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6.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94千字
字数
2015-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开源软件与专有软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异曲同工。
内容简介
开放源代码运动已经不再仅是对“自由”和“共享”理念的追求了,她已经向市场化迈进,Copyleft与Copyright开始兼容,开源软件也从早期的将专有软件视为魔鬼转而现在的与其和平共处。
开放源代码软件并不是处在公有领域的软件,它在理念上有反抗传统知识产权法之处,但是行动上却寻求包括版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在内的综合保护,这些保护与许可协议(合同法)相结合,已经为开源软件建立一个类似专有软件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的体系。
本书探讨开源软件与专有软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异曲同工,同时也支持那些为开源奋斗的人们,希望能为构建一个合理保护与利用知识产权的软件社会添上一块铺路石。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开源软件的诞生
- 一、法律保护下的软件分类
- (一)商业软件
- (二)开源软件
- (三)公有软件
- (四)微软的“公开源代码”计划
- 二、开源软件的兴起
- 三、开源软件的认定与发布
- (一)开源软件及许可证的认定标准
- (二)开源软件的认定程序
- (三)OSIA发布的开源许可证
- 第二章 开源软件产业的发展
- 一、开源软件开辟了新的市场
- 二、开源软件对商业软件垄断市场的抗衡
- 三、开源软件的政府应用
- 四、各国(地区)推动开源运动的政策分析
- (一)美国的相关政策
- (二)日本的相关政策
-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政策
- 五、传统制造商对开源软件的利用
- 第三章 开源软件许可证的对比研究
- 一、软件许可证概述
- (一)软件许可证的分类
- (二)商业软件许可证与开源软件许可证
- 二、GPL许可证
- (一)GPL许可证概要
- (二)GPL许可证有关复制、发布和修改等权利的约定
- 三、LGPL许可证
- (一)LGPL许可证的特点
- (二)关于复制、散布以及修改的规定
- 四、MPL许可证
- 五、BSD许可证
- 六、QPL许可证
- 七、QNCL许可证
- 八、Ricoh许可证
- 九、SISSL许可证
- 十、SPL许可证
- 十一、Jabber许可证
- 十二、MOTOSOTO许可证
- 十三、NOKOS许可证
- 十四、The Open Group Test Suite License许可证
- 十五、AFL许可证
- 十六、Artistic许可证
- 十七、APSL许可证
- 十八、Common许可证
- 十九、IBM许可证
- 二十、CDDL许可证
- (一)CDDL的出台背景
- (二)CDDL与GPL的对比
- (三)CDDL与MPL的对比
- (四)对CDDL许可证的整体评价
- 二十一、其他
- 第四章 开放源代码组织及其管理
- 一、GNU组织
- 二、OSIA组织
- 三、我国开源软件组织的建立
- (一)中国开源软件(OSS)推进联盟
- (二)共创软件联盟
- (三)Linux产业联盟
- (四)我国开源软件组织的建立和完善
- 四、开放源代码组织的合同管理
- 第五章 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对比
- 一、保护目的的不同
- 二、版权保护
- (一)商业软件与版权保护
- (二)开源软件与版权保护
- 三、专利保护
- (一)商业软件与专利保护
- (二)开源软件与软件专利的冲突
- 四、商标保护
- (一)商业软件的商标保护
- (二)开源软件的商标保护
- 五、商业秘密的保护
- (一)商业软件与商业秘密保护
- (二)开源软件与商业秘密保护
- 六、合同保护
- (一)商业软件与合同保护
- (二)开源软件与合同保护
- 第六章 开源软件的商业应用
- 一、开源软件的商业化应用方式
- (一)和硬件制造商合作并降低其成本
- (二)利用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而产生附加值
- (三)积极销售附加产品
- (四)未来免费,出售现在
- 二、国内外开源软件公司的商业化运作案例
- (一)美国巨人——红帽(Red Hat)公司
- (二)美国VA Linux公司
- (三)中国冲浪平台(Xteam)公司
- (四)香港实时科研(Thiz Linux)公司
- (五)德国SuSE公司
- 三、开源软件的标准化问题
- 第七章 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结合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 一、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的结合现状及趋势
- (一)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在技术运行上的“结合”
- (二)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在商业模式上的“结合”
- 二、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结合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 (一)程序“结合”运行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 (二)混合运营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三、SCO诉IBM系列案件
- (一)涉案的软件性质
- (二)涉案的各方当事人及其关系
- (三)系列案件争议焦点
- 四、反思Linux实施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 (一)侵权代码流入Linux的可能性
- (二)软件专利的威胁
- 五、美国开源社区的对策
- (一)Linux产业界提供的保护
- (二)应对法律风险的专门组织的出现及其服务
- (三)OSRM呼吁缓解软件专利威胁的措施
- (四)加强对流入linux内核源码的监控
- (五)加强Linux技术的标准化
- 第八章 中国开源软件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 一、政策建议
- (一)开源软件与传统商业软件的成本分析
- (二)对我国开源软件政策的具体建议
- 二、必须按规则办事
- 三、对我国开源软件许可证内容的思考
- (一)按照OSIA关于开源软件定义的要求明确基本的权利与义务
- (二)明确专利许可授权
- (三)明确导致许可证协议终止的情形
- (四)明确是否一定只能按本许可证发布源代码
- (五)对于获得的源代码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需以“LEGAL”为抬头的提示
- 四、从开源软件中发掘垄断性权利的可行性
- (一)源代码初始提供人的可以使用的措施
- (二)利用开源软件开发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垄断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 五、结语
- 附录
- 本书附录翻译的授权许可
- 一、向OSIA组织要求翻译其管辖的许可证的授权
- 二、关于OSS的论证标准的授权
- OSIA发布的开放源代码许可证
- 一、GPL许可证译
- 二、GPL许可证英文版
- 三、LGPL许可证中文版
- 四、LGPL许可证英文版
- 五、APSL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六、APSL许可证英文版
- 七、Artistic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八、Artistic许可证英文版
- 九、Common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十、Common许可证英文版
- 十一、IBM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十二、IBM许可证英文版
- 十三、Jabber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十四、Jabber许可证英文版
- 十五、MOTOSOTO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十六、MOTOSOTO许可证英文版
- 十七、MPL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十八、MPL许可证英文版
- 十九、QPL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二十、QPL许可证英文版
- 二十一、NOKOS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二十二、NOKOS许可证英文版
- 二十三、Ricoh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二十四、Ricoh许可证英文版
- 二十五、SISSL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二十六、SISSL许可证英文版
- 二十七、SPL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二十八、SPL许可证英文版
- 二十九、CCPL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三十、CDDL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三十一、BSD许可证中文翻译版
- 三十二、BSD许可证英文版
- 跋:开源,以时代之名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