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建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条理脉络,深入认识中华民族新的智能生成运作机制形成的进程、状态和局限。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共八册)》包括:《文化编:近代国字号事物的命运》《中外编: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教育编·“教”与“育”的古今中外》《学术编: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制度编·章程条文与社会常情》《法政编·比较与比附:法制史研究的取径》《学科编·分科的学史与历史》《概念编: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

《文化编:近代国字号事物的命运》:在中西文化纠葛的背景之下,经历了夷夏之辩到中体西用的转折,同时受到明治日本的影响刺激,国人开始重新思考西方冲击下固有文化的价值与走向,国学、国画、国语、国医、国术(技)、国乐、国服、国剧、国仪(礼)等一系列国字号概念的产生,以及围绕这些概念及其相应事物的争议,凸显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东亚文明别样性在那一时期的挣扎与尴尬,也预示了文化多样性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中外编: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世界”“国际”“全球”这样的概念,今日几乎成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口头禅,国人大都耳熟能详。可是,如果真的放到世界和国际的范围内考察,则不难发现,中国人许多习以为常的概念用法,与各国有别,于情理不合,于实事有异。不过,这样的形态,背后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即近代以来“天朝”或“中华”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升降浮沉。

《教育编·“教”与“育”的古今中外》:在认定西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之学的时趋下,由分科教学培养起来的一代又一代新人,所使用的语言概念、知识系统与前人全然不同,他们自以为可以和世界沟通,却越来越失去理解自己先人言行的能力。他们只能透过西洋镜的色彩和曲折,来审视本国的历史文化。这样的理解,无疑包含着多少的误解和曲解。

《学术编: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折射出整个近代中国在中外文化冲突融合的缠绕中遭遇的困境。透过目前的习以为常,依稀可见曾经阵痛的脱胎换骨。在此过程中,看似兼收并蓄,其实外来学说的输入不免表浅变形,本来民族的地位则多有流失。

《制度编·章程条文与社会常情》:季遭逢千古未有的大变局,集历代王朝体制之大成的清代体制难以从容应对,为了图存,必须应变,于是中国继隋唐以后再度出现整体性制度变更,以政体变革为主导,包括官制、司法、财政、金融、军事、社会、教育等各方面,体制全面转型,各种牵涉西学、东学和中学的观念层面的变化,最终落实于机构增置与制度建制,并通过各项制度的实施贯彻而得到体现。其进程在民国时期进一步全面展开,其影响则一直延续至今。本书以制度变动这一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的枢纽作为切入点,了解中国的过去,并以此认识现在和把握未来。

《法政编·比较与比附:法制史研究的取径》:受域外学术的影响和内在发展的驱动,近年来法制史研究渐呈活跃态势,无论文献的整理出版还是研究著述的发表,在各专史或各学史的领域都显得相当突出。本书在反思各类专史学史混淆比较与比附状况频出的基础上,从近代中国的案卷、审判、机构改制入手,抽丝剥茧,逐渐近真。一方面比较各方说法,不断接近本事的真相,一方面因缘各方的态度有别,进而考察各方与此事的关系各异,将所谓法制史转化为一般历史的研究,以司法问题为线索脉络,而不以法制史为范围,试图由社会的动态变化中见常情。

《学科编·分科的学史与历史》:今天以前的一切都是历史,因而历史本不分科,况且中国治学讲究贯通,素来不重分科。可是今日的史学,无非分科的学史和分科的历史两种,前者为用各个学科现在的形态追述出来的学科发展史,后者为用不同学科的方法眼界研治的一般或分门别类的历史。其共同性则是以后出外来的观念系统重新组装历史。恰当把握一般倒述的分科之学史、近代以来学科发生演化的分科史,以及面向未来的分科之学三者的联系分别,才能掌握关键,沟通而不附会。

《概念编: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近代中国人虽然从明治新汉语接受了大量新名词,可是遇到西文概念或是论及所指事物,还是不由自主地会自行重新上溯古代典籍,望文生义、格义附会。而且在解读新名词之时,往往不仅是比较西文原词,将新名词看作一个整体对应,而是分别从汉字组合各自的字义来理解词义。如此一来,同一汉语新名词在东文和中文语境中呈现不同形态,进而产生了许多彼此无法交集的歧义。不以名词勾勒历史,而是研究历史以把握概念,才有望臻于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的境界。

