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马克思财产权批判理论思想史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在思想史视域中处理马克思的财产权批判理论。马克思的财产权批判理论内生于整个西方社会政治思想史传统,但其生成语境不是任何一种单一的“知性科学”,而是“经济哲学”或“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且,它有自身所归属的思想谱系。因此,要想切中本质地理解它,就必须充分考虑其得以产生的上述语境和所归属的思想谱系。分析它与古典自由主义者和黑格尔在处理财产权问题上的传承、批判和超越关系。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编委会
  • 总序:学派的魅力
  • 目录
  • 导论 为什么是财产权批判理论?
  • 第一章 马克思财产权批判理论溯源
  • 第一节 近代西方财产权论证的两种进路
  • 第二节 洛克的财产权理论
  • 第三节 黑格尔的财产权理论
  • 第四节 青年黑格尔派的财产权理论:蒲鲁东、赫斯和恩格斯
  • 第二章 早期马克思的财产权批判理论
  • 第一节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财产权问题
  • 第二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私有财产的批判
  • 第三章 成熟时期马克思的财产权批判理论
  • 第一节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财产权理论
  • 第二节 《资本论》中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 第四章 马克思财产权批判理论的批判性考察
  • 第一节 生产关系和感性活动:财产权批判的存在论基础
  •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私有制:财产权批判的内在限度
  • 第三节 私有财产和自由:财产权批判的规范性基础
  • 结语 马克思财产权批判的理论效应与当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