  • 一、概述
  • 二、头皮损伤
  • 三、颅骨骨折
  • 四、原发性脑损伤
  • 五、颅内血肿
  • 六、蛛网膜下腔出血
  • 七、硬脑膜下积液
  • 八、颅脑损伤的合并症与并发症
  • 思考题
  • 第三节 颌面部、口腔及颈部损伤
  • 一、颌面部损伤
  • 二、口腔损伤
  • 三、颈部损伤
  • 思考题
  • 第四节 眼耳鼻损伤
  • 一、眼损伤
  • 二、耳损伤
  • 三、鼻损伤
  • 思考题
  • 第五节 脊柱与脊髓损伤
  • 一、类型及特点
  • 二、临床表现
  • 三、法医学检查
  • 四、法医学鉴定
  • 思考题
  • 第六节 周围神经损伤
  • 一、类型及特点
  • 二、临床表现
  • 三、法医学检查
  • 四、法医学鉴定
  • 思考题
  • 第七节 四肢、骨关节损伤
  • 一、四肢皮肤损伤
  • 二、四肢骨折
  • 三、关节损伤
  • 思考题
  • 第八节 胸、腹及泌尿生殖系统损伤
  • 一、胸部损伤
  • 二、腹部损伤
  • 三、盆部及泌尿生殖系统损伤
  • 思考题
  • 【案例】
  • 第九节 性功能障碍
  • 一、男性性功能障碍
  • 二、女性性功能障碍
  • 思考题
  • 第十节 性侵害与强奸
  • 一、猥亵
  • 二、强奸
  • 第十一节 虐待
  • 一、虐待的概念
  • 二、虐待的类型和方式
  • 三、虐待伤的特点
  • 四、虐待伤的检查和法医学鉴定
  • 第十二节 流产及非法终止妊娠
  • 一、流产
  • 二、外伤性流产
  • 三、非法终止妊娠
  • 思考题
  • 第十一章 诈病与造作坊
  • 第一节 诈病
  • 第二节 造作伤
  • 思考题
  • 第十二章 法医影像学
  • 第一节 法医影像学检查技术
  • 一、X线、CT及MR成像原理
  • 二、X线、CT及MR检查的合理应用
  • 第二节 外伤性骨折法医影像学
  • 一、骨折基本征象
  • 二、骨折类型
  • 三、骨折对位和对线
  • 四、骨折愈合
  • 五、常见骨折
  • 六、正常结构和正常变异与骨折鉴别
  • 七、骨折致伤原因
  • 第三节 关节损伤法医影像学
  • 一、关节脱位与关节软骨损伤
  • 二、膝关节韧带损伤
  • 三、膝关节半月板变性与撕裂
  • 第四节 颅脑损伤法医影像学
  • 一、脑挫裂伤
  • 二、脑内血肿
  • 三、硬膜外血肿
  • 四、硬膜下血肿
  •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
  • 六、弥漫性轴索损伤
  • 第五节 胸部损伤法医影像学
  • 一、气胸
  • 二、胸腔积液
  • 三、肺损伤
  • 第六节 腹部损伤法医影像学
  • 一、脾损伤
  • 二、肝损伤
  • 三、肾损伤
  • 第七节 骨龄鉴定
  • 一、骨龄概念
  • 二、骨龄鉴定
  • 第八节 法医影像学同一认定
  • 一、影像学同一认定
  • 二、同一认定法医影像学应用范畴
  • 三、同一认定中的影像学征象
  • 四、影像学同一认定鉴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九节 功能性磁共振在法医学的应用及展望
  • 一、神经功能的客观评定
  • 二、测谎
  • 第十节 超声影像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 一、损伤创道测量
  • 二、周围神经损伤
  • 三、实质脏器损伤
  • 四、颅面软组织测量
  • 五、超声骨龄评测
  • 思考题
  • 第十三章 法医齿科学
  • 第一节 基本理论
  • 一、牙的分类
  • 二、牙位记录
  • 三、牙冠形态
  • 四、牙列形态
  • 五、牙齿的个体特征
  • 第二节 牙齿的个体识别
  • 一、牙齿的种属鉴定
  • 二、牙齿的种族鉴定
  • 三、牙齿的性别鉴定
  • 四、牙齿的年龄评估
  • 第三节 咬痕鉴定
  • 一、咬痕理论
  • 二、咬痕的提取方法
  • 三、咬痕的法医学鉴定
  • 第四节 牙齿档案的建立