目录

  • 近代国字号事物的命运(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文化编)
  • 版权信息
  • 总说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 分说:近代中国国字号事物的命运
  • 第一章 “以变通文字为最先”
  • 第一节 文字与富强
  • 第二节 中西学战与切音字运动
  • 第三节 言文合一的文字观
  • 第四节 文字与进化
  • 第五节 文字的“双轨制”方案
  • 结语
  • 第二章 道器与体用
  • 第一节 清代冠服制度源流
  • 第二节 新军改易西式制服
  • 第三节 西式警察服装的制定
  • 第四节 以中纳西的文学堂冠服
  • 第五节 服饰西化阻碍因素
  • 第六节 军、学界自行易服活动
  • 第七节 社会风尚变化与民众对西式服饰态度
  • 结语 西潮下的清季服饰变革
  • 第三章 复制知识:《国粹学报》的博物图画
  • 第一节 复兴古学:国学保存会博物学知识的传播
  • 第二节 察其形状:绘图者蔡守的田野功夫
  • 第三节 考诸蕃书:蔡守参考的西洋博物学书籍
  • 第四节 自诩能译:蔡守的西书来源与英语能力
  • 第五节 濡染画风:晚清岭南绘画的实用主义与写实主义
  • 第六节 创新技术:神州国光社采用的印刷技术与经营手法
  • 结语 知识体系的裂变
  • 第四章 “国医”:近代中医的转型与再造
  • 第一节 重省中西医汇通史:差异何在
  • 第二节 国医建构之初:国学与国粹形象
  • 第三节 国医转型的关键年代
  • 第四节 形塑科学国医的困境
  • 第五节 国医的国家民族责任
  • 结语 一次失败的“成功”转型
  • 第五章 从权应变的守成者
  • 第一节 参与民初政党、议会政治
  • 第二节 地方事务中的要角
  • 第三节 开展学术文化活动
  • 结语
  • 第六章 近代卫生的地方实践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广西卫生行政的肇建与停滞
  • 第二节 新广西卫生行政的突破与受挫
  • 第三节 20世纪30年代广西卫生区制度的创制与运作
  • 结语
  • 征引文献
  • “教”与“育”的古今中外(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教育编)
  • 版权信息
  • 总说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 分说:“教”与“育”的古今中外
  • 第一章 终结科举制的设计与遗留问题
  • 第一节 科举制的改与停
  • 第二节 科举文体与文风
  • 第三节 立停科举情非得已
  • 第四节 融不进学堂的科举考试
  • 第五节 科举制的其他功能
  • 结语 后科举时代的难解之题
  • 第二章 清末学政改制及其纠葛
  • 第一节 停科举后学政去留两难
  • 第二节 学务处与学政孰优孰劣
  • 第三节 学政改制方案
  • 第四节 学政的裁改
  • 结语
  • 第三章 清季直省各级新式学务机构的构建
  • 第一节 两广学务处与厅州县学务公所
  • 第二节 直省提学使司与厅州县劝学所
  • 第三节 广东咨议局与劝学所
  • 第四章 晚清的“私塾”话语生成与“私塾改良”活动
  • 第一节 清末“私塾”话语的形成
  • 第二节 嘈切错杂的“私塾改良”
  • 第三节 新话语遭遇活事实
  • 结语
  • 第五章 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转型
  • 第一节 文化争胜与筹建国立大学
  • 第二节 学制变更与高专升大
  • 第三节 广东高等教育界的统一与国立广东大学变制
  • 第四节 整合与提高
  • 结语
  • 第六章 政教合一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 第一节 政教的分与合
  • 第二节 乡村建设政教合一的模式与纠葛
  • 第三节 新县制政教合一的合作与分工
  • 第四节 政教合一的背景和成因
  • 结语
  • 第七章 首都迁移与教育兴革
  • 第一节 北京统一前朝野的合并计划与行动
  • 第二节 统一后“三中”下的“中华大学”
  • 第三节 北平大学区的推行与反对风潮
  • 结语 派系与政潮的纠缠
  • 第八章 清华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的萌发与成型
  • 第一节 顺水推舟
  • 第二节 形同实异
  • 第三节 貌合神离
  • 第四节 同舟共济
  • 结语
