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全面分析河南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流域治理与区域治理相结合,加强和创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实践,深入总结河南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大格局,以及立法机关和公检法司等部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守护黄河“母亲河”的实践探索、进展成效、典型案例、经验启示等,进一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建设的基本路径、重点任务、关键举措。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系列丛书编委会
  • 前言
  • 第一章 统筹谋划:河南加强法治守护黄河“母亲河”的顶层设计
  • 第一节 坚决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任,系统谋划部署
  • 一 建立专门工作机制
  • 二 坚持规划引领
  • 三 加强立法供给
  • 第二节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奏新时期“黄河大合唱”
  • 一 聚焦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同向发力
  • 二 共抓大保护,协同大治理
  • 三 持续织密黄河保护与治理的法治之网
  • 第三节 建构行动体系,谱写黄河保护与治理的法治新篇章
  • 一 围绕“五河”建设,构建黄河建设框架体系
  • 二 健全黄河流域联防联控联治机制
  • 三 形成黄河保护与治理的法治大格局
  • 第二章立法先行:夯实法治守护“母亲河”的基础保障
  • 第一节 河南省黄河流域立法概述
  • 一 黄河流域立法的背景
  • 二 流域立法的国内外借鉴
  • 三 河南开展黄河流域立法遵循的原则
  • 第二节 河南省黄河流域立法成果
  • 一 修订《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 二 出台《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
  • 三 修订《河南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 四 修订《河南省黄河工程管理条例》
  • 五 修正《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 六 河南黄河河务局大力推动、沿黄市级人大常委会加快出台黄河流域相关立法
  • 第三节 河南省黄河流域立法展望
  • 一 河南省黄河流域立法与时代发展和现实需求共进
  • 二 河南省有关黄河流域的立法将持续不断完善
  • 第三章执法实践:为黄河健康秀美注入法治强力
  • 第一节 全方位多领域加强黄河保护与治理执法
  • 一 推进执法规范化、制度化
  • 二 河南省沿黄地市立足实际做出具体部署
  • 第二节 切实履职尽责,推进黄河整治与保护
  • 一 建立“九龙联动”、协同共治的黄河保护治理机制
  • 二 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
  • 三 数字孪生为黄河保护治理装上“智慧大脑”
  • 四 推动黄河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 五 完善黄河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
  • 六 强化沿黄污染治理,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 七 推动生态修复,营造亲水空间
  • 第三节 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一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河长责任
  • 二 创新工作机制,落实“河长+”制
  • 三 完善保障措施,加强监督检查
  • 第四节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守护黄河安澜
  • 一 动员群众力量,搜集违法线索
  • 二 坚持严格执法,切实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 三 开展“黄河行动”,严厉打击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 四 加强跨行政区域合作,联合打击违法行为
  • 第四章检察实践:能动履职守护大河安澜
  • 第一节 检察机关能动履职的基本要求
  • 一 能动履职包含依法履职
  • 二 能动履职包含综合履职
  • 三 能动履职包含一体履职
  • 四 主动履职包含高质效履职
  • 第二节 依法严格开展黄河流域保护与治理的刑事检察监督
  • 一 依法监督立案或撤案
  • 二 依法批准逮捕
  • 三 依法提起公诉
  • 四 依法决定不起诉
  • 五 加强刑事审判监督
  • 第三节 精准开展黄河流域保护与治理的民事诉讼监督
  • 一 强化精准监督理念
  • 二 以检察建议监督民事审判
  • 三 以检察建议监督民事执行
  • 四 实质性化解民事案件
  • 第四节 运用检察公益诉讼保护黄河公益和民生福祉
  • 一 深入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活动
  • 二 运用诉前程序和诉讼程序办理一批有影响力的公益诉讼案件
  • 三 开展“回头看”跟进监督解决公益受损问题
  • 四 增加发布典型案例的数量
  • 第五节 全面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行政诉讼监督
  • 一 河南省检察机关加大行政裁判监督力度
  • 二 河南省检察机关深入开展行政非诉执行
  • 三 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 第六节 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助力黄河流域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 一 积极实践“刑事打击+公益诉讼+警示教育+生态修复”模式
  • 二 教育引导当事人自觉履行生态修复义务
  • 三 努力打造“检察+综治”诉源治理新格局
  • 第五章司法审判实践:筑牢佑护“母亲河”的最后屏障
  • 第一节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强化黄河流域司法服务与保障
  • 一 坚持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守护黄河“母亲河”
  • 二 打击有碍河道安全行为,守护黄河安澜
  • 三 发挥职能优势,筑牢黄河生态保护法治屏障
  • 四 以司法之力保护弘扬黄河文化
  • 第二节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环资审判专门化体系
  • 一 牢固树立新时代环资审判理念
  • 二 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建设
  • 三 创新实施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机制
