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以考古学方法研究交通史和交通文化的论著。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通过对秦汉道路、桥梁、交通工具的考古工作实践,结合简牍、碑刻、画像、瓦当等文物资料和史籍文献提供的信息,就秦汉交通规划、交通建设、交通管理、交通与社会生产及社会生活的关系,与交通相关的礼俗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见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武关道蓝桥河栈道形制及设计通行能力的推想
  • 一 武关道:联系秦楚的重要通路
  • 二 蓝桥河栈道遗迹考察
  • 三 蓝桥河栈道的通行条件
  • 四 蓝桥河栈道的选线和施工:工程史视角的考察
  • “汉三颂”交通工程技术史料丛说
  • 一 说“格”“阁”
  • 二 说“高格”“高阁”“桥阁”
  • 三 说“接木相连”“木石相距”
  • 四 说“石”“石道”
  • 五 说“舆”“车”“载乘”
  • 六 说“鐉烧”
  • 七 说“刻臽”
  • 八 说“柙致土石”
  • 秦汉“复道”考
  • 一 秦汉宫廷“复道”
  • 二 “复道”形制
  • 三 作为军事防御设施的“复道”
  • 四 “复道”和“阁道”
  • 五 秦汉“复道”兴起的时代条件
  • 秦汉“甬道”考
  • 一 “甬道”形制解说
  • 二 历史旁证之一:西晋“御道”“两边筑土墙”
  • 三 历史旁证之二:唐长安的“夹城”
  • 四 服务于军运的“甬道”
  • 五 “路沟”非“甬道”辨
  • 六 交通工事构筑
  • 七 “甬道”衰微原因推想
  • 秦直道石门考察
  • 一 石门遗存
  • 二 “石门”与秦晋石门之战
  • 三 “石阙”与“石关”
  • 四 秦人意识中“门”的神秘意义与“秦北门”探索
  • 五 石门扶苏传说
  • 试说秦烽燧——以直道军事通信系统为中心
  • 一 军事通信方式与军事交通体系的建设
  • 二 秦“燔燧”制度
  • 三 秦直道烽燧遗址考察
  • 四 直道的“亭”与相关设置
  • 五 关中的“烽燧”史
  • 六 烽燧信号攻守兼用的意义
  • 秦直道九原“度河”方式探讨
  • 一 “秦直道沿途所经最大的一条河流”
  • 二 周穆王“沈璧于河”
  • 三 赵武灵王经营北河与“直南袭秦”计划
  • 四 战国策士关于“秦下甲云中、九原”的设想
  • 五 “河”与蒙恬九原军事建设
  • 六 直道“度河”的可能形式
  • 七 关于卫青“梁北河”
  • 八 王莽“填河亭”地名
  • 九 “宜梁”县名推想
  • 汉代拱桥考述
  • 一 “”与“高梁”:先秦拱桥出现的可能性
  • 二 汉代的拱桥
  • 三 拱桥始建年代
  • 四 拱桥史若干误识的澄清
  • 五 西汉拱桥建造的技术条件
  • 阴山岩画古车图像与早期草原交通
  • 一 阴山岩画所见古车图像
  • 二 轩辕传说:车辆发明与上古文明的进步
  • 三 草原交通的历史意义
  • 四 穆天子西行路线
  • 五 若干阴山“车辆岩画”的年代推定
  • 六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岩画古车图像的综合考察
  • 四川汉代画像中的“担负”画面
  • 一 “负笼土”
  • 二 “千里负担”
  • 三 “担负之苦”
  • 四 四川汉代画像“担负”史料
  • 秦汉驿道虎灾——兼质疑几种旧题“田猎”画像的命名
  • 一 秦汉虎患
  • 二 危害交通的“虎暴”“虎患”
  • 三 “崤、黾驿道多虎灾”
  • 四 汉代画像表现的驿路虎灾
  • 五 秦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解说
  • 六 “持虎”与“建虎旗”
  • 七 秦汉生存环境与“多虎”的原因
  • 八 汉墓驿路“虎灾”画像的意义
  • 汉代神车画像
  • 一 龙车
  • 二 鱼车
  • 三 虎车
  • 四 鸟车
  • 五 鹿车
  • 六 “斗为帝车”
  • 七 神车画像体现的人世交通形式
  • 放马滩秦地图与林业交通
  • 一 放马滩秦地图在地图史上的地位及其应用价值
  • 二 放马滩秦地图反映的林业开发信息
  • 三 放马滩秦地图交通史料的认识
  • 四 关于放马滩秦地图性质的推定
  • 马王堆汉墓古地图交通史料研究
  • 一 交通道路图示
  • 二 “泠道”和“龁道”
  • 三 “箭道”疑问
  • 四 乡里道路与“封”“障”
  • 五 “波”与水道
  • 六 关于“复道”
  • 七 古地图文化信息与南楚交通形势
  • 荥经何君阁道石刻再发现的意义
  • 一 交通建设纪事石刻的工程史料价值和交通史料价值
