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生死问题探讨:死亡态度、观念,启迪生死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人类的生死问题,将立足于中华民族生死文化之血脉的基础上,从分析生命与死亡之本真出发,顺次探讨死亡态度、死亡观念、生死智慧等问题,试图也仅仅局限在从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让人们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可以从容地思考生与死这样严肃的问题,获得某种生死智慧的启迪,以最大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以因应我们每个人终究会遭遇的生死大事。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死生亦大矣”
  • 一、“未知生,焉知死”
  • 二、“生死事大”
  • 三、“死生”乃“昼夜”
  • 四、“生生之道”
  • 五、儒家“死犹生”与道家“生死齐一”
  • 六、“超越死亡”
  • 七、本书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生命本真
  • 一、生命的形成
  • 二、生命的发展
  • 三、生命的本质
  • 四、生命的超越
  • 五、生命的残缺
  • 六、生命的价值
  • 七、生命的归宿
  • 第二章 生死观念
  • 一、生死之痛
  • 二、生死教育
  • 三、生死智慧
  • 四、生命价值
  • 第三章 生死态度
  • 一、生死“认命”
  • 二、“安之若命”
  • 三、“乐天知命”
  • 四、“原无生死”
  • 五、生死教益
  • 第四章 生命困顿
  • 一、“弑师案”
  • 二、知识能否改变命运
  • 三、医患关系紧张的生死哲学透视
  • 四、中国祭祀礼仪中的宗教精神
  • 五、关于“校园屠夫”频现的思考
  • 第五章 生命教育
  • 一、生命教育兴起的深层原因
  • 二、生命教育的基本性质
  • 三、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有生命之物产生以来,便有了生死的现象;唯人类出现之后,才有所谓生死问题。死亡是有生之物生命中止的现象,而生死问题则是人类对死亡这种现象的性质与状态的看法、评判和观念。如果这些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不是一般的知识性的分析,逻辑上的把握,而是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达到了一种高妙之境,且能够穿透生死问题,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安排 “生”、更坦然地面对 “死”,则就构成了所谓的 “生死智慧”。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