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培养网感,升级你对网络行为逻辑及思考方式的认知。

内容简介

本书对网感的本质以及网感在网络社交中的运用进行了全面的解读,首先破除对于网感的错误认知,并从心理学、社会学、文本创作以及互联网技术等维度探讨网感本质,接着系统地总结了如何训练敏锐的网感系统,培养网感的核心技能,如何利用网感更好地运营主流社交媒体等,有助于读者理解由互联网社交习惯建立起来的思考方式、表达方式及行为逻辑,此外,本书还辅以可复制的实操案例,以便你在实践时学习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网感:互联网世界的社交认知
  • PART 1 破除错误认知直击网感本质
  • 1.1 不同的网络社区有哪些不一样的网感特质
  • 1.先说微博
  • 2.我们再来说说知乎
  • 3.说说豆瓣
  • 4.抖音和快手
  • 5.微信公众号
  • 6.其他
  • 1.2 会蹭网络热点就是有网感吗
  • 1.3 如何区分良性网感与恶性网感
  • 1.4 回到经典书籍里去寻找制胜的秘籍
  • 1.《故事经济学》罗伯特·麦基
  • 2.《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
  • 3.《身份的焦虑》
  • 4.《金字塔原理》
  • PART 2 把握信息,网感助你捕捉趋势与规律
  • 2.1 获取信息的方式是拉开差距的源头
  • 1.新媒体人必用的几个第三方网站(见图2-1):
  • 2.电影资源分享网站(见图2-2)
  • 3.中国知网:https://www.cnki.net
  • 4.朋友圈搜索
  • 5.善用搜索引擎语法
  • 2.2 抓住公共讨论中传递出的主流声音
  • 2.3 成为信息源,享尽红利的唯一方式
  • PART 3 激活关系链,收获网感带来的社交红利
  • 3.1 新连接,新型社交关系
  • 3.2 各族群网络住民的认知鸿沟有多大
  • 3.3 如何利用网感获取更多“关注”
  • 1.颜值商品
  • 2.进阶商品
  • 3.价值观商品
  • 4.资讯商品
  • 3.4 网感助你快速连接人脉资源
  • 3.5 释放超级个体的互联网能量
  • PART 4 训练你的敏锐网感系统
  • 4.1 如何快速感知热点动向
  • 1.建一个热点新闻群
  • 2.平时要加一些意见领袖的微信并观察他们的朋友圈
  • 3.行业社群很有用
  • 4.太阳底下无新事
  • 5.去网站做编辑是不错的练手途径
  • 4.2 快速试错,频繁迭代,提升你的网感系统
  • 4.3 网感开始飞跃的三个关键点
  • 1.过硬的获取用户喜爱的专业技能
  • 2.危机公关能力
  • 3.制订规则的能力
  • 4.4 三招教你抢占第一波红利
  • 1.准备你的营销日历
  • 2.跨平台攻击
  • 3.面对热点的高执行力
  • 4.5 未来3~5年,关于趋势和机会的预测与逻辑剖析
  • PART 5 培养网感的六大核心技能
  • 5.1 如何打造一篇爆款文案
  • 1.找大流量词作为文眼
  • 2.站在经典的框架里更稳妥
  • 3.不要追求完美的人设
  • 4.表现方式和视角,至少有一个要技惊四座
  • 5.全文主旨一定要脱胎于文化母体
  • 5.2 不可小视的排版艺术
  • 1.封面头图
  • 2.顶通栏
  • 3.正文的参数
  • 4.文末的菜单栏
  • 5.3 你拍的照片和“大V”的照片差在哪里
  • 1.画质清晰
  • 2.让画面有丰富的信息量
  • 3.让画面主元素剑指当下主流热词
  • 4.善用花字
  • 5.借助所有人都熟悉的母体元素
  • 6.好的技术不如好的创意
  • 5.4 “鬼畜/有毒”视频的剪辑之道
  • 5.5 长条漫和H5的脑洞创意
  • PART 6 穿透圈层,利用网感玩转主流社交媒体
  • 6.1 抖音、快手、B站、直播世界生态法则一览
  • 6.2 看懂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流量如探囊取物
  • 1.评论互动的价值
  • 2.寻找文化母体的宝藏
  • 6.3 如何用好微信的私域流量
  • 6.4 微博大号是如何一步步做出来的
  • 1.取一个好名字
  • 2.先做好账号装修
  • 3.降维攻击
  • 4.利用好热门内容的评论区
  • 5.打入抱团小集体
  • 6.充分利用粉丝素材
  • 7.不要触碰敏感内容和话题
  • 8.坚持,坚持,再坚持
  • 6.5 豆瓣,被遗忘的精神角落
  • 6.6 从零开始运营你的知乎账号
  • 6.7 小红书的正确打开姿势
  • 网感洞察:换汤不换药的全平台运营思路解析
  • PART 7 生活中受人欢迎的秘密武器
  • 7.1 你有自黑自嘲精神吗
  • 1.自黑、自嘲保平安
  • 2.自黑、自嘲的分寸
  • 3.如何应对他人的自黑、自嘲
  • 7.2 将你的朋友圈经营成你的作品
  • 1.会用心经营朋友圈的三种人
  • 2.朋友圈经营方式
  • 3.通过朋友圈社交需要学习的技巧
  • 7.3 如何化解网络失语症
  • 1.搬运是把万能钥匙
  • 2.刻意制造生活的波澜
  • 3.从书评影评开始着手
  • 4.不要怕露怯
  • 5.做一个没有感情的技术流
  • 7.4 面试中如何体现你的网感
  • 1.请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你自己
  • 2.为什么想要应聘这个岗位
  • 3.你之前有过相关工作经验吗?/你知道这个岗位要做什么吗?你能胜任吗
  • 4.你对我们公司了解多少
  • 5.说说你的薪水预期和职业发展规划
  • 6.关于学历问题
  • 7.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 8.你有什么缺点
  • 7.5 那些擅长线上沟通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 1.善于数据挖掘和分析
  • 2.极有网感
  • 3.分寸恰当
  • 4.从线上到线下实现闭环
  • 5.多倾听,少倾诉
  • 7.6 将生活变成你网络素材的宝库
  • PART 8 网感助你打造个人品牌,成为网络世界受欢迎的人
  • 8.1 把自己当作一款互联网产品来运营
  • 1.调查法
  • 2.机器评估法
  • 3.自我检测法
  • 4.恋爱检测法
  • 8.2 利用朋友圈营销自己,坐等资源与机会找到你
  • 1.充分展示业务范畴
  • 2.定向推销
  • 3.展示顾客证言
  • 4.关键节点的PR工作
  • 5.及时回复评论
  • 6.释放求助信息,寻求他人的帮助
  • 8.3 运营你的个人品牌,获取你的第一拨种子用户
  • 8.4 科学搭建品牌系统,规划你的人生
  • 8.5 拥有网络资产,无成本创业的最佳途径
  • 1.IP化网红
  • 2.流量型网红
  • 3.带货型网红
  • 4.职业型网红
  • 网感洞察:过把瘾就死VS网红常青树
  • 附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发展个人品牌的必要条件

