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用户推荐指数
文学
类型
8.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2千字
字数
2025-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疾病隐喻窥见人物命运,经医药叙事触摸名著脉搏。
内容简介
林黛玉到底得了什么病?贾府里的人都健康吗?冷香丸疗效到底如何?这些问题,看似只是大观园不同人物的身体健康问题,实则既囊括了从传统医药文化视角解读《红楼梦》的延展性与可能性,又紧密关联着小说中人物病症背后的身心困境,以及更深层次的时代症结。
作者李远达通过小说“病-医-药-养”四重叙事,打开了“疾病-医生-药物-观念”四个世界,最终指向了“个体病弱-家族衰亡-社会危机”的三维隐喻结构。细品《红楼梦》,书中药方虽多,却无一方能真正恰愈人物的身心疾患,反倒是人物深陷其中的生存困局,让读者在共情中获得超时空的心灵慰藉。
无情草木,换新眼目可疗疾;有情世界,斯道长存而不孤。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辅文
- 序
- 小引
- 导言 《红楼梦》人物的疾病隐喻结构
- 一、“祛病”:《红楼梦》的新读法
- 二、从林黛玉的病开始说起
- 三、隐喻与疾病的隐喻
- 四、林黛玉疾病隐喻的四层结构
- 五、中国式疾病隐喻解答方案
- 六、《红楼梦》人物的疾病隐喻与主旨意蕴
- 第一章 大观园中的疾病世界
- 第一节 爱恋成疾:林黛玉的“娇袭一身之病”
- 一、林黛玉的原生疾病
- 二、 宝黛爱恋之后的黛玉疾患进程
- 三、后四十回中黛玉的郁症描写
- 第二节 “聪明”致病:《红楼梦》中的妇科疾患
- 一、王熙凤病症之始:“小月”引起的“下红之症”
- 二、王熙凤的病情进展:羞说“血山崩”
- 三、王熙凤疾病的叙事功能与隐喻意义
- 第三节 病弱副册:晴雯的“小伤寒”与柳五儿的“弱症”
- 一、秋海棠的“小伤寒”:晴雯的个性与疾患
- 二、玫瑰露难拯“弱疾”:柳五儿的气质与病体
- 三、从未出现的“女儿痨”:大观园女儿疾患的说辞
- 第四节 “病的病,弱的弱”:《红楼梦》疾病寓意
- 一、人物命运暗示:“外头好,里头弱”
- 二、文化审美寓意:衰弱的身与敏感的心
- 三、历史社会哲思:闺阁昭苦,女儿传悲
- 小结
- 第二章 《红楼梦》的医者塑造
- 第一节 《红楼梦》医生知多少?
- 一、《红楼梦》中的医生类别
- 二、《红楼梦》的医学知识与思想背景
- 第二节 儒医张友士的体面
- 一、张友士诊脉场景的过度阐释
- 二、儒医身份与贾府尊崇
- 三、张友士论病穷源的叙事意义
- 第三节 太医王济仁的治疗理念
- 一、诊病深描:人人都爱王太医
- 二、净饿为主:王太医的治疗理念
- 三、痰迷有别:王太医的沟通典范
- 第四节 两位胡庸医的叙事意义
- 一、两个庸医,版本不同
- 二、胡庸医如何“乱用”虎狼药
- 三、胡君荣的“误诊”疑云
- 第五节 铃医王一贴的医者自嘲
- 一、王一贴的身份:是道士,也是铃医
- 二、解妒饮和化妒丹:“疗妒汤”的医学文化渊源
- 三、“膏药也是假的”:医者自嘲与被消解的“斗医”传统
- 四、“我还吃了作神仙”:轻喜剧叙事意义
- 第六节 《红楼梦》的医者评判与反传统描写
- 一、医者身份与沟通技巧:小说医患关系的轴心
- 二、《红楼梦》中的医者群像与医患“心象”
- 三、《红楼梦》医事的非政治化描写
- 小结
- 第三章 钟鸣鼎食之家的药物隐喻
- 第一节 《红楼梦》药性文化的探因溯源
- 一、“拥有”:药物隐喻思想探因
- 二、“说药”传统:《红楼》药性文化溯源
- 第二节 不足之症终须“补”:《红楼梦》的补药文化
- 一、补药与滋助药:温补风俗下的众声喧哗
- 二、病态进补:《红楼梦》中“养荣丸”
- 三、“卖油的娘子水梳头”:补药象征财富与权力
- 第三节 薛宝钗的“冷”和“热”:冷香丸与明清香药文化
- 一、以花为药:冷香丸的构成与寓意
