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波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70载创作,335首诗歌,中文世界首次完整呈现其诗歌全貌。
内容简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以其无可匹敌的精确与优雅,定义了他所属时代的悲剧与美。他的诗歌,无论是描述他在波兰度过的少年时代、战乱中华沙的悲痛或对信仰的追寻,都令人啧啧称奇、惊叹不已,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平凡人生的个体性。
本书收录诗人1931年至2001年间的335首诗歌篇章,按创作发表的年代,分为《冻结时期的诗篇》《着魔的古乔》《故土追忆》和《面对大河》四卷出版,由波兰语文学专家直接从波兰语译介。
米沃什国内已有的零星译文均由英文版译出,二次翻译难免有所缺失。此次《米沃什诗集》力邀国内波兰语界权威林洪亮先生、波兰语文学专家杨德友教授和赵刚教授直接从波兰文原作译出,历经四年的精心翻译和编辑,准确、完整地呈现米沃什诗歌的风貌和创作轨迹,跨越七十载的多元主题与风格,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完整丰富的文本价值。
在米沃什看来,诗歌是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诗歌的意义在于尽全力捕捉可触知的真相,“它的目的就是,而且只能是,拯救。”
诗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力量。米沃什是伟大的爱国者,不是一个随风倒的人;他的诗歌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已在中国诗坛扎下了根,对中国诗人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米沃什总是在思考诗歌是否具有拯救功能,他的诗饱含热血,坚定而又深远。他的诗跨越了二十世纪,把过去和现代相连,把自己与读者相连,以一句话为家,对抗混乱与虚无。
目录
- 冻结时期的诗篇:米沃什诗集Ⅰ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冻结时期的诗篇(一九三三)
 - 肇事者
 - 三个冬天(一九三六)
 - 歌
 - 军火库大门
 - 赞歌
 - 黎明
 - 缓流的河
 - 一对夫妇的雕像
 - 拯救(一九四五)
 - 勒瓦卢瓦之歌
 - 偶遇
 - 废墟中的一本书
 - 创造日
 - 菲奥里广场
 - 世界(天真的诗)
 - 穷人的声音
 - 阿德里安·吉林斯基之歌
 - 告别
 - 逃走
 - 在华沙
 - 献词
 - 白昼之光(一九五三)
 - 瓷器之歌
 - 欧洲之子
 - 二十世纪中叶的肖像
 - 民族
 - 出生
 - 家庭
 - 海洋
 - 旅途
 - 论法的精神
 - 传说
 - 大地
 - 你侮辱了……
 - 密特贝格海姆
 - 诗论(一九五七)
 - 前言
 - 一 美丽的时代
 - 二 首都
 - 三 历史的精神
 - 四 大自然
 - 颂歌
 - 波庇尔王及其他(一九六二)
 - 波庇尔王
 - 饶舌
 - 教训
 - 不再更多
 - 鸟颂
 - 幸福
 - 曾经是伟大的
 - 该,不该
 - 这意味什么
 - 赫拉克利特
 - 希腊肖像
 - 大师
 - 轻率的谈话
 - 在米兰
 - 选自《波尔尼克小城的编年史》
 - 梦幻集
 - 边陲
 - 沿着我们的国土
 - 着魔的古乔:米沃什诗集Ⅱ
 - 版权信息
 - 着魔的古乔(一九六五)
 - 这是冬天
 - 着魔的古乔
 - 江河变小了
 - 他们要在那儿安装电视屏幕
 - 彼岸
 - 这城市灿烂辉煌
 - 这些走廊
 - 三论文明
 - 格言
 - 我睡得太多……
 - 酒神赞歌
 - 没有名字的城(一九六九)
 - 岁月
 - 没有名字的城
 - 当月亮
 - 快来吧,圣灵
 - 窗子
 - 管弦齐奏
 - 怎么回事
 - 在路上
 - 白色
 - 论证与回答
 - 忠告
 - 咒语
 - 诗歌的艺术?