  • 思考题
  • 第四部分 医疗纠纷
  • 第十四章 医疗纠纷
  • 第一节 医疗纠纷概述
  • 一、医疗纠纷的概念
  • 二、医疗纠纷的现状和特点
  • 第二节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 一、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
  • 二、医疗纠纷的鉴定途径
  • 第十五章 医疗事故
  • 第一节 医疗事故概述
  • 第二节 医疗事故的分级标准
  • 第三节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 第十六章 医疗损害
  • 第一节 医疗损害概述
  • 第二节 医疗损害侵权责任
  • 第三节 医疗损害的法医学鉴定
  • 一、医疗过错行为判定的基本原则
  • 二、医疗损害后果判定的基本原则
  • 三、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因果关系的判定原则
  • 第十七章 医疗犯罪
  • 第一节 医疗事故罪
  • 第二节 非法行医罪
  • 一、非法行医
  • 二、非法行医罪
  • 第十八章 医疗纠纷的死因鉴定
  • 第一节 死因鉴定概述
  • 第二节 医疗纠纷尸检规定及要求
  • 一、尸检规定
  • 二、尸检时间的规定
  • 三、对尸检人员的要求
  • 第三节 尸检的注意事项
  • 第四节 常见医疗纠纷相关的死亡
  • 一、药物不良反应
  • 二、麻醉相关的死亡
  • 三、手术相关的死亡
  • 四、孕期及围生期母婴的死亡
  • 五、预防免疫接种后相关的死亡
  • 第五节 医疗纠纷的死因分类及分析
  • 一、死因分析概述
  • 二、死因分类
  • 三、法医学死因分析
  • 四、死因鉴定典型案例
  • 思考题
  • 第五部分 法医物证学
  • 第十九章 法医DNA理论、技术与相关生物信息学
  • 第一节 法医DNA遗传学基础
  • 一、法医DNA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二、法医DNA遗传规律
  • 三、群体遗传
  • 第二节 法医DNA遗传多态性
  • 一、DNA遗传标记的类型及其特征
  • 二、遗传标记的选择
  • 三、遗传标记的法医学应用参数
  • 第三节 法医DNA分型基本技术
  •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
  • 二、DNA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
  • 三、DNA序列多态性分析技术
  • 第四节 生物信息学
  • 一、生物信息学概述
  • 二、生物信息数据库
  • 三、序列比对检索
  • 四、DNA序列引物设计
  • 五、法医DNA生物信息
  • 思考题
  • 第二十章 个体识别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法医物证检材及样本的采集、包装和送检
  • 一、检材的发现
  • 二、检材采集、包装、保存与送检
  • 三、物证检验的程序和要求
  • 第三节 血痕检验
  • 一、肉眼观察
  • 二、血痕预试验
  • 三、血痕确证试验
  • 四、血痕种属试验
  • 五、血痕个人识别
  • 第四节 精斑和唾液斑检验
  • 一、精斑检验
  • 二、唾液斑检验
  • 第五节 毛发检验
  • 一、人体毛发的确认
  • 二、毛发的个人识别
  • 第六节 个人识别检验结果评估
  • 一、遗传标记个人识别的系统效能
  • 二、具体案件中遗传标记的鉴别能力
  • 思考题
  • 第二十一章 亲权鉴定
  • 第一节 概述
  • 一、亲权鉴定的历史与现状
  • 二、亲权鉴定的案由
  • 三、亲权鉴定的参考指标
  • 第二节 亲权鉴定的基本原理
  • 第三节 否定父权
  • 一、非父排除概率
  • 二、排除父权的原则
  • 第四节 肯定父权