  • 二 何君阁道石刻的发现和再发现
  • 三 汉代西南夷交通和“南方丝绸之路”的新认识
  • 秦“封”试探
  • 一 秦穆公“封殽尸”故事
  • 二 封界的原始意义
  • 三 秦直道的“石关”“封峦”
  • 四 “封”与“鄂博”“敖包”
  • 五 秦军史和罗马军史的对读
  • 秦陵步兵俑的“行縢”
  • 一 秦俑“行縢”的考古记录
  • 二 秦俑“行縢”的考古研究
  • 三 说“行縢”非“汉服之制”
  • 四 “行縢”使用“兵种”说及“等级”说补议
  • 五 关于“行縢”的形制
  • 六 “行縢”于交通史的意义
  • 汉代民间的玩具车
  • 一 项橐身份标志
  • 二 “鸠车”文物实证
  • 三 许阿瞿画像“鸠车”游戏
  • 四 “泥车”等儿童玩具的交通文化分析
  • 释里耶秦简“端行”
  • 一 里耶“端行”简文
  • 二 对“端行”的不同解说
  • 三 借助语言学的讨论:“端行”即“直行”
  • 秦法“刑弃灰于道者”试解
  • 一 关于“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 二 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
  • 三 “刑弃灰于道者”立法动机的分析
  • 四 神秘的“灰”
  • 五 汉武帝“止禁巫祠道中者”
  • 秦汉时期湘江洞庭水路邮驿的初步考察——以里耶秦简和张家山汉简为视窗
  • 一 先秦水上航路
  • 二 里耶秦简水驿资料
  • 三 张家山汉简:南郡江水以南,至索南水,廿里一邮
  •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津关令》所见五关
  • 一 《津关令》中的五关
  • 二 五关的地位
  • 三 广义的“关中”
  • 四 关于“扞关”
  • 五 五关构成的南北轴线
  •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所见巴蜀县道设置
  • 一 珍贵的地方行政史料
  • 二 陴·阆中·符·垫江
  • 三 巴蜀的“道”
  • 四 “秩”与县道经济水准和行政难度
  • 关于居延“车父”简
  • 一 《车父名籍》遗存
  • 二 “转输”运动和“转输”人
  • 三 关于车序编号
  • 四 “车父卒”与“车父车卒”
  • 五 “车父”与一般“戍卒”
  • 六 关于“卒史车父”
  • 汉简所见“就人”与“将车人”
  • 一 “就”与“就人”
  • 二 “将车”人身份
  • 三 车人·车子·车士
  • 汉代西北边境关于“亡人”的行政文书
  • 一 汉代西北边境简牍资料中有关“亡人”的信息
  • 二 有关“亡人”的行政文书
  • 三 官文书资料反映的汉帝国的“亡人”政策
  • 四 “客民赵闳范翕”出亡案例
  • 居延简文“临淮海贼”考
  • 一 居延汉简所见“临淮海贼”
  • 二 “海贼”活动与治安史、军事史、交通史
  • 三 西汉与新莽时期的海上反政府武装
  • 四 居延“海贼”简文的年代分析
  • 五 “海贼”与“江贼”
  • 长沙东牌楼汉简所见“津史”“津卒”
  • 一 津史·津吏
  • 二 “津卒”及“雇”“直”关系
  • 三 车卒·漕卒·棹卒·邮卒·驿卒
  • 四 “卒”的交通生活
  • 五 “朝鲜津卒霍子高”故事
  • 六 “关津之税”与“关卒”“津卒”
  • 居延“马禖祝”简文与“马下卒”劳作
  • 一 “清酒”祀“主君”
  • 二 “马禖祝”礼俗
  • 三 农牧文化交流史中的“乳”
  • 四 禂:为马祷无疾
  • 五 河西的“马医”
  • 六 戍卒“马下”劳作
  • 中国古代交通系统的特征——以秦汉文物资料为中心
  • 一 交通条件的皇帝专有和皇权优先制度
  • 二 交通秩序维护的“贱避贵”原则
  • 三 交通建设的国家控制方式
  • 四 交通管理的军事化特征
  • 古武关道栈道遗迹调查
  • 一 蓝桥河栈道遗迹
  • 二 流峪河栈道遗迹
  • 三 黑龙口栈道遗迹
  • 四 武关道栈道遗迹的特点
  • 陕西丹凤商邑遗址调查
  • 一 商邑遗址交通形势
  • 二 商邑遗址出土文物
  • 三 商邑遗址文化内涵分析
  • 子午道秦岭北段栈道遗迹调查
  • 一 子午道的历史作用
  • 二 子午峪古道路遗迹
  • 三 石砭峪古道路遗迹
  • 四 沣峪古道路遗迹
  • 五 关于子午道秦岭北段栈道遗迹的几点认识
  • “武候”瓦当与战国秦汉武关道交通
  • 一 武关与武关道
  • 二 武关位置异议
  • 三 武关镇的秦汉遗存
  • 四 “武候”瓦当发现的意义
  • 交通考古学的成功实践——评《黄河漕运遗迹(山西段)》
  • 后记
  • 本书内容初刊信息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