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近代史大家桑兵教授以史料重现史实,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力作。

内容简介

本套书共包括以下5册:

1.《历史的原声:清季民元的“共和”与“汉奸”》——深入理解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重新认识辛亥历史的必读书。

2.《旭日残阳:清帝退位与接收清朝》——还原从“帝制”走向“共和”的历史进程 理解晚清民国关键时期的近代史力作。

3.《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破除今人对民国学人学术的不实想象 还晚清民国学术本来面貌。

4.《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 》——呈现史事的本相和前人的本意 重新认识晚清民国。

5.《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在交流与对抗中理解近代中国的转型 了解中日关系不可绕过的一本书。

目录

  • 历史的原声 : 清季民元的“共和”与“汉奸”
  • 版权信息
  • 倾听历史:从史料史观之分到史论之合
  • 一 史与论
  • 二 史料与史观之分
  • 三 文白与史论
  • 四 倾听历史的原声
  • 五 重现历史以把握概念
  • 共和篇
  • 引言
  • 第一章 梁启超与共和观念的初兴
  • 第一节 古今中外的共和
  • 第二节 《新民丛报》与共和观念初兴
  • 第三节 告别共和
  • 第二章 转向孙中山:共和先驱易位
  • 第一节 共和学校
  • 第二节 学界呼应
  • 第三节 新的共和先驱
  • 第三章 革保论战与共和观念的演进
  • 第一节 众说纷纭的选择
  • 第二节 大论战的前哨战
  • 第三节 民权立宪政体
  • 第四节 胜负分明的结局
  • 第四章 国体政体的争辩
  • 第一节 《国家论》《国法学》与国体政体之分
  • 第二节 共和立宪之选与国体政体之论
  • 第三节 开国会重启国体政体之争
  • 第四节 共和与国体政体之辨
  • 第五章 帝制与共和的缠绕
  • 第一节 康有为的虚君共和论
  • 第二节 梁启超的尴尬
  • 第三节 虚君共和的反响
  • 第四节 虚君共和与国体政体
  • 第五节 结语
  • 汉奸篇
  • 引言
  • 第六章 清季汉奸指称的转义与泛用
  • 第一节 “汉奸”新义
  • 第二节 “汉奸辨”
  • 第三节 驱满酋与杀汉奸
  • 第四节 锄奸及其泛化
  • 第七章 首义之区的汉奸问题
  • 第一节 以间谍为汉奸
  • 第二节 第一、第二汉奸辨
  • 第三节 汉奸的指认与处置
  • 第八章 光复各省的防奸锄奸——以沪军都督府为中心
  • 第一节 严厉打击
  • 第二节 慎重甄别
  • 第三节 汉奸指称的泛用
  • 第四节 “城头变幻大王旗”
  • 第九章 惩办汉奸与南北统一
  • 第一节 锄汉奸的舆论
  • 第二节 缉凶与北伐
  • 第三节 追究与释嫌
  • 后记
  • 征引文献
  • 报刊
  • 书籍论文
  • 旭日残阳:清帝退位与接收清朝
  • 版权信息
  • 绪论:回到晚清再革命
  • 一 渊源
  • 二 承接
  • 三 转身
  • 提要
  • 国事共济会与国民会议
  • 列强与南北和议的政争
  • 南北和谈与国民会议
  • 袁世凯《请速定大计折》与清帝退位
  • 政权鼎革与法统承继:清帝退位的南北相争
  • 接收清朝旧署
  • 创建民国新阁
  • 民元孙中山与逊清皇室的交往:兼论清皇族的归属选择
  • 国事共济会与国民会议
  • 一 组织及成员
  • 二 两面碰壁
  • 三 南北议和的关键议案
  • 四 袁世凯、唐绍仪的态度取向
  • 五 取代国会的政制选项
  • 列强与南北和议的政争
  • 一 各怀鬼胎的不干涉
  • 二 英国变脸 日本无奈
  • 三 向亲贵施压
  • 南北和谈与国民会议
  • 一 国民会议的南北之争
  • 二 和谈陷入绝境
