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首发】了解中东百年乱局的的必读之作。

内容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散尽,衰败的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列强的势力瓜分以及不同派别阿拉伯部族的利益冲突中彻底崩溃,而现代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正是那场帝国崩溃引发的漫长余震。一系列新的阿拉伯国家陆续建立,这些新兴国家的政治体系不成熟、经济基础摇摇欲坠,宗教问题导致冲突频发,百年来纷争不断。

本书如一部穿越时空的中东游记,以百年中东历史为经纬,巧妙地将作者的现场观察与历史回溯交织在一起,创作出一幅细腻生动的历史长卷。书中分章论述中东各大难题,深入挖掘那些隐藏在岁月深处的矛盾与冲突的根源,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中立而客观的中东乱局全景图。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 贝鲁特:卡萨布兰卡的影子
  • 土耳其的马麦德
  • 巴基斯坦的马麦德
  • 在贝鲁特,没有真相
  • 月之黑暗面
  • 那一地的中东碎片
  • 第一章 奥斯曼:帝国的碎片
  • 伊斯坦布尔:又一个罗马
  • 奥斯曼帝国:世界中心的“病夫”
  • 成为碎片的中东
  • 耶路撒冷:故乡?他乡?
  • 第二章 土耳其:阿塔图尔克的道路
  • 凯末尔:救国易,管家难
  • 阿塔图尔克:现代化的独裁者
  • 伊诺努:险滩激流中的掌舵人
  • 土耳其式政变
  • 埃尔多安:保守派的改革者
  • 第三章 国王和总统:伊斯兰的牧羊人
  • 沙特:瓦哈卜的旗帜下
  • 哈希姆家族:先知的族裔
  • 在触到的一瞬化为烟云
  • 纳赛尔:永不失败的自由军官
  • 纳赛尔的信徒们
  • 第四章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3000年恩怨
  • 耶路撒冷:流亡的人回家了
  • 巴勒斯坦:新流亡者的Nakba
  • 遇见过阿拉法特的老人
  • 黎巴嫩:最复杂的战争
  • 贝鲁特:华尔兹与大屠杀
  • 中东:充满了阴谋的世界
  • 第五章 逊尼派与什叶派:流血的兄弟
  • 本是同根生
  • 真主党:来自阿亚图拉的帮助
  • 伊拉克与叙利亚:两个邻居的不同境遇
  • 兄弟阋墙的两伊战争
  • 萨达姆:停不下的车轮拖垮了马
  • 第六章 回归宗教激进
  • 刺客信条:来自中世纪的宗教激进传统
  • 慈善的穆斯林兄弟会
  • 穆斯林兄弟会:走向地下,走向暴力
  • “伊扎布特”的全球化扩张
  • 哈马斯和穆斯林兄弟会
  • 奥萨马·本·拉登的炼成
  • “伊斯兰国”:第四代的建国梦
  • 第七章 埃及:革命3年后
  • 马穆鲁克与革命
  • 2011年:有预谋的抗议,无预谋的革命
  • 更多的鱼
  • 世俗化、激情和失控
  • 2012年:安拉的胜利
  • 穆尔西:神权遭遇经济
  • 选错方向的执政
  • 2013年:回归暴力,回归秩序
  • 2014年:社会变了
  • 回顾革命:进步?退步?
  • 未解之结:稳定、统一和民主
  • 第八章 叙利亚:从革命到宗教战争
  • 从难民问题谈起
  • 叙利亚:被制造的国家
  • 不自信的政府
  • 阿萨德:强行塑造的民族主义
  • 从宗教矛盾到政治危机
  • 2011年:从和平到暴力
  • 2012年:无理性战争
  • 2013年:真主党来了
  • 2014年:混乱之中的ISIS崛起
  • 合纵的迷局,未了的冲突
  • 后记
  •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0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10年前的叙利亚内战及周边乱局