  • 一、父权指数
  • 二、父权的相对机会
  • 三、肯定父权的标准
  • 第五节 其他亲缘关系鉴定
  • 第六节 法医亲权鉴定标准化
  • 一、技术方法学标准化
  • 二、从业人员素质要求
  • 三、能力验证
  • 思考题
  • 第六部分 法医毒理学
  • 第二十二章 法医毒理学
  • 第一节 毒物与中毒
  • 一、概念
  • 二、毒物的分类
  • 三、中毒发生的条件
  • 四、毒物的体内转运和转化
  • 五、法医毒物动力学
  • 六、中毒的性质
  • 第二节 中毒的法医学鉴定
  • 一、案情调查
  • 二、症状分析
  • 三、现场勘查
  • 四、尸体检查
  • 五、检材采取
  • 六、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
  • 第三节 临床疾病诊疗中的法医毒理学问题
  • 一、急诊中毒诊疗中应注意的法医毒理学问题
  • 二、其他临床诊疗中应注意的法医毒理学问题
  • 第四节 常见中毒
  • 一、强酸中毒
  • 二、强碱中毒
  • 三、砷化物中毒
  • 四、汞化物中毒
  • 五、乙醇中毒
  • 六、甲醇中毒
  • 七、一氧化碳中毒
  • 八、氰化物中毒
  • 九、有机磷杀虫剂中毒
  • 十、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
  • 十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
  • 十二、百草枯中毒
  • 十三、毒鼠强中毒
  • 十四、磷化锌中毒
  • 十五、氟乙酰胺中毒
  • 十六、抗凝血杀鼠剂中毒
  • 十七、镇静催眠药中毒
  • 十八、心律失常药中毒
  • 十九、氯化琥珀胆碱中毒
  • 二十、乌头植物中毒
  • 二十一、番木鳖碱中毒
  • 二十二、钩吻中毒
  • 二十三、毒蕈中毒
  • 二十四、蛇毒中毒
  • 二十五、河豚中毒
  • 二十六、斑蝥中毒
  • 二十七、蜂毒中毒
  • 思考题
  • 第二十三章 毒品依赖
  • 第一节 毒品依赖概述
  • 一、毒品的分类
  • 二、药物滥用的诊断标准和危害
  • 三、药物滥用的方式和流行病学特征
  • 四、成瘾生物学机制
  • 五、毒品依赖的常用研究方法
  • 第二节 阿片类毒品依赖
  • 一、阿片类药物分类和结构
  • 二、阿片类药物药理作用
  • 三、阿片类药物滥用症状和法医鉴定
  • 第三节 苯丙胺类毒品依赖
  • 一、苯丙胺类药物分类和结构
  • 二、苯丙胺类药物毒理作用
  • 三、苯丙胺类药物滥用症状和法医鉴定
  • 第四节 可卡因依赖
  • 一、可卡因结构
  • 二、可卡因药理作用
  • 三、可卡因滥用症状和法医鉴定
  • 第五节 其他毒品依赖
  • 第六节 毒品依赖未来研究方向
  • 思考题
  • 第二十四章 法医毒物动力学
  • 第一节 法医毒物动力学的概念
  • 第二节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对象
  • 第三节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内容
  • 一、毒物动力学
  • 二、死后分布
  • 三、死后再分布
  • 四、死后弥散
  • 五、毒物分解动力学
  • 六、毒物死后产生
  • 第四节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方法
  • 一、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基本原则
  • 二、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动物模型
  • 第五节 毒物分析方法
  • 第六节 毒物动力学常用软件
  • 第七节 研究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研究(动物)模型
  • 二、染毒剂量
