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671千字
字数
2018-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
内容简介
《伏尔泰时代》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9卷。
宗教与科学、哲学之间普遍而持续的冲突,构成18世纪一幕生动的历史剧。《伏尔泰时代》不是伏尔泰的传记,而是用他多彩多姿的一生作为国家间和世代间联系的经纬,展现自路易十四死后至巴士底狱崩溃这一段时期的欧洲文明。本书描绘了一组以伏尔泰为首的思想家群像,今日我们的思想、言论及信仰相对自由,都是拜受18世纪启蒙思想家所赐;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类的心灵和心智,其结果至今与我们同在。
本卷封面图案是《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通称《百科全书》,是1751年至1772年间由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编撰的一部法语百科全书,此图为其首版扉页插图。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读者
- 谢词
- 第一部 伏尔泰与英国
- 第一章 法国:摄政时期(1715—1723)
- 伏尔泰的年轻时代(1694—1715)
- 摄政之争(1715)
- 先盛后衰(1716—1720)
- 摄政者
- 摄政政治下的社会
- 华多与艺术
- 作家
- 令人难以置信的红衣主教
- 伏尔泰与巴士底狱(1715—1726)
- 第二章 人民(1714—1756)
- 工业革命的前兆
- 伦敦一瞥
- 学校
- 道德风化
- 罪与罚
- 民风习俗
- 查斯特菲尔德
- 第三章 统治者
- 乔治一世(1714—1727)
- 乔治二世与卡罗琳王后
- 罗伯特·华尔波尔
- 博林布鲁克
- 卷入战争
- 爱尔兰(1714—1756)
- 苏格兰(1714—1756)
- 活泼的查理王子(1745)
- 威廉·皮特的崛起(1708—1756)
- 第四章 宗教与哲学
- 宗教的情势
- 自然神教的挑战
- 宗教的反驳
- 约翰·卫斯理(1703—1791)
- 蜜蜂和人类
- 大卫·休谟(1711—1776)
- 第五章 文学与戏剧(1714—1756)
- 文学领域
- 亚历山大·蒲柏(1688—1744)
- 感情的呼声
- 剧场
- 小说
- 玛丽女士
- 第六章 艺术与音乐(1714—1756)
- 艺术家
- 威廉·贺加斯(1697—1764)
- 音乐家
- 亨德尔(1685—1759)
- 伏尔泰在英国(1726—1728)
- 第二部 伏尔泰时代的欧陆
- 第一章 人民与国家
- 贵族
- 教士
- 第三等级
- 政府
- 路易十五
- 蓬巴杜夫人
- 第二章 道德与风俗
- 教育
- 道德
- 礼仪
- 音乐
- 沙龙
- 第三章 美的崇拜
- 洛可可式的胜利
- 建筑
- 雕刻
- 绘画
- 第四章 心智的成就
- 文学
- 戏剧
- 法国小说
- 次要的圣者
- 孟德斯鸠(1689—1755)
- 第五章 伏尔泰在法国
- 在巴黎(1729—1734)
- 论英国书札
- 锡雷的田园生活(1734—1744)
- 廷臣时代(1745—1748)
- 爱人之死
- 德尼斯夫人
- 第六章 巴赫与德国(1715—1756)
- 德国的景象
- 德国的生活
- 德国的艺术
- 德国的音乐
- 巴赫(1685—1750)
- 第七章 腓特烈大帝与玛丽亚·特蕾莎
- 皇家序曲(1711—1740)
- 普鲁士序曲(1713—1740)
- 新马基雅维利
- 奥地利继位战争(1740—1748)
- 腓特烈回国(1745—1750)
- 伏尔泰在德国(1750—1754)
- 第八章 瑞士与伏尔泰(1715—1758)
- 喜庐
- 境内诸郡
- 日内瓦
- 新史
- 第三部 伏尔泰的思想与宗教的冲突
- 第一章 学者
- 知识的环境
- 学者的启示
- 第二章 科学的进展(1715—1789)
- 探讨的开展
- 数学
- 物理
- 化学
- 天文学
- 地球
- 植物学
- 动物学
- 心理学
- 科学对文明的影响
- 第三章 医学(1715—1789)
- 解剖学与生理学
- 疾病的奥妙
- 医疗
- 专科医生
- 外科学
- 内科医师
- 第四章 无神论者(1730—1751)
- 哲学的狂潮
- 反抗的背景
- 让·梅利耶(1678—1733)
- 人是机器吗?
- 第五章 狄德罗与百科全书(1713—1768)
- 怠惰的岁月(1713—1748)
- 盲者、聋者与哑巴(1749—1751)
- 一部书的历史(1746—1765)
- 百科全书
- 第六章 多面狄德罗(1758—1773)
- 泛神论者
- 达朗贝尔之梦
- 狄德罗对基督教的看法
- 拉摩的侄儿
- 狄德罗的伦理观和政治观
- 狄德罗论艺术
- 狄德罗与戏剧
- 狄德罗其人
- 第七章 扩展中的运动(1758—1774)
- 爱尔维修(1715—1771)
- 助手们
- 霍尔巴赫
- 第八章 伏尔泰与基督教(1734—1778)
- 伏尔泰与上帝
- 伏尔泰与《百科全书》
- 地震神学
- 康迪德[1]
- 欧洲的良心
- “打倒卑鄙”
- 宗教与理性
- 伏尔泰的执拗
- 第九章 哲学家的胜利(1715—1789)
- 僧侣的反击
- 哲学家的对手
- 耶稣会的没落
- 教育与进步
- 新道德
- 宗教的退却
- 结语
- 乐土收场白
- 插图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