- 二、浑厚故也:薛宝钗的“冷”与“热”
- 三、蔷薇硝、茉莉粉:明清香药与《红楼梦》叙事
- 第四节 汪恰洋烟、依弗哪:西洋药与清代中外医学交流
- 小结
- 第四章 荣国府里的养生书写
- 第一节 “作息有法”的奥秘:睡中觉与开夜宴
- 一、作息有法之一:自成规律的贾府作息
- 二、作息有法之二:“睡中觉”的学问
- 三、作息有法之三:“开夜宴”的禁忌
- 第二节 饮食有节,贾府风范:净饿、忌口与冷酒
- 一、饮食有节之一:净饿与忌口
- 二、饮食有节之二:“谁吃这个”的傲娇与螃蟹、鹿肉的吃法
- 三、饮食有节之三:贾府饮品的规范与突破
- 第三节 疏散筋骨,运动有方:对弈、飞鸢和习射
- 一、运动有方之一:对弈者的性格与趣味
- 二、运动有方之二:自在风鸢逐“晦气”
- 三、运动有方之三:膏粱习射,破闷之法
- 第四节 志趣高尚,娱乐有道:听曲、打牌与联诗
- 一、娱乐有道之一:“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
- 二、娱乐有道之二:热闹非凡的“牙牌”
- 三、娱乐有道之三:诗词最是陶情
- 小结
- 第五章 石兄的身体审美和声色空间
- 第一节 《红楼梦》人物的身体秩序与权力关系
- 一、“口填马粪”:谈身体秩序,从焦大说起
- 二、秦钟“打起一层油皮”:身体秩序的打破
- 三、宝玉“挨打”:屁股的羞辱与惩戒
- 四、要“老脸”与“仗腰子”:心理健康的身体表征
- 第二节 大观园女性的身体审美
- 一、“莲瓣无声”:大观园女性身体的暧昧部位
- 二、“削肩细腰”与酥臂:女性身体审美的具体表现
- 三、“摇摇摆摆”和“颤颤巍巍”:《红楼梦》美人体态
- 四、“低头”与“脸红”:身体表情的古典情态
- 第三节 身体消逝:宝、黛身体观的异同
- 一、宝玉的惜身观
- 二、黛玉的自我身体认知
- 三、宝黛共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 小结
- 第六章 贾府人物的心理困境
- 第一节 三姐自刎与金钏儿投井:大观园中的自杀分析
- 一、“揉碎桃花红满地”:三姐自刎“轻如鸿毛”?
- 二、金钏儿投井的叙事意义
- 第二节 原应叹息不自由:贾府小姐们的心理危局
- 一、元春的忍悲强笑:闷死“不得见人的去处”
- 二、“二木头”迎春:性格懦弱和所嫁非人
- 三、“玫瑰花”探春的焦虑:自卑孤傲与美俏多能
- 四、“缁衣顿改昔年妆”:惜春的情感冷漠和遁入空门
- 第三节 “木石前盟”的挽歌:《红楼梦》的恋爱心理
- 一、“心事终虚化”:宝黛爱恋的内生性矛盾
- 二、爱恋围城:宝黛的性格缺陷与心理失调
- 三、龄官画蔷给宝玉带来的启示
- 小结
- 第七章 《红楼梦》的生命观念
- 第一节 神话套层里的生命主旨
- 一、石头之出身:三层神话套层结构
- 二、一部之总纲:从“万境归空”到“闺阁昭传”
- 三、三教融合、多元互补:《红楼梦》创作主旨中的生命价值观
- 第二节 《好了歌》及注里的生命意识
- 一、《好了歌》及其注解的“伏笔”空间
- 二、“作书本旨”:《好了歌》及注的“冷热金针”
- 三、白骨与鸳鸯:《好了歌注》中女儿悲歌的具象化
- 第三节 《红楼梦》中的美人之死
- 一、插科打诨与论病穷源:美人将死的请医问药
- 二、“定数难逃”和“盛筵必散”:美人临终遗言的寓意
- 三、丧仪尽礼与以丧写人:美人死后的买棺发丧
- 第四节 《风月宝鉴》中的色空观
- 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与小说成书构思
- 二、“风月宝鉴”构思渊源
- 三、《红楼梦》风月意象与佛教色空观
- 四、宝黛的死亡意识
- 小结
- 结语 『换新眼目』,祛病读《红》
- 一、《红楼杂咏》:书画大师丰子恺的病中挽歌
- 二、诗里病外两《红楼》:特殊读者的生命反刍
- 三、祛病新读法,细读“不确定”:北大课堂的别样《红楼梦》打开方式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