  • 三、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 四、研究结果使用范围
  • 五、法医学应用
  • 思考题
  • 第七部分 法医毒物分析
  • 第二十五章 法医毒物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一、检材的包装、验收、保存和使用
  • 二、毒物分离和分析方法的选择
  • 三、检验记录和报告
  • 第二节 常用分析方法
  • 一、形态学方法
  • 二、动物试验方法
  • 三、免疫分析法
  • 四、理化分析法
  • 五、仪器分析法
  • 第三节 常见毒物的分析检验
  • 一、强酸、强碱
  • 二、金属毒物
  • 三、醇类
  • 四、一氧化碳
  • 五、氰化物
  • 六、杀虫剂
  • 七、除草剂
  • 八、杀鼠药
  • 九、临床药物中毒
  • 十、有毒植物中毒
  • 十一、有毒动物中毒
  • 十二、毒品中毒检验
  • 思考题
  • 第八部分 法医精神病学
  • 第二十六章 法医精神病学
  • 第一节 精神疾病与法律
  • 一、法医精神病学发展历史
  • 二、中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制度的比较
  • 三、法医精神病学的分类与任务
  • 四、肇事和肇祸精神病病人的处置和治疗
  • 第二节 法定能力的鉴定
  • 一、刑事法定能力的鉴定
  • 二、民事法定能力的鉴定
  • 三、精神损伤的鉴定
  • 思考题
  • 第九部分 法医心理学
  • 第二十七章 法医心理学
  • 第一节 法医心理学与案件侦查
  • 一、犯罪现场重建
  • 二、犯罪心理画像
  • 第二节 法医与测谎技术
  • 第三节 法医与证人证言
  • 第四节 警察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 一、警察心理训练
  • 二、警察及其家属心理咨询
  • 三、大事故后谈话,以尽早检测警察可能出现的应激障碍
  • 四、警察选拔心理测试
  • 第五节 反恐心理
  • 思考题
  • 第十部分 法医现场学
  • 第二十八章 法医现场检验理论与技术
  • 第一节 法医现场学基本理论
  • 一、法医现场重现学科体系
  • 二、法医现场学的研究方法
  • 三、法医现场学的研究意义
  • 四、甄别、印证其他证据
  • 五、法医命案现场重现的方法及流程
  • 第二节 法医现场勘验
  • 一、法医现场勘验的任务和原则
  • 二、现场勘验的内容
  • 三、衣物的勘验与分析
  • 四、现场勘验记录
  • 第二十九章 爆炸杀人案件的现场勘验
  • 第一节 爆炸案件的基础知识
  • 一、爆炸案件的概念和特点
  • 二、爆炸案件的现场特点
  • 第二节 爆炸案件现场勘验
  • 一、爆炸案件现场痕迹的分类及形成机制
  • 二、爆炸案件的现场勘验
  • 三、爆炸案件现场物证的发现提取
  • 四、爆炸案件的现场分析
  • 第三节 爆炸案件的法医学检验
  • 一、爆炸伤勘验的目的和任务
  • 二、伤亡人员的衣着检验
  • 三、尸体检验及个人识别
  • 四、爆炸装置残片的检查
  • 第四节 爆炸案件的现场重现
  • 一、模拟爆炸试验
  • 二、爆炸案件的现场重现
  • 第三十章 放火案件的现场勘验
  • 第一节 放火案件的分类及特点
  • 一、放火案件的分类
  • 二、放火案件的特点
  • 第二节 放火案件的现场勘验
  • 一、放火案件现场勘验的重点
  • 二、现场尸体的检验
  • 第三节 放火案件的物证提取与现场重建
  • 一、放火物证的发现与提取
  • 二、放火案件的现场重建
  • 第三十一章 中毒案件的现场勘验
  • 第一节 投毒案件的特点及现场勘验
  • 一、投毒案件的特点
  • 二、投毒案件的现场勘验
  • 三、中毒死亡的尸体检验
  • 四、中毒案件的现场调查
  • 第二节 中毒案件毒物检验物证的提取、保存与送检
  • 一、检材的发现与提取
  • 二、毒物检材的保存与送检
  • 第三节 疑为中毒案件的尸体挖掘