  • 四 完善案件归口审理机制
  • 五 创新生态修复责任承担方式
  • 六 成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
  • 七 提升审判队伍专业化水平
  • 八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 第三节 适应现实需求,全方位完善黄河流域司法保护机制
  • 一 建立高效司法协作机制
  • 二 强化府院联动合作
  • 三 完善案例指导机制
  • 四 优化智慧法院建设
  • 五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 六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七 加强黄河流域信息协同共享
  • 八 进一步优化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 第六章 “两法”衔接:织密补强守护“母亲河”的法治之网
  • 第一节 “两法”衔接的机理契合流域治理的需求
  • 第二节 河南省黄河流域“两法”衔接的实践展开
  • 一 构建“两法”衔接的规范体系
  • 二 完善“两法”衔接的实施体系
  • 三 优化“两法”衔接的监督体系
  • 四 强化“两法”衔接的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河南省黄河流域“两法”衔接的发展态势展望
  • 一 细化“两法”衔接规范指引,良法守护“母亲河”安澜
  • 二 依托“府院检”“河长制”,完善跨部门双向衔接机制
  • 三 优化监督方式,数字化举措提升监督效能
  • 四 搭建数字化平台,优化“两法”衔接配套保障机制
  • 第七章社会联动:形成守护“母亲河”的法治大格局
  • 第一节 塑造政企共治的协作格局
  • 一 守护“母亲河”:政府监管任重道远
  • 二 守护“母亲河”与政企合作存在机遇
  • 三 政企共治保护黄河的沟通机制与协作机制
  • 第二节 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联动格局
  • 一 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二 河南高度重视产学研融合
  • 三 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守护黄河“母亲河”
  • 第三节 构建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
  • 一 提高公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法治意识
  • 二 引导环保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法治化
  • 第四节 创造富有活力的法治新闻舆论环境
  • 一 法治新闻舆论建构的内容与特征
  • 二 创新法治新闻舆论引导方式
  • 第八章 地方探索:因地制宜探寻有力有效法治路径
  • 第一节 因地制宜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治实践的时代背景
  • 一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指引沿黄各地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路子
  • 二 党的政策法规赋予沿黄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的使命
  • 三 黄河流域的特点奠定了沿黄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的基础
  • 第二节 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治实践的地方范例
  • 一 三门峡:万里黄河自灵宝进入河南
  • 二 洛阳: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以法治保障文化传承
  • 三 济源:以法治保障黄河和小浪底安澜
  • 四 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地
  • 五 开封:黄河开封段素有“悬河”之称
  • 六 濮阳:黄河流域台前段是黄河出河南的最后一段
  • 第三节 河南省各地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治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 一 河南省各地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
  • 二 因地制宜发挥法治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作用的建议
  • 第九章跨域法治:强化黄河流域整体保护与系统治理
  • 第一节 以区域法治理论支撑黄河流域跨域法治
  • 一 区域法治的基本理论
  • 二 区域法治的意义
  • 三 黄河流域法治有必要适用区域法治理论
  • 第二节 明确黄河流域跨域法治的总体要求
  • 一 坚持科学指导思想,构建黄河流域跨区域法治保障体系
  • 二 树立流域整体思维,统筹协调开展黄河流域保护、治理与开发
  • 三 把握黄河主要特征,解决影响水沙调节和水资源综合配置的实践难题
  • 四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 第三节 强化黄河流域跨域法治的核心举措
  • 一 探索跨域协同立法,协调黄河流域地方利益冲突
  • 二 加强跨域执法协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协作机制建设
  • 三 深化跨域司法协同,以司法裁判统一标准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四 加强跨域法治文化宣传协同,推动形成黄河流域法治宣传体系
  • 第十章普法宣传:厚植法治守护“母亲河”的文化根基
  • 第一节 普法宣传在黄河法治保障中的重要意义
  • 一 提高全民参与以法治力量守护黄河的积极性
  • 二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黄河法治文明的有机融合
  • 三 推动黄河治理走向现代化与法治化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河南开展黄河保护普法宣传的典型做法与经验总结
  • 一 典型做法
  • 二 经验总结
  • 第三节 河南开展黄河保护普法宣传的典型案例
  • 一 第一例适用《黄河保护法》对破坏黄河矿产资源犯罪予以惩处的案件
  • 二 《黄河保护法》施行一周年之际在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公开开庭审理的被告人孟某、李某滥伐林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
  • 三 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组织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观摩活动
  • 第四节 进一步加强黄河保护普法宣传的思考建议
  • 一 进一步提升黄河普法宣传效果
  • 二 推动黄河保护普法宣传高质量发展
  • 参考文献
  • 一 著作
  • 二 期刊文章
  • 三 报纸文章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