  • 征引文献
  • 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学术编)
  • 版权信息
  • 总说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 分说: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
  • 第一章 “国史儒林”与“浙东学术”
  • 第一节 《儒林传稿》所记黄宗羲一系学者
  • 第二节 黄宗羲一系学者与“浙东学术”的关系
  • 第三节 浙东学术指称的联系与分别
  • 第二章 汉学名义与惠栋学统
  • 第一节 易学与汉学发端
  • 第二节 求古与求是
  • 第三节 确立惠栋汉学正统
  • 第三章 从“格致”到“科学”
  • 第一节 从Philosophy到Science的西学“格致”
  • 第二节 中西“格致”辨义
  • 第三节 “西学格致”体系的形成
  • 第四节 从“格致学”到日本“科学”
  • 第五节 严译“科学”与日本“科学”辨义
  • 第四章 历史分期观念与“中国近世史”的生成
  • 第一节 分期、进化、日本
  • 第二节 接受与再创
  • 第三节 以当世观近世
  • 结语
  • 第五章 李济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 第一节 摆脱“民族主义”的方法:体质、民族志与小范围区域比较
  • 第二节 中国民族史的范围
  • 第三节 人种研究的困境
  • 余论 为推动中国科学发展而坚持的人类体质研究
  • 第六章 近代佛教界显密纷争的再探讨
  • 第一节 “禅净”纠葛与“密净”分歧
  • 第二节 复兴道路的分离
  • 第三节 融会显密的努力
  • 第四节 由会通走向分离
  • 结语
  • 第七章 1930年前后中国关于“学术自由”“学术社会”的思想与制度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关于建设“学术社会”的“思想”
  • 第三节 当时的“制度”及其问题
  • 第四节 学人的“行为”及其问题
  • 结语 “思想”和“制度”之间的矛盾
  • 第八章 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
  • 第一节 “办大学者不能不有哲学中心思想”
  • 第二节 “求是”校训
  • 第三节 新史学的追求:史地合一与应对国难
  • 第四节 义理与辞章:中西新旧之间
  • 第五节 政学纠葛:文学院革新运动
  • 第六节 科学时代人文主义的困境与出路
  • 征引文献
  • 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中外编)
  • 版权信息
  • 总说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 分说: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
  • 第一章 从东方学到汉学: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 第一节 近代比较语言研究兴起
  • 第二节 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 第三节 汉学界关于汉语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四节 汉语和语言科学
  • 结语
  • 第二章 诠释与歧变:耶稣形象在明清社会的传播及反应
  • 第一节 天主或耶稣:耶稣形象的引入与传播
  • 第二节 陡斯或上帝:天主教中文著作中的耶稣形象
  • 第三节 神圣与世俗:《进呈书像》中的耶稣形象
  • 第四节 “渠魁”与“厉鬼”:明末清初世人对耶稣形象的反应
  • 结语
  • 第三章 严复《群己权界论》的翻译及其纠结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力求忠于原著
  • 第三节 信、达、雅的理想境界
  • 第四节 中西各有体用
  • 结语
  • 第四章 清朝中越边境区划及观念变迁(1881—1886)
  • 第一节 中越边务形势的丕变
  • 第二节 中越近边区划的提出
  • 第三节 中越勘界纠葛与观念转型
  • 结语
  • 第五章 近代中国“国民外交”的生成
  • 第一节 “国民外交”引入中国
  • 第二节 拒俄运动前后的“国民”参与“外交”
  • 第三节 抵制美货运动与“国民外交”
  • 结语
  • 第六章 晚清海外游记与人种分类知识