  • 第三十二章 枪杀案件的现场勘验
  • 第一节 法医弹道学基础知识
  • 一、影响弹道的自然因素
  • 二、枪弹杀伤力
  • 第二节 枪杀案件现场重现的基本条件
  • 一、枪杀案件现场勘验重点
  • 二、射击残留物与射击物的认定
  • 第三节 枪杀案件现场重现
  • 一、射击方向的确定
  • 二、射击角度的推断
  • 三、射击顺序的分析
  • 四、射击距离的判断
  • 第四节 各类枪杀案件的现场特点
  • 一、制式枪支案件
  • 二、自制手枪案件的特点
  • 三、自制土枪案件的特点
  • 四、自制霰弹枪案件的特点
  • 五、气枪案件的特点
  • 第三十三章 分尸案与未知名尸体案件的现场勘验
  • 第一节 未知名尸体的现场勘验
  • 一、未知名尸体的概念
  • 二、未知名尸体检验的目的与任务
  • 三、未知名尸体现场勘验的重点
  • 第二节 分尸案件的现场勘验
  • 一、杀人分尸案检验的目的和任务
  • 二、杀人分尸案的现场勘验
  • 第三节 杀人分尸案的尸块检验
  • 一、个人识别的概念
  • 二、尸块的同一认定
  • 三、尸块的个体特征
  • 第四节 分尸工具的推断
  • 一、菜刀类工具分尸的形态特征
  • 二、匕首类锐器分尸的形态特征
  • 三、斧类工具分尸的形态特征
  • 四、锯类工具分尸的形态特征
  • 第五节 其他类型人体组织块的鉴别
  • 一、灾害事故形成尸块的鉴别
  • 二、交通工具形成尸块的鉴别
  • 三、医源性切除人体组织块的鉴别
  • 四、动物破坏形成尸块的鉴别
  • 第三十四章 有毒气体和地址灾害现场的勘验
  • 第一节 一氧化碳中毒的现场勘验
  • 一、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毒理学
  • 二、一氧化碳中毒的现场勘验
  • 三、一氧化碳中毒的尸体检验
  • 四、一氧化碳中毒案件现场勘验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二节 沼气伤亡的现场勘验
  • 一、沼气的产生
  • 二、沼气的成分和理化特性
  • 三、沼气爆炸事故
  • 四、沼气中毒事故
  • 五、现场尸体勘验的重点
  • 第三节 毒气泄漏的现场勘验与处置
  • 一、毒气分类和原理
  • 二、毒气泄漏案件的法医现场勘验与处置
  • 第四节 井喷事故的法医学处置
  • 一、井喷事故发生的原因
  • 二、井喷事故的现场特点
  • 三、井喷事故现场的法医学处置
  • 第五节 地质灾害的法医学处置
  • 一、地质灾害的组织程序
  • 二、地质灾害工作流程
  • 第十一部分 交通事故损伤
  • 第三十五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
  •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原因
  •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类型及形成机制
  • 第三十六章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
  • 一、非机动车损伤的致伤机制
  • 二、非机动车损伤的特征
  • 第三十七章 道路交通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 一、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
  • 二、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的尸体检验
  • 三、道路交通事故死因分析
  • 四、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及损伤的重建
  • 第三十八章 铁路交通事故损伤
  • 一、铁路交通事故损伤的机制与特征
  • 二、铁路交通事故损伤的检验与鉴定
  • 三、铁路交通事故路外伤亡的法律责任
