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追溯文明起源,解析朝代盛衰,瞻仰高人风采。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溯源”,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分析中华文明的一些显著特征。第二部分“盛衰”,根据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关键节点,分析各朝的兴衰。第三部分“高人”,讲述历代先贤的事迹及个人特点。

本书文章作者均为文史方面的专家学者,文章内容深刻严谨,语言通俗易懂,既有严肃的学术探讨,又有新鲜的视角观点,也不乏令人惊叹的事迹和令人莞尔的人物。本书可带你概览中国文明发展和朝代兴替过程,是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的极佳选择,也可作为学术研究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的话
  • 第一章 溯源
  • 盘古:中国神话中最古老的祖先神
  • “北方炎帝”之外,可能另有“南方炎帝”
  • 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 “最早的中国”
  • “中国”:从“中央之城”到“天下中心”
  • 古代“中国”不一定指国家
  • 中国人为什么称为“龙的传人”
  • 龙图腾是怎样形成的
  • 从《霓裳羽衣曲》改编自胡乐说起
  • 五千年中华文明,三千年与运河有关
  • 赵文化的“双重性格”
  • 宋代兴起的“城市文明”
  • 第二章 盛衰
  • “成康盛世”: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
  • 历史上真实的芈月
  • 中国历史为何习惯秦汉连说
  • 汉初如何由乱而治
  • 贾谊:怀才不遇吊屈原
  • 三国时期“千里马”为何特别多
  • 曹操“求才三令”开启魏晋人才鼎盛之局
  • 起步晚的江南为何取代中原成为经济重心
  • 北魏孝文帝改革抓住了什么关键点
  • 一部好法奠定盛唐气象
  • 正史中的武则天
  • 抑奢崇俭,堪称历史难题
  • “杯酒释兵权”后宋太祖都做了什么
  • 庸常君主宋仁宗为何被士大夫称道
  • 北宋是如何在鼎盛之时骤然覆灭的
  • “积贫积弱”?宋朝有话说
  • 古代商人的春天,从宋开始
  • 消费,事关宋朝盛衰
  • 两宋之后经济与环境的“相爱相杀”
  • 明朝:被误读三百年
  • 明代宦官有“变态”也有“珠玑”
  • 晚明的“未富先奢”
  • 张献忠江口沉银真相
  • 雍正继位疑案再断
  • “圆明园密旨”与乾隆继位之谜
  • “清朝中衰”的重要诱因
  • 清朝贪风炽盛与这条“祖制”有关
  • 清代为何没能适应世界变迁
  • 这样看待清代辽阔疆域的治理是一种曲解
  • 防治奢靡之风,关乎国运兴衰
  • 怎样读史
  • 中国古代“三大盛世”有哪些共性
  • “三大盛世”的通用治理经验
  • 第三章 高人
  • 商鞅:身虽死新法不废
  • 我们对商鞅还存在哪些误读
  • 韩非:老子的升级版
  • 司马迁的人生观与生死观
  • 戴胄:与唐太宗的生死之辩
  • 姚崇:三朝宰相,以不贪为宝
  • 宋璟:居官鲠正,为政清廉
  • 陆贽:为政不背人情债
  • 范仲淹: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 欧阳修:从读书人到政治家
  • 司马光与苏东坡的友谊
  • 王安石:中国古代官员中的一股清流
  • 王安石写给宋仁宗的建言书
  • 苏东坡:处理公共危机显才智
  • 李东阳:明代官场逆淘汰中的孤臣
  • 张居正:“救时宰相”,矢志改革
  • 龚自珍:“狂”得妙趣横生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东拼西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朝起朝落》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从远古神话到风流人物,从衣食住行到市井庙堂,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中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其土地上的人民,也是人民写就了现在的中国。在历史的舞台上,我们都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也是因为这一滴水汇聚成了浩瀚的大海。都说盛世,为何盛世如此之短,两千年来为何只是区区三个?民苦且艰。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深深地理解,我们来之不易的盛世。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如此长时间的 “乱”,我们还可以存在,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国家,为何?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文化认同,还有就是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是他们力挽狂澜,是他们救黎民于水火。历史创造英语,也塑造自己。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新华创

      中新华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隶属于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一站式数字内容制作宣发平台”,尤其在文化研究、IP开发与出版、数字阅读、标准体系搭建等方面独具优势,是多家头部平台的重要数字内容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