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内容简介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本书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

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前言
  • 中国近代史
  • 总论
  •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 一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 二 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 三 东西对打
  • 四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 五 不平等条约开始
  • 六 剿夷派又抬头
  • 七 剿夷派崩溃
  •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 一 旧社会走循环套
  • 二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 三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 四 洪秀全失败
  •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 一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 二 步步向前进
  • 三 前进遇着阻碍
  • 四 士大夫轻举妄动
  • 五 中日初次决战
  •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 一 李鸿章引狼入室
  • 二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 三 顽固势力总动员
  • 四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 五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 六 军阀割据十五年
  • 七 贯彻总理的遗教
  • 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 第一篇 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 一 中西方关系发生变化
  • 二 欧洲人的蚕食
  • 三 葡萄牙设法通商
  • 四 国外殖民势力更替
  • 五 康熙帝的外交
  • 六 外交策略不进反退
  • 七 马戛尔尼来华
  • 八 英国输入鸦片
  • 九 鸦片战争前后
  • 十 “抚夷”的难题
  • 十一 “剿夷”外交的代价
  • 十二 俄罗斯侵吞国土
  • 十三 自强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 十四 尾言
  • 第二篇 南京的机会与日本的“和平”
  • 一 小序
  • 二 “九一八”的责任问题
  • 三 国联调查团所指的路
  • 四 南京的机会
  • 五 热河失守以后
  • 六 长期抵抗中如何运用国联及国际
  • 七 这一次的华府会议
  • 八 我们目前对于中央最要的希望
  • 九 “九一八”——两年以后
  • 十 国际现势的分析
  • 十一 论“日本和平”
  • 十二 经过“满洲国”
  • 十三 民族复兴的一个条件
  • 十四 中国现代化的问题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十几万字的,写出了许多我未知的历史细节。李鸿章也有畏权、讨好慈禧太后的一面..... 细节,往往可以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还可以让读者更好的感受每一个历史官员的饱满的性格。这就是我宁愿弃课本教材而捧这本书的缘故。好家伙,上历史课是不是也可以不听了???虽然不可能完全讲清近代史的方方面面,但至少能够把读者引到历史当中,让我们爱上历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近代史

      暂时不是怎么平均,坎坷近代史,对整体问题的多角度思考有进一步了解,拓展了看问题的角度。更了解到近代史与古代帝王朝的区别。了解了战争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