  • 第一节 海通之前国人直观下的外人样貌及其分类
  • 第二节 出使日记概说
  • 第三节 海外星使眼中的外人相貌
  • 第四节 海外游历对西方人类学的接触
  • 第五节 出使前的知识准备与海外日记中的人种分类说
  • 第六节 出使日记的流传及其中人种分类知识的影响
  • 第七章 清季民初世界语运动中的“世界”观念
  • 第一节 语以载道:清季世界语名物的引入与推介
  • 第二节 相互激荡:民初世界语运动与“世界”观念的深化
  • 第三节 梦醒时分:“一战”前后世界语运动大同追求的失落
  • 结语
  • 第八章 中国地政学会与土地改革论的衍变
  • 第一节 土地改革论与主义
  • 第二节 “土地问题是革命的试金石”
  • 第三节 土地理论纷争与党潮
  • 第四节 平均地权的新阐释
  • 结语
  • 征引文献
  • 比较与比附:法制史研究的取径(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法政编)
  • 版权信息
  • 总说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 分说:比较与比附——法制史研究的取径
  • 第一章 清季民初律制改革中“尊亲属”的引入及界定
  • 第一节 清律原貌:丧服制度与逆伦
  • 第二节 清季律改:“尊亲属”的引入
  • 第三节 民初践行:尊亲属范围的界定
  • 结语
  • 第二章 变与不变:太平天国运动与京师司法审判
  • 第一节 京城巡防处的设立
  • 第二节 京城巡防处的审判职能
  • 第三节 京城巡防处与京师审判制度的关系
  • 结语
  • 第三章 蔡锡勇《美国合邦盟约》的翻译及影响
  • 第一节 从广州同文馆到驻美使馆
  • 第二节 《美国合邦盟约》的诞生和流转
  • 第三节 “constituion”在蔡氏译本中的再生
  • 第四节 《美国合邦盟约》在晚清思想史上的意义
  • 结语
  • 第四章 宗藩体制与国际公法:晚清中朝秩序的重新建构(1870—1895)
  • 第一节 “合作”与“冲突”:宗藩体制和国际公法的两歧关系
  • 第二节 朝鲜通商均势与宗主国权力扩张:国际法对宗藩关系的权力补给
  • 第三节 主权与属权:朝鲜商约章程对宗藩体制与国际公法的兼容
  • 第四节 不古不今的属国驻外使臣制度:宗藩体制与国际法的交错杂糅
  • 结语
  • 第五章 清末死刑方式的转变与争论
  • 第一节 凌迟等重法的废除
  • 第二节 死刑惟一的论辩
  • 第三节 死刑的密行
  • 余论
  • 第六章 改设政务处与丙午内官改制
  • 第一节 两可之间
  • 第二节 方案变动
  • 第三节 新瓶旧酒
  • 结语
  • 第七章 从吏部到内阁铨叙局:清季文官铨选机构变迁
  • 第一节 晚清吏部地位逐渐下降
  • 第二节 吏部挽回颓势的努力
  • 第三节 吏部裁撤
  • 第四节 内阁叙官局初步运作
  • 第八章 传统与西化之间民国旧知识人的法律观
  • 第一节 机构性质与编纂人员身份
  • 第二节 《清史稿·刑法志》的编纂人员及编纂过程
  • 第三节 稿本所见编纂者的法律观
  • 结语
  • 第九章 熊希龄内阁时期的废省筹议
  • 第一节 废省制政策的由来
  • 第二节 废省制政策的确立
  • 第三节 不同的改省方案
  • 第四节 废省暂行缓办
  • 结语
  • 征引文献
  • 分科的学史与历史(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学科编)
  • 版权信息
  • 总说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 分说:分科的学史与分科的历史
  • 第一章 近代中国“文学”源流(1819—1876)
  • 第一节 西人来华与“文学”变义
  • 第二节 中外见闻中的“文学”
  • 第三节 “采西学”议论中的“文学”
  • 结语
  • 第二章 清季学制改革与经学
  • 第一节 经学进入学堂
  • 第二节 经学进入学制的考量
  • 第三节 学制颁布与经学分科
  • 第四节 对于“经学分科”的反应与评议
  • 结语
  • 第三章 中国考古学的形成
  • 第一节 中国上古史的真相
  • 第二节 信史与“文”“物”
  • 第三节 考古学的专门化
  • 第四章 “中国哲学”探源
  • 第一节 “东洋哲学”与“支那哲学”
  • 第二节 泰西哲学与中国固有学问
  •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取向
  • 结语
  • 第五章 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建立:北京大学政治学科的早期历史
