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7千字
字数
2025-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体现《拜杜法案》颁布前后美国大学与产业间技术转移的主要特点。
内容简介
本书以《拜杜法案》这部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知识产权法律的出台为时间分界线,探讨《拜杜法案》前、后时代美国大学技术转移的模式变迁,技术转移与产业创新的关系,以及大学对产业创新的贡献。
主要内容包括20世纪初美国大学与产业的关系,《拜杜法案》前时代的大学专利申请情况与大学技术转移模式,《拜杜法案》出台的背景,《拜杜法案》的出台对美国大学专利申请和许可情况有无直接助力的统计学分析,《拜杜法案》后时代的大学技术转移模式的案例分析。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主要译者简介
- 译序
- 致谢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引言:象牙塔与产业创新
- 第一节 本书的组织结构
- 第二节 我们学到了什么?
- 第二章 历史回顾:美国大学与产业技术进步
-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的鲜明结构特点
- 第二节 工程与应用科学的制度化
- 电气工程
- 化学工程
- 航空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 美国大学的应用与工程科学
- 医学
- 第三节 二战对联邦学术研究经费的影响
- 第四节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的学术研发支持结构
- 第五节 大学研究与产业创新:二者的相互作用
- 第六节 结论
- 第三章 《拜杜法案》前的大学专利政策和大学专利申请
- 第一节 美国大学专利政策简史
- 二战前的争论
- 二战前的大学专利政策综述
- 二战的影响
- 1960—1980年大学参与专利管理的增长情况
- 第二节 1925—1980年的大学专利数量
- 基本趋势
- 20世纪70年代大学专利申请的分散与进入
- 大学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
- 第三节 结论
- 第四章 研究公司与大学技术许可(1912—1980年)
- 第一节 研究公司的起源
- 第二节 研究公司的发展(1912—1945年)
- 早期活动:1912—1936年
- 麻省理工学院发明管理协议
- 第三节 专利管理部门
- 专利管理部门的发明组合
- 麻省理工学院终止发明管理协议
- 专利管理成本的增长
- 1980年之后的研究公司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五章 《拜杜法案》的政治历史
- 第一节 《拜杜法案》的政治历史
- 关于联邦资助发明专利权的争论
- 政府专利政策与大学研究
- 《拜杜立法案(草案)》
- 《拜杜法案》的内容
- 第二节 《拜杜法案》的影响
- 第三节 《拜杜法案》的国际效仿
- 第四节 结论
- 第六章 《拜杜法案》及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专利申请和许可
- 第一节 《拜杜法案》的影响:来自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证据
- 加州大学
- 斯坦福大学
- 哥伦比亚大学
- 三所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发明披露和许可对比
- 1975—1979年和1984—1988年间加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专利申请和许可的收益率
- 第二节 1975—1992年间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专利的“重要性”与“通用性”
- 第三节 结论
- 第七章 院校加入和经验对《拜杜法案》前后美国大学专利申请的影响
- 第一节 1975—1992年美国学术专利的加入、重要性和通用性
- 第二节 1981—1992年间的院校经验、学习与大学专利特征
- 规范
- 在1981—1986年间,1980年后新加入院校的重要专利是否少于现有院校?
- 新加入院校的专利重要性在1986年后是否有所提高?
- 新加入院校的学习途经
- 第三节 结论
- 附录
- 用于检验学术专利申请“学习”的计量经济学规范的推导
- 第八章 大学-产业技术转移中会发生什么?
- 第一节 方法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共转化
- 氮化镓
- 适利达
- 埃姆斯Ⅱ试验
- 可溶性CD4
- 第三节 结论
- 第九章 结论
- 第一节 大学和工业技术变革
- 第二节 大学专利申请和许可的收益和风险
- 专利是科学研究的障碍
- 大学许可政策
- 参考文献
- 索引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