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8千字
                       字数
                        2016-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从现实问题出发的管理思想作品,集理念、对策和例证于一体。
内容简介
本书在分析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从前瞻和适用的角度,本书对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方向、路径及策略性举措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作者所设想的读者,是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者;也包括对中国企业管理问题感兴趣的其他读者朋友。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本书不是“编”的,也不是“译”的,而是原创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吴晓求序 从现实问题出发的原创性研究
 - 陈春花序 转型是一个自我生长的选择
 - 彭剑锋序 真问题,真答案,真功夫
 - 自序 摒弃困扰企业成长的投机思维
 - 前言 “雾霾”时代的焦虑
 - 来自外部的挑战
 - 妨碍企业成长的内部因素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第一部分 企业成长的文化基石
 - 第1章 寻求企业价值观共识
 - 企业生命体的文化基因
 - 企业文化平台的意义
 - 与企业文化平台相契合和对接
 - 第2章 中国企业的共识性文化主张
 - 十条文化主张
 -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双重价值
 - 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始结构”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冲突
 - 第3章 走出“青春期文化”
 - 扬弃“青春期文化”
 - 机会主义
 - 人治
 - 感性化
 - 封闭结构
 - 内部文化冲突
 - 第4章 企业领导类型
 - 价值观型领导
 - 企业领导人的价值取向分类法
 - 企业领导者类型转化的路径
 - 投机型领导
 - 生意型领导
 - 策略型领导
 - 使命型领导
 - 第5章 陌生人之间的非零和合作
 - 两种博弈模型
 - 陌生人合作的难题
 - 陌生人非零和博弈的两个“结构性”因素
 - 摈弃“零和博弈”的历史阴影
 - 第二部分 “中国制造”的未来
 - 第6章 “中国制造”的若干限制
 - “中国制造”怎么了
 - 市场需求的限制
 - 人口结构的限制
 - 劳动力成本的限制
 - 自然环境的限制
 - 重要资源的限制
 - 金融结构的限制
 - 人民币汇率的限制
 - 主导产业的限制
 - 技术供给的限制
 - 社会治理的限制
 - 第7章 “中国制造”的升级方向
 - “中国制造”的未来机会
 - 产业互联网对“中国制造”的威胁
 -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关键举措
 - 让市场机制发挥保障作用
 - 第8章 笨蛋,问题是技术!
 - “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技术短板
 - 技术能力不足与领导力缺陷
 - 运用组织的力量实现技术突破
 - 第9章 工业4.0:中国制造企业的入口和路径
 - 工业4.0来了,我们怎么办
 - 通过价值链运动方式的转变驱动生产制造体系逐步向工业4.0递进
 - 通过“位置移动”实现“制造高级化”目标,将工业4.0作为支撑和保障
 - 面对人口结构的压力及挑战,将工业4.0作为缓解不利局面的重要手段
 - 推进工业4.0,方向不能错,道路不能偏
 - 第10章 中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 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的几种模式
 - 中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障碍
 - 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的若干战略
 - 第11章 中国制造企业应向丰田学什么
 - 学习丰田需由表及里
 - 穷人管理学
 - 改善无止境
 - 能力还是绩效
 - 第三部分 互联网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超越
 - 第12章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由来和类型
 - 什么是商业模式
 - 互联网是商业模式概念的催生因素
 - 什么是互联网商业模式
 -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类型
 - 未来可能出现的商业模式
 - 第13章 我国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演变
 - 我国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
 - 驱动、影响互联网商业模式演变的因素
 - 第14章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优势:创造新的顾客价值
 - 突破顾客规模的空间、时间和成本限制
 - 精准进行顾客定位,方便“聚”“分”顾客
 - 创造新的顾客体验
 - 降低顾客成本和代价
 - 改变与顾客的互动方式
 - 提高价值链的运行效率
 - 整合闲置的社会资源,扩大符合顾客需求的有效供给
 - 第15章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革命性意义:价值创造方式和收入模式的变化
 -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 价值共创机制
 - 改变收入模式
 - 第四部分 华为的道路
 - 第16章 华为成功的外部市场条件
 - 机会牵引能力
 - 巨变的蓝海市场
 - 解决方案型市场
 - 寡头结构的市场
 - 寻找新的成长空间
 - 第17章 实现“二次替代”的竞争优势及来源
 - 国内市场的“第一次替代”
 - 国际市场的“第二次替代”
 - 不可抗拒的产品性价比的优势
 - 客户导向的技术创新
 - 卓越的市场开发和客户关系管理
 - 竞争优势的来源:战略导向
 - 第18章 战略型成长的支撑:组织能力
 - 管理平台的建立
 - 组织建设
 - 第19章 华为能,家电企业为什么不能
 - 问题的由来
 - 国内市场的成功经验
 - 国际化的障碍
 - 战略短视症
 - 企业的宿命:治理结构和领导力
 - 家电企业亟须战略重构
 - 第20章 华为,你学不会
 - 取经者众,得道者少
 - 坚定的战略导向
 - 惠及广大员工的利益分享机制
 - 大规模企业的内部组织化
 -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 长期坚守的核心价值观
 - 第五部分 “颠覆者”来了,传统企业怎么办
 - 第21章 互联网企业冲击下传统彩电企业的出路
 - 彩电产业的新进入者
 - 新进入者的长期威胁
 - 彩电企业的战略突围
 - 第22章 电商崛起后家电流通价值链上的厂商博弈
 - 不确定的京东
 - 做“加法”的苏宁
 - 做“减法”的国美
 - 传统家电经销商的出路
 - 家电制造商的渠道策略
 - 小结
 - 第23章 商业模式转型应对中速时代
 - 中速时代的环境变化
 - 传统产业的困境
 - 商业模式转型的方向
 - 第24章 民营企业能力缺口如何弥补
 - 民营企业的能力缺口
 - 错位的期望
 - 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多重冲突
 - 信任的建立
 - 职业经理人的“融”“和”“适”
 - 内生型的经理人开发模式
 - 结语 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方向、措施和关键
 - 战略转型的方向
 - 目前可能要做的事
 - 战略转型的关键
 - 影响战略转型深层因素的变化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博瑞森管理图书
博瑞森管理图书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本土管理类图书的策划与出版。产品定位:企业阅读 本土实践。与企业中的管理实践者一起,立足本土环境,追求卓越实践,传播最适合当下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知识。作者主要来源于管理咨询领域内的实战专家群体和企业管理一线的经营者或经理人。 博瑞森目前出版的图书分为经营、管理、营销、行业四大类,年出版新书80余种,已经成为国内本土原创管理类图书的知名品牌。 博瑞森图书最大的特点:“本土”——理论和思想可以来自古今中外,但一定要适应本土;“实战”——作者都是从企业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实战性是渗到骨子里的。读者亲切地评价博瑞森图书的价值为“多读干货,少走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