    这部作品是作者五部地理历史游记中的一部,以亲历游记为引子,深入探讨当地的历史底蕴。本书以 2014 年的中东游记为本主线,通过串联介绍贝鲁特、土耳其、沙特、耶路撒冷、黎巴嫩、伊拉克、叙利亚,埃及和伊朗国家的历史和纠葛及宗教派系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展现了中东地区作为文明发源地的独特风景。近代百年的中东纷争战乱不断,宗教民族派系复杂,纠葛不断。作者亲眼目睹当地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也在反思西方 “颜色革命”,民主体制是否能给当地人民带来安定繁荣?这本书几年前看过,作者当时的看法还是偏向西方文宣口径,比如重点讲述的叙利亚内战,近期中东战争的爆发,加上 Tiktok 等多媒体的便捷传播,现在回看 20 年来的中东历史,美苏都是秉承列强的殖民基因,核心还是欧美西方对中东这个欧陆节点和能源重地的把控争夺。中东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确实复杂,可让事情复杂的是背后的利益。二战后英法势力退出中东,美国 + 资本代理人以色列强势入主中东,美国成为沙特等产油国的保护国并驻军,各路王爷军阀分封割据,伊朗代表了当地穆斯林底层民众,民族要独立,人民要解放只有依靠自己。灯塔国身为超级大国,并没有给中东带来和平稳定,战乱才是军工复合体希望的,“做美国人的敌人危险,但做美国人的朋友致命。”,西方在穆斯林地区为何扶植不起傀儡政权?因为组织能力问题,在宗教地区,无论是早期的天主教还是基督教和穆斯林,教会是社区的组织中心,只有当年的苏维埃建立了比教会更完善的基层组织居委会,所以无论是伊朗还是阿富汗,伊拉克,西方的颜革推翻了军阀王室,必然败给宗教团体,土耳其的埃尔多安就是掌握了贫困地区的基层,谁掌握基层谁就拥有最大的动员能力,而得到政权,西方选举制度的源头是贵族小圈子的游牧公推制度,资产阶级革命后选民也是要有选举资格的限制,现在反而被自我标榜的民主反噬,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用生育战胜枪炮,这也证明生育和经济教育无关(巴勒斯坦教育普及率 97%),生育率就是天意,因果报应,10 年前谁会想到塔利班会重新掌权,伊拉克反美,而叙利亚的变天,进一步的军阀混战,而以色列和哈马斯的种族之战进入第二年。本书作为历史背景资料,翻阅文字表述流畅易懂,条理分明,然而在价值观的呈现上,仍难免受到西方叙事的影响,作者多次改版修订,20 年来自己也被中东形势茫然。而最近美国人争相阅读那本 40 年前的《美国反对美国》,当年正式灯塔国如日中天,作者在美考察半年,就写出准确预测 40 年后形势的神作,可见欧美学者优势在于细节的记述和煽情,而中国思维才能从历史和基本原理出发,看清历史脉络和趋势。2025 年 #338

      3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理解当下中东之乱,乱由何出

      本书对中东复杂性的还原我觉得相当有意思。作者郭建龙没有陷入简单化的二元叙事,既不将中东问题简化为宗教冲突,也不单纯归咎于外部干预。他揭示了奥斯曼帝国解体后的权力真空、殖民主义的遗产、冷战时期的代理战争、石油政治的地缘博弈,以及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撕裂如何共同塑造了今日中东的困局。这种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展现出作者卓越的历史洞察力。书中对普通中东民众生活的描写尤为动人。作者通过与当地人的对话,捕捉了宏大叙事背后个体的喜怒哀乐。我们看到贝鲁特咖啡馆里讨论政治的年轻人,德黑兰为生活奔波的中产家庭,加沙地带坚持教学的教师,伊斯坦布尔努力经营的小商贩。这些鲜活个体的故事打破了我们对中东的刻板印象,展现了一个超越新闻标题的真实世界。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更包含了对中东最新发展的观察与分析。作者也提到了当前中东面临的核心问题:极端主义的根源、民主尝试的挫折、经济转型的困境、外部力量的持续干预。这些敏锐的观察使本书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思考。在中东成为全球焦点的今天,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与现状显得尤为重要。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入的研究和生动的叙述,为中文世界的读者提供了一扇难得的窗口。作者成功做到了将知识的准确性与叙述的吸引力相结合,使这部作品既可作为专业参考,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现代中东问题的起点,是首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在一战前,几乎整个中东地区都在奥斯曼帝国的羽翼之下,随着帝国的崩溃,一系列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但由于新建国家的政治不成熟、经济不平衡、宗教冲突频发,导致了近百年来纷争不断。本书以游走、研究的方式,讨论了百年中东纷争的来龙去脉。以历史的脉络为经,将中东问题总结为几个大的题目进行分章,穿插以作者的现场观察,以故事的形式再现百年中东的矛盾和冲突。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9条书评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