 - 在二〇六八年全球国家理事会上的发言中关于纪律性的更具说服力的论据
 - 海岛
 - 我的忠实的母语
 - 散诗(一九五四至一九六九)
 - 存在
 - 一个错误
 - 多么丑陋
 - 致罗宾逊·杰弗斯
 - 信(致拉贾·罗奥)
 - 太阳从何处升起何处降落(一九七四)
 - 使命
 - 钟点
 - 一个故事
 - 阅读
 - 神的摄理
 - 消息
 - 历史的加速推进
 - 给N.N.的哀歌
 - 呼吁
 - 号召遵守秩序
 - 不是这样
 - 那么少
 - 关于天使
 - 一年四季
 - 礼物
 - 太阳从何处升起何处降落
 - 珍珠颂(一九八一)
 - 魔山
 - 风景
 - 凯撒里亚
 - 孤独研究
 - 幸福的一生
 - 衰落
 - 诱惑
 - 秘书
 - 证据
 - 惊异
 - 思想
 - 费利娜
 - 读日本诗人一茶(一七六二至一八二六)
 - 句子
 - 在圣像前
 - 诗的状况
 - 距离
 - 当度过了漫长的一生
 - 前去朝圣
 - 凌晨
 - 正门
 - 单独的笔记本(一九七七至一九七九)
 - 笛卡儿大街
 - 算账
 - 河流
 - 故土追忆:米沃什诗集Ⅲ
 - 版权信息
 - 故土追忆(一九八六)
 - 人间乐园
 - 逐出乐园之后
 - 紧身胸衣的诱惑——扣钩
 - 安娜莱娜
 - 黄色自行车
 - 进入树里
 - 又一天
 - 冬季
 - 男孩
 - 萨勒姆市
 - 一九一三年
 - 黎明
 - 中午
 - 一八八〇年返回克拉科夫
 - 城市
 - 准备
 - 在不十分的真实之中
 - 意识
 - 祷告
 - 乔姆斯基神父,多年之后
 - 悟出
 - 给伊格莱柯·载特的挽歌
 - 安卡
 - 神正论
 - 餐桌之一
 - 餐桌之二
 - 我的
 - 感激
 - 七十岁的诗人
 - 以一句话为家
 - 纪事(一九八五至一九八七)
 - 有一只猫的肖像
 - 抹大拉的马利亚和我
 - 骷髅
 - 陶罐
 - 万圣节前夜
 - 这一个
 - 忏悔
 - 给扬·莱本斯坦因
 - 和她同在
 - 老妇人
 - 天堂应该怎样
 - 希腊咖啡馆
 - 但是还有书籍
 - 和妻子雅妮娜诀别
 - 神
 - 美丽的年代(一九一三)
 - 惊恐之梦(一九一八)
 - 黄昏中的无篷马车(一九三〇)
 - 一九四五年
 - 诗体讲座六次
 - 彼岸(一九九一)
 - 铁匠作坊
 - 亚当和夏娃
 - 傍晚
 - 创世
 - 林奈
 - 音乐
 - 化身
 - 阿努塞维奇先生
 - 语文学
 - 然而
 - 在耶鲁大学
 - 拜内克图书馆
 - 蓟菜、荨麻
 - 和解
 - 长住之地
 - 彼岸
 - 阅读安娜·卡敏斯卡的笔记本
 - 青年时代
 - 共有
 - 照片
 - 持久的影子
 - 二者必居其一
 - 两首诗
 - 蜘蛛
 - 很久以前很遥远
 - 继承者
 - 摘杏
 - 沉思
 - 沙滩
 - 故地重游
 - 无题
 - 晚安
 - 十二月一日
 - 但丁
 - 意义
 - 卡佳
 - 哲学家之家
 - 面对大河:米沃什诗集Ⅳ
 - 版权信息
 - 面对大河(一九九五)
 - 在某个年龄
 - 朗诵
 - 为什么
 - 卡普里岛
 - 报告
 - 立陶宛,五十二年后
 - 青春之城
 - 草地
 - 在加勒比海岛屿上翻译安娜·希维尔什琴斯卡
 - 致良心
 - 博物馆的墙壁
 - 一个艺术家的生平
 - 人间乐园:地狱
 - 现实主义
 - 还有一个矛盾
 - 哎呼!
 - 皮尔逊学院
 - 萨拉热窝
 - 致艾伦·金斯伯格
 - 蜘蛛人
 - 过去
 - 波点连衣裙
 - 柏拉图对话集
 - 为尤斯蒂娜宽衣
 - 退休的老人
 - 万达
 - 为维护猫的荣誉致信教授女士及其他
 - 呼格
 - 这个世界
 - 其他地方的一些事
 - 圣殿
 - 摆脱痛苦之后
 - 身体
 - 在谢泰伊涅
 - 八十以后
 - 路边的小狗(一九九八)
 - 路边的小狗
 - 不是我的
 - 我也曾喜欢
 - 创造日
 - 近前
 - 他们奔跑
 - 不可能
 - 鹈鹕
 - 石球
 - 水壶
 - 另一个笔记本——寻回的纸页
 - 名称
 - 梦
 - 布里
 - 审慎
 - 短路
 - 海兰卡
 - 海兰卡的宗教
 - 幸村
 - 树
 - 克里斯
 - 河流
 - 这(二〇〇〇)
 - Ⅰ
 - Ⅱ
 - Ⅲ
 - Ⅳ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