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7.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34千字
字数
2021-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套研究苏联历史的专著,对苏联模式进行客观评价。
内容简介
本套系指出了苏联模式在苏联建国初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后来由于思想僵化,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根据客观变化了的情况进行适时的改革,使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成为妨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上)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第一编 十月革命与列宁时期
- 1.1917年革命前的俄国是什么样的国家?
- 2.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有何特点?
- 3.列宁为什么说俄国苦于资本主义不足?
- 4.二月革命真相如何?
- 5.布尔什维克党是怎样夺得政权的?
- 6.十月武装起义是怎样进行的?
- 7.布尔什维克党为什么能够取得和巩固政权?
- 8.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 9.什么是军事共产主义,其后果如何?
- 10.新经济政策及其意义和教训是什么?
- 11.新经济政策为什么夭折了?
- 12.列宁是怎样认识与发展党内民主思想的?
- 13.列宁“政治遗嘱”产生了怎样的风波?
- 14.谁是保存列宁遗体的始作俑者?
- 第二编 斯大林时期
- 15.斯大林是怎样一步一步登上最高领导岗位的?
- 16.如何评价斯大林推行的工业化政策?
- 17.如何看待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及其后果?
- 18.如何认识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 19.20世纪30年代乌克兰大饥荒的原因是什么?
- 20.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缘何进行对庸俗社会学的批判?
- 21.斯大林是怎样控制意识形态的?
- 22.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 23.“苏联模式”是“可疑”的“假命题”吗?
- 24.中国领导人是如何看待斯大林模式的?
- 25.《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 26.布哈林及其理论的真相如何?
- 27.托洛茨基何许人也?
- 28.斯大林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是列宁主义的著名原理吗?
- 29.斯大林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实质及其危害是什么?
- 30.斯大林是如何破坏党内民主的?
- 31.如何评价斯大林与希特勒签署的条约与协定?
- 32.如何评价斯大林的“东方战线”?
- 33.如何全面正确评价斯大林在二战中的作用?
- 34.为什么说了解战后斯大林的政治“清洗”是认识赫鲁晓夫“解冻”的钥匙?
- 35.斯大林战后缘何不思改革?
- 36.外蒙古是怎样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 37.斯大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有哪些误区?
- 38.冷战与斯大林有何关系?
- 39.斯大林模式移植到东欧的后果是什么?
- 40.如何评价斯大林在新中国建立和巩固中所起的作用?
- 41.斯大林最后同意打朝鲜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 42.缘何必须突破对斯大林的“两个凡是”?
- 43.俄罗斯在重新评价和肯定斯大林吗?
-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中)
- 第三编 赫鲁晓夫时期
- 44.如何解析赫鲁晓夫的“解冻”?
- 45.“贝利亚事件”真相如何?
- 46.如何评价赫鲁晓夫反对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
- 47.能说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忘恩负义”吗?
- 48.如何解析赫鲁晓夫提出的“三和路线”?
- 49.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提出的全民国家和全民党问题?
- 50.中苏关系破裂原因何在?
- 51.赫鲁晓夫上台后缘何首先抓农业改革?
- 52.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 53.赫鲁晓夫下台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 54.如何看待苏联和东欧国家去斯大林模式的改革?
- 第四编 勃列日涅夫时期
- 55.如何在苏联历史上给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定位?
- 56.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缘何停滞不前?
- 57.为什么说苏斯洛夫是“灰衣主教”?
- 58.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第三世界扩张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 59.勃列日涅夫为什么大搞军备竞赛?
- 60.勃列日涅夫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持不同政见者”?
- 61.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扼杀“布拉格之春”的?
- 62.苏联入侵阿富汗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 第五编 戈尔巴乔夫时期
- 63.戈尔巴乔夫缘何要对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 64.戈尔巴乔夫是怎样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
- 65.戈尔巴乔夫时期对外经济体制进行了哪些改革?
- 66.戈尔巴乔夫是怎样当上最高领导人的?
- 67.戈尔巴乔夫缘何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68.所谓戈尔巴乔夫在土耳其美国大学讲话的真相如何?
- 69.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对外政策的新思维?
- 70.戈尔巴乔夫在中苏关系正常化中起了什么作用?
- 71.戈尔巴乔夫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是如何变化的?
- 72.“8·19”事变的前因后果如何?
- 73.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联盟解体中起了什么作用?
- 74.苏联人为何“不珍惜”苏联?
- 75.如何认识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与苏联剧变的关系?
- 76.邓小平是如何看待和应对苏东剧变的?
-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下)
- 第六编 苏联剧变的原因与教训
- 77.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78.究竟是何种制度性因素导致苏共垮台?
- 79.为什么评价苏联历史要坚持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 80.为什么说“文化统制主义”是苏联剧变的原因之一?
- 81.苏联在文化建设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 82.对外扩张与苏联剧变是什么关系?
- 83.民族问题对苏联解体起了什么作用?
- 84.如何评价苏联经济建设成效问题?
- 85.法制建设的缺失与苏联剧变是什么关系?
- 86.苏联特权阶层形成的原因及对苏联剧变的影响是什么?
- 87.东欧剧变与苏联历来的东欧政策是什么关系?
- 88.苏联所有制理论在改革过程中有何变化?
- 89.苏联商品经济理论在改革过程中有何变化?
- 90.为什么说中国改革开放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 91.邓小平对中苏大论战的看法给我们提供什么启示?
- 92.为什么不能从苏联剧变中得出不能搞政治体制改革的结论?
- 93.科学发展观与苏联模式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有何异同?
- 94.苏联最高权力是怎样交接的?
- 95.苏共执政合法性是如何丧失的?
- 96.苏联共产党是个什么样的党?
- 97.苏联领导人的收入是多少?
- 98.苏共党内实行怎样的监督机制?
- 99.历史教科书问题如何纠缠俄罗斯?
- 100.《莫洛托夫访谈录》说明了什么问题?
- 101.我们应该从苏联剧变中吸取什么教训?
- 苏联大事记
- 1917年
- 1918年
- 1919年
- 1920年
- 1921年
- 1922年
- 1923年
- 1924年
- 1925年
- 1926年
- 1927年
- 1928年
- 1929年
- 1930年
- 1931年
- 1932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936年
- 1937年
- 1938年
- 1939年
- 1940年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1945年
- 1946年
- 1947年
- 1948年
- 1949年
- 1950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本书作者简介(按姓氏笔画排序)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东方巴别塔
东方巴别塔(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质人文出版的新锐实体。巴别塔文化主要通过高质量的版权引进及国内优质原创作者的挖掘,打造历史、军事及泛学习类等几大内容板块,与读者分享顶尖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