    一本解构流量 & 网络社区好感度的书,实用好读。“网感” 这名字起得很好,它和 “语感”、“幽默感” 一样需要一点天赋加大量练习与反馈。虽然不是互联网原住民,但仍然对不同网络社区的文化适应良好;同时,也庆幸自己不是 “原住民”,才让我有时间充分体验过与人面对面沟通的各种场景,然后用线下交流的心得在线上如鱼得水。反之,如果用虚拟世界的体感指导现实世界的交流,恐怕会出问题。在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里,“网感” 是做事者的必备素养,而非网红的专利。想要打造灵敏又过硬的 “网感”,需要 “智商、情商、搜商、学商” 俱全。我认为,还是得先线下做人做事优秀,再选对网络平台,保证内容质量,经年累月地坚持,个人品牌由此诞生。做人做事的门道,除了心善这个大前提,其余还要经事磨练,技巧可以学习,但实践必不可少。互联网世界虽然庞杂却比现实世界更有规律可循,不断学习规律、理清逻辑、用好 “网感”,这些都能助力个人品牌的发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启发

      这本书让我这个大白很有收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书的内容可以看出来这群大 v 把功夫全都用在了情绪共鸣上面,一丁点没往内容方面洒,因此从学习的角度来讲,从他们的账号上面学不到什么东西,能得到的除了情绪上的共鸣,相应的记忆又再一次稍微强化了一下,其他啥也得不到。作者这一类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要比这本书的内容有价值的多。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六人行图书

        六人行图书致力于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美学、新经典的生产、发掘、传播,为读者提供雅俗共赏的品质生活、精益人生的作品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