  • 第一节 议设京师大学堂:立学宗旨与教学分科
  • 第二节 法政科大学的规划及设立
  • 第三节 法科改革及其学术化转向
  • 第四节 现代政治学科的建立
  • 结语
  • 第六章 中国地学会与科学地理的构建(1909—1911)
  • 第一节 兴调查植根基
  • 第二节 引入东西洋学理
  • 第三节 洋为中用
  • 第四节 以西学地理系统条理中学
  • 结语
  • 第七章 中国“文化学”的学科构建
  • 第一节 文化、文明与文化史、文明史
  • 第二节 启动与倡导:进入学人视野的新领域
  • 第三节 文化论战对“文化学”的激励
  • 第四节 建构学科:课程、理论体系与学术共同体
  • 结语 从文化自觉到知识“自觉”
  • 第八章 近代学术的转承与分合:中山大学人文学科的设置及取向(1926—1949)
  • 第一节 从国学到史学
  • 第二节 经史致用
  • 第三节 从民俗学到人类学
  • 结语
  • 征引文献
  • 章程条文与社会常情(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制度编)
  • 版权信息
  • 总说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 分说:章程条文与社会常情及其变态
  • 第一章 戊戌前的议改武科举
  • 第一节 甲午前武科议改概况
  • 第二节 武科归并营制
  • 第三节 改革科目与窒碍
  • 第四节 改武科与停武科
  • 结语
  • 第二章 清季商政兴起与制度演进
  • 第一节 近代商政的发端
  • 第二节 甲午危机与商务局的创设
  • 第三节 商部成立与商政整合
  • 第四节 裁局改道与制度转型
  • 结语
  • 第三章 清季财政改行预算制
  • 第一节 新知引介
  • 第二节 局部尝试
  • 第三节 老树接新枝
  • 第四节 旧制排异
  • 结语
  • 第四章 从“置邮传命”到“裕国便民”:晚清邮驿与邮政
  • 第一节 官民两分的清代邮递体系
  • 第二节 欧美新式邮政知识的传入
  • 第三节 大清邮政的试办与正式开办
  • 第四节 官制改革下的大清邮政
  • 结语
  • 第五章 典礼与宪政:清季丙午改制有关礼部裁改之争
  • 第一节 典礼院的酝酿
  • 第二节 保存礼部之议
  • 第三节 折衷与遗患
  • 结语
  • 第六章 “风宪”与“立宪”:清末都察院改制
  • 第一节 重新定位:丙午前的都察院议改
  • 第二节 无可裁并:丙午都察院议改冲突
  • 第三节 难以转型:丁未不可轻议更张
  • 第四节 因变而变:仿行立宪后都察院内外关系的调适
  • 第五节 不裁自废:辛亥鼎革与都察院变革
  • 结语
  • 征引文献
  • 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概念编)
  • 版权信息
  • 总说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 分说: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
  • 第一章 近代中国“科学”观念的生成与歧变
  • 第一节 “科学”入华
  • 第二节 中国“科学”的生成
  • 第三节 救亡语境下的“科学”限度
  • 第四节 革命立宪论争下的常识之“科学”
  • 结语
  • 第二章 清季外官改制的“地方”困扰
  • 第一节 “中央”“地方”与内外官的不对称
  • 第二节 外官改制的“地方”考量
  • 第三节 改制症结:直省归属的凸显
  • 第四节 化解之道:集权与分权的抉择
  • 第五节 预备立宪的“地方”困扰
  • 第六节 督抚去留的权衡
  • 第七节 第二次外官制讨论
  • 第八节 制度变动与利益调整
  • 结语
  • 第三章 虚实互用:洋务时期的“天下”“地球”与“世界”
  • 第一节 旧词新意:“天下”与“世界”的转换
  • 第二节 新词为媒:“地球”与“世界”的衔接
  • 第三节 新旧杂陈:眼光向外与置身局外
  • 结语
  • 第四章 清末“国体”“政体”纠葛的缘起
  • 第一节 相互独立的“国体”“政体”
  • 第二节 东学笼罩下“国体”“政体”的勾连缠绕
  • 第三节 “国体”“政体”的混用与多歧
  • 结语
  • 第五章 晚清“美术”概念的输入及衍化
  • 第一节 “美术”与“雅艺”并存
  • 第二节 形而下的“美术”
  • 第三节 形而上的“美术”
  • 结语
  • 征引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