  • 三 舆情纷歧与风波再起
  • 袁世凯《请速定大计折》与清帝退位
  • 一 重判《请速定大计折》的时间
  • 二 从退位到公决
  • 三 掩人耳目的双簧
  • 四 袁世凯逼宫
  • 政权鼎革与法统承继:清帝退位的南北相争
  • 一 另立临时政府
  • 二 再以国民会议障眼
  • 三 回归原轨
  • 四 退位与致政
  • 五 争议仍未结束
  • 接收清朝旧署
  • 一 由新旧而南北
  • 二 接收与合组
  • 三 办理交接
  • 四 一副空架子
  • 创建民国新阁
  • 一 以南北争新旧
  • 二 兼容新进与故旧
  • 三 专业化取向
  • 四 舆论与申论
  • 民元孙中山与逊清皇室的交往:兼论清皇族的归属选择
  • 一 逊清皇室的欢迎活动
  • 二 孙中山的满蒙危机应对
  • 三 清朝皇室的自我认同
  • 征引文献
  • 一 报刊
  • 二 一般文籍
  • 学术江湖 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
  • 版权信息
  • 绪论: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
  • 教会学校与西体中用
  • 一 圣道与技艺
  • 二 分途未必并重
  • 三 西体双轨
  • 四 分途与合流
  • “中国哲学”探源
  • 一 “东洋哲学”与“支那哲学”
  • 二 泰西哲学与中学
  • 三 “中国哲学”的取向
  • 文与言的分与合 重估五四时期的白话文
  • 一 废除汉字:近代汉语言文字改革的目标
  • 二 我手写我口:白话文的过渡使命
  • 三 文言白话 孰为正宗
  • 四 龙种?跳蚤?
  • 马裕藻与1934年北大国文系教授解聘风波
  • 一 元勋还是罪魁
  • 二 解聘与辞职
  • 三 师、生、校异趣
  • 四 挽留背后的矛盾
  • 五 消沉与发奋
  • 金毓黻与南北学风的分合
  • 一 北将入主南营
  • 二 南北新旧
  • 三 由分而合归本原
  • 留欧前后傅斯年学术观念的变化及其牵连
  • 一 留欧前后的转变
  • 二 顿悟:环境与交友
  • 三 敬而不畏之畏
  • 四 心照不宣的礼让
  • 陈寅恪的西学
  • 一 学问难以贯通中西
  • 二 中国的东方学首席
  • 三 国人之中 西学较优
  • 四 取珠还椟
  • 五 申论
  • 民国学人的宋代研究及其纠结
  • 一 宋代为中国学术文化高峰
  • 二 “宋学”渊源
  • 三 新宋学及其取径
  • 四 南北宋的高下
  • “了解之同情”与陈寅恪的治史方法
  • 一 取西洋哲学观念
  • 二 了解之同情
  • 三 宋贤治史之法
  • 求其是与求其古 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的方法启示
  • 一 思想为语言所支配
  • 二 求其是与求其古
  • 三 方法为仪型 结论不成立
  • 征引文献
  • 一 报刊
  • 二 一般文籍
  • 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
  • 版权信息
  • 绪论:不分科的专题研究
  • 一 专题与专家
  • 二 问题与系统
  • 三 专门与总汇
  • 四 贯通与专精
  • 从科举到学堂的中西学之争
  • 一 教育与“教”“育”
  • 二 新学堂与旧学校
  • 三 纳科举于学堂
  • 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
  • 一 “中等社会”的出现
  • 二 两种解读
  • 三 激进路线的凸显
  • 四 应用与争议
  • 先锋与本体的冲突 ——壬寅浔溪公学第二次风潮述论
  • 一 风潮前史
  • 二 风潮起因
  • 三 曲突徙薪
  • 四 调停失败
  • 五 影响深远
  • 天地人生大舞台 ——京剧名伶田际云与清季的维新革命
  • 一 千丝万缕保皇会
  • 二 不知不觉革命党
  • 盖棺论难定:张之洞之死的舆论反应
  • 一 文本来源
  • 二 取材准则
  • 三 看法各异
  • 四 影响预测