  • 第十二部分 群体性灾难事故
  • 第三十九章 群体性灾难事故的法医学鉴定
  • 第一节 灾难事故的等级划分
  • 第二节 群体性灾难事故的法医学检验程序
  • 第三节 群体性灾难事故的法医学检验鉴定方法
  • 第四节 常见灾难性事故及其法医学鉴定
  • 一、地震
  • 二、空难
  • 三、火灾
  • 四、爆炸
  • 五、风灾
  • 六、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 七、生物恐怖袭击事件
  • 第五节 典型案例
  • 典型案例1 汶川地震
  • 典型案例2 瑞士航空111航班空难
  • 典型案例3 大卫教派火灾事件
  • 典型案例4 新疆爆炸案
  • 典型案例5 莫拉克风灾
  • 典型案例6 “9·11”恐怖袭击事件
  • 思考题
  • 第十三部分 刑事科学技术
  • 第四十章 法医弹道学
  • 第一节 法医弹道学简介
  • 一、法医弹道学基本知识
  • 二、法医弹道分析在案件侦查中的意义
  • 第二节 法医弹道勘验与现场重现
  • 一、射击方向的确定
  • 二、射击角度的推断
  • 三、射击距离的判断
  • 第四十一章 痕迹学
  • 第一节 手印与足迹、鞋印鉴定
  • 一、手印与手印检验
  • 二、足迹与足迹检验
  • 第二节 工具痕迹鉴定
  • 一、工具痕迹的特点
  • 二、工具痕迹的形成与分类
  • 三、工具的分类与质地特点
  • 四、工具痕迹的分类
  • 五、工具痕迹检验
  • 第三节 发射器痕迹鉴定
  • 一、枪弹痕迹的形成和分类
  • 二、发射器痕迹的发现和提取
  • 三、枪弹痕迹鉴定
  • 第四十二章 微量物证学
  • 第一节 微量物证相关应用
  • 一、微量物证检验的应用范围
  • 二、微量物证检验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微量物证检验与分析
  • 一、微量物证的发现和提取
  • 二、微量物证分析的一般方法
  • 第四十三章 文书物证鉴定
  • 第一节 笔迹鉴定
  • 一、笔迹检验的任务与作用
  • 二、笔迹的形成与分类
  • 三、笔迹特征
  • 四、笔迹证据的提取
  • 第二节 可疑文书的鉴定
  • 一、伪造文件的鉴定
  • 二、变造文件的鉴定
  • 三、文件制成时间的鉴定
  • 四、书写时间的鉴定
  • 第四十四章 血迹形态学
  • 第一节 血迹形态分析基本理论
  • 一、血迹形态分析的意义
  • 二、血迹形态分析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二节 血迹的形成
  • 一、血滴运动的动力学分析
  • 二、血迹形成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血迹形态分类
  • 一、喷溅血迹
  • 二、挥洒血迹
  • 三、滴落血迹
  • 四、冲撞血迹
  • 五、咯血血迹
  • 六、转移血迹
  • 七、流柱血迹
  • 八、血泊
  • 九、浸染血迹
  • 十、擦拭血迹
  • 十一、稀释血迹
  • 十二、其他血迹形态
  • 第四节 现场血迹的勘验与分析
  • 一、血迹的测量
  • 二、根据血迹形态推断来源方向与接触角度
  • 第四十五章 刑事摄影技术
  • 第一节 刑事摄影技术简介
  • 一、刑事摄影的要求与主要方法
  • 二、刑事摄影的任务
  • 三、刑事摄影的作用
  • 第二节 命案现场的摄影
  • 一、现场摄影的要求
  • 二、现场摄影器材与设备
  • 三、现场摄影的种类
  • 四、现场摄影的步骤和方法
  • 第三节 尸体检验的拍摄要求
  • 第十四部分 法医人类学
  • 第四十六章 法医人类学
  • 第一节 绪论
  • 一、人类学与法医人类学
  • 二、人体骨骼的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骨骼的种属鉴别
  • 一、骨骼大体形态学鉴别
  • 二、组织学检查
  • 第三节 骨骼的性别判定
  • 一、颅骨的性别判定
