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用户推荐指数
                        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0千字
                       字数
                        2017-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试图引领新人进入“家族治疗”领域的引导手册。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从“成为家庭治疗师”“评估关系动力”“推动改变,修补关系”“会谈历程”“系统/关系思维在不同场域中的应用”等五个方面展开,如“透过家庭,理解一个人”“系统思维:症状与系统脉络的关联”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心之源”丛书编委会
 - “心之源”丛书总序
 - 推荐序1:在与不在之间
 - 推荐序2:功夫是需要练就的
 - 推荐序3:我所认识的文滔
 - 推荐序4:一本学习家庭治疗的绝对好书
 - 作者序1:家庭治疗这门功夫
 - 作者序2:家庭治疗的观察学习法
 - 第一章成为家庭治疗师
 - 第一节 通过家庭,理解一个人
 - 第二节 系统思维:症状与系统脉络的关联
 - 何谓“系统观点”
 - 重要性与其应用范围
 - 第三节 家庭治疗专业发展现况
 - 家庭治疗有效吗?
 - 实证研究结果解决不了的问题
 - 家庭治疗这门专业:现状与未来发展
 - 实务发展的限制
 - 第四节 古典系统理论与其限制
 - 第五节 区分学派的教学训练模式及其限制
 - 第六节 家庭治疗师的核心能力
 - 1.进入治疗
 - 2.评估与诊断
 - 3.治疗计划及个案管理
 - 4.治疗介入
 - 5.法律、伦理及规范
 - 6.研究及方案评估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评估关系动力:培养对关系动力的敏感度
 - 第一节 人际相互性:彼此关联,相互影响
 - 互补性:互为对比,实为一体,互相包含,互相依赖
 - 竞争
 - 循环因果:彼此互为因果
 - 第二节 界限、分化与三角关系
 - 关系中的离与合
 - 界限:在“离”与“合”之间寻求平衡
 - 自我分化:维持自我的重要能力
 - 亲子间的共生与共依附
 - 第三节 人际沟通:层次与形态
 - 语义:语言的意义
 - 语法:语言的风格
 - 语用:语言的脉络与功效
 - 从内容到历程
 - 双重束缚:沟通理论的临床应用
 - 习惯性沟通姿态与一致性沟通
 - 第四节 依附关系
 - 孩子长大不只需要营养
 - 不同的依附关系形态
 - 依附关系对儿童发展的惊人影响
 - 依附形态的来源
 - 治疗依附创伤的孩子
 - 第五节 关系模式的代间传递
 - 情绪反应模式会代代相传
 - 教养方式的代间传递
 - 婚姻模式的代间传递
 - 第六节 家庭韧力
 - 信念体系:韧力之核心
 - 能缓和冲击的组织模式
 - 有助适应的沟通过程
 - 第七节 进入语言与意义的世界
 - 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
 - 对话:诠释与意义创造的美妙过程
 - 叙事:解放与给力的过程
 - 反思过程:治疗历程中的“留白”
 - 反思团队
 - 治疗隐喻(模型)的移转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推动改变,修补关系:家庭治疗师的五项基本任务
 - 第一节 协助家人投入治疗
 - 从个人归因到系统观点
 - 是家庭没准备好,还是治疗师?
 - 一步步赢得家人的投入
 - 有时需要一点坚持
 - 第二节 探问与进入脉络
 - 探问的功夫
 - 选择探问的焦点
 - 进入家人的位置发言
 - 进入脉络
 - 从游刃有余到出神入化
 - 第三节 促发对话
 - 让家人自己交谈起来
 - 邀请对方响应
 - 协助家人克服沟通阻碍
 - 提炼和对焦
 - 鼓舞家人继续对话:强调重要性,引发需要,鼓励对话
 - 第四节 处理冲突
 - 新手家庭治疗师的梦魇
 - 家庭治疗师如何面对冲突
 - 在对立、紧张加剧之前化解其张力
 - 从冲突进入重要经验脉络,增进彼此的亲密感
 - 第五节 促进关系
 - 他们原本已经相爱,我们只需要帮他们把爱找回来
 - 努力让冰封之下的爱再次出土
 - 看见华人文化里的丰富情感
 - 肢体接触的温柔力量超乎想象
 - 掌握要点,加以熟悉,然后放下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会谈过程:开启关系修复之旅
 - 第一次会谈
 - 第二次会谈
 - 第三次会谈
 - 第四次会谈
 - 第五次会谈
 - 第六次会谈
 - 第七次会谈
 - 第八次会谈
 - 第九次会谈
 - 结语
 - 第五章系统/关系思维在不同场域的应用
 - 第一节 系统思维在校园的发展
 - 第二节 系统思维在职场的发展
 - 第三节 系统思维在小区的发展
 - 第四节 系统思维在医疗体系的发展
 - 第五节 起身实践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颁订之家庭治疗师的核心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课堂演练案例及小组活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