  • 清末城镇结构的变化与商民罢市
  • 一 “城镇”的地位及其结构变化
  • 二 罢市的类型与影响
  • 三 罢市的效应与趋向
  • 民国开国的歧见、新说与本相
  • 一 逊位还是退位
  • 二 帝制与共和
  • 三 单一制与联邦制
  • 四 总统制与内阁制
  • “北洋军阀”词语再检讨与民国北京政府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军阀”词语产生的再检讨
  • 三 “北洋军阀”词语产生的再检讨
  • 四 “北洋军阀”的谱系
  • 五 奉系的加入与北洋正统
  • 六 北洋与北洋政府
  • 七 北京政府时期的民国史
  • 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 ——孙中山对新文化派的回应
  • 一 外来影响
  • 二 内部响应
  • 三 分歧与一致
  • 孙中山与科举制
  • 一 无缘科第
  • 二 科举考试的利与弊
  • 三 变科举为专门之学
  • 四 科举制与单立考选权
  • 南浔·湖社与国民党
  • 一 南浔与国民党
  • 二 湖社与南浔
  • 三 湖社与国民党
  • 四 几点议论
  • “华南”概念的生成演化与区域研究的检讨
  • 一 华南概念的晚出与限定
  • 二 “华南”的涵盖与演化
  • 三 日本的南进政策凸显华南
  • 四 广州为华南中心的初显
  • 五 区域研究的本旨与流弊
  • 国民党在大学校园的派系争斗
  • 一 相煎何太急
  • 二 校园烽烟
  • 三 河东河西
  • 四 国共进退
  • 1948年中山大学易长与国民党的派系之争
  • 一 学潮与倒王
  • 二 朱家骅与王星拱
  • 三 朱家骅与CC派
  • 人名索引
  • 征引文献
  • 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近代中日关系研究的史料与史学
  • 第一节 问题与取向
  • 第二节 史料的整理与解读
  • 第三节 并非多余的话
  • 第二章 甲午战后的中日关系与留日学生发端
  • 第一节 旧说之疑
  • 第二节 新说之据
  • 第三章 “兴亚会”与戊戌庚子间的中日民间结盟
  • 第一节 日本对华团体与上海亚细亚协会的渊源
  • 第二节 东亚同文会成为主导
  • 第三节 中日民间同盟的影响及其局限
  • 第四章 辛亥时期的变政与日本
  • 第一节 游学与游历
  • 第二节 东学的笼罩
  • 第三节 变化未必是进化
  • 第四节 中、东、西学的异同
  • 第五章 近代日本在华大众传播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与类型
  • 第二节 功能与趋向
  • 第三节 影响中日关系
  • 第六章 戴季陶日本观的形成及其影响
  • 第一节 了解与警惕
  • 第二节 日本正吾人当头第一大敌
  • 第三节 转向中日提携
  • 第四节 《日本论》的形成与局限
  • 第七章 排日移民法案与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演讲
  • 第一节 排日移民法案的由来
  • 第二节 日本的反应
  • 第三节 日本以外的反应
  • 第四节 孙中山对日态度的变化
  • 第五节 孙中山大亚洲主义的反响-以台湾为例
  • 第八章 解读孙中山大亚洲主义演讲的真意
  • 第一节 思想的历史
  • 第二节 搜群籍以参圣言
  • 第三节 取事实以证言论
  • 第四节 一面之词与四面看山
  • 第五节 孙中山进京的反应
  • 第六节 鉴古而知今
  •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对北平文教界的组织活动
  • 第一节 指导平津新闻
  • 第二节 华北文化教育协会
  • 第三节 组织文史杂志
  • 附录
  • 黄金十年与新政革命
  • 日本在中国接受西方近代思想中的作用
  • 《中和月刊》解说
  • 后记
  • [人名索引]
  • [征引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