  • 二、骨盆的性别判定
  • 三、其他骨骼的性别判定
  • 第四节 根据骨骼推断年龄
  • 一、根据骨骼推断年龄的方法
  • 二、根据骨化中心的出现与骨骺的闭合程度推断年龄
  • 三、根据颅骨推断年龄
  • 四、根据耻骨联合部推断年龄
  • 五、根据胸骨推断年龄
  • 第五节 根据骨骼推算身高
  • 第六节 颅面复原与颅像重合技术
  • 一、人类颅骨与外貌的关系
  • 二、颅面复原与颅像重合技术
  • 三、颅面复原与颅像重合技术研究新进展
  • 第七节 其他个体识别特征
  • 一、人种差异
  • 二、瞳孔的个体识别
  • 思考题
  • 第十五部分 法医昆虫学
  • 第四十七章 昆虫物证
  • 第一节 法医昆虫学基础理论
  • 一、法医昆虫学的概念
  • 二、法医昆虫学的理论依据
  • 三、嗜尸性昆虫在尸体上的演替
  • 四、昆虫的年龄推断
  • 第二节 法医昆虫学技术
  • 一、昆虫物证的提取、包装和送检
  • 二、试验室操作与分析
  • 第三节 命案现场常见昆虫
  • 一、双翅目
  • 二、鞘翅目
  • 第四节 法医昆虫学常见昆虫的分子鉴定
  • 一、分子鉴定的意义
  • 二、嗜尸性昆虫种类鉴定常用的遗传学标记
  • 三、常用分子标记检测技术
  • 四、嗜尸性昆虫种类分子鉴定的进化分析
  • 五、常见嗜尸性昆虫DNA提取方法
  • 六、嗜尸性昆虫分子鉴定的具体操作步骤
  • 思考题
  • 第十六部分 法医植物学
  • 第四十八章 法医植物学
  • 第一节 法医植物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
  • 一、植物物证的作用
  • 二、植物物证的提取、保存要求
  • 三、植物物证检验的原理与技术
  • 第二节 法医孢粉检验
  • 一、花粉和孢粉的特征与散播
  • 二、花粉的产生和散布
  • 三、孢粉证据的重要性
  • 四、花粉法医学分析
  • 五、样本的收集和保存
  • 思考题
  • 第十七部分 法医动物学
  • 第四十九章 法医动物学
  • 第一节 动物物证的作用
  • 第二节 动物物证检验的历史
  • 第三节 法医动物学检验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异性
  • 第四节 动物物证的发现、提取、包装和送检
  • 一、动物物证的发现
  • 二、动物物证的提取
  • 三、动物物证的包装
  • 四、动物物证的送检
  • 第五节 动物物证检验的原理与技术
  • 一、形态学检验
  • 二、蛋白质水平检验
  • 三、DNA检验
  • 四、化学分析
  • 五、病理学鉴定
  • 思考题
  • 第十八部分 法医法学
  • 第五十章 法医学鉴定的法律和伦理
  • 第一节 法医学鉴定法律制度
  • 一、法医学鉴定概述
  • 二、司法鉴定机构
  • 三、法医学鉴定的法律规范
  • 四、法医现场勘查的法律规定
  • 五、法医学鉴定涉及的人身权及其法律保护
  • 第二节 法医学鉴定法律关系
  • 一、法医学鉴定法律关系的主体
  • 二、法医学鉴定法律关系的内容
  • 三、回避制度
  • 四、法律责任
  • 第三节 法医学鉴定的伦理规范
  • 一、概述
  • 二、法医学鉴定伦理规范
  • 三、DNA证据的伦理问题
  • 四、法医学鉴定中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奇书,猛书

    喜欢猎奇的外行看图就行了,心理承受能力不佳者慎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中央级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中国规模大、实力强、出版品种多的医学出版机构。1993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首批优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