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阐明由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序和导论;正文,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共十章;附录,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状况及其学科建设的调研报告。其中,主体部分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十章内容,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法和科学观为基础,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和发展观,并集中地探讨和论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两大发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 内容简介
  • 序:作为“一整块钢铁”的马克思主义
  • 导论: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提性问题
  • 一、称谓与定位
  • 二、学说与学科
  • 三、整体与部分
  • 四、经典与阐释
  • 五、文本与解读
  • 六、理论与实践
  • 七、学术与学养
  • 八、坚持与发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 一、反思三个重大问题
  • 二、怎样理解世界观理论
  • 三、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 四、怎样概括和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 五、解放思想与变革世界观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 一、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
  • 二、关于辩证法的经典命题
  • 三、关于辩证法的理论遗产
  • 四、关于辩证法的发展学说
  • 五、关于辩证法的精神家园
  • 六、关于辩证法的现实基础
  • 七、辩证法与后形而上学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历史形成与解释原则
  •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基本内容
  •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地位
  •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本质论
  •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论
  •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论
  •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论
  • 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论
  • 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时空论
  • 七、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论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 一、历史与历史唯物主义
  • 二、历史的起源与本质
  • 三、历史时间
  • 四、历史意识
  • 五、历史的动力
  • 六、历史进程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发展观
  • 二、人的发展与解放的旨趣
  •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问题
  •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
  • 一、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基本立场
  • 二、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体制
  • 三、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文化体验
  • 四、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政治规划
  • 五、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伦理理想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 一、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 二、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 三、剩余价值学说与科学社会主义
  •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发展
  •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与《资本论》
  • 一、作为“三大批判”的《资本论》
  • 二、作为“大写的逻辑”的《资本论》
  • 三、作为“瓦解的逻辑”的《资本论》
  • 四 、作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资本论》
  • 附录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其学科建设的研究调研报告
  • 一、我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概况
  • 二、国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概况
  • 三、我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学科建设概况
  • 四、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 索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7基础理论研究的意义

    西方哲学到了笛卡尔有个说法叫主体的觉醒,可以说是人开始在理论层面上反思自身的存在,并且达到了从自身出来作为起点去理解世界。类似的理论都是基础性的,它让你在看到一些具体的特别细节化和技术操作式的理论时,重新唤起一种关于主体的自觉。对自己的目标,手段,方式,以及形成当前想法的语境的重新理解。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很多零零散散的学习最终仍然是零零散散的。它只能说是思想技术,而不是思想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基础理论是非学不可的。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