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生活在湘西南与黔东南州交界区域的三锹人构建起特有的农林复合系统。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区域、空间等维度分析三锹人的文化事实以及农林复合系统的文化内涵,以个案研究阐释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融合与文化建构的内在机理。文化与生态的耦合状态,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愿景,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本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经验,对南方山地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步骤与方法
  • 第一章三锹概况
  • 第一节 三锹的来历
  • 第二节 三锹的地理空间
  • 一 “内三锹”的地理区域
  • 二 “外三锹”的地理区域
  • 第三节 三锹的生态、经济与文化
  • 一 三锹的生态特点
  • 二 三锹的经济特色
  • 三 三锹的文化样态
  • 第二章农林复合系统的结构
  • 第一节 种植结构
  • 一 杉树与阔叶树复合种植
  • 二 林间种植
  • 三 林下种植
  • 第二节 养殖结构
  • 一 林下养殖
  • 二 树上放养
  • 小结
  • 第三章农林复合系统的兴起
  • 第一节 农林复合系统兴起的自然环境
  • 一 刀耕火种的自然背景
  • 二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种类
  • 第二节 农林复合系统兴起的社会环境
  • 一 外部力量的推动
  • 二 内部生活的需求
  • 小结
  • 第四章农林复合系统的价值
  • 第一节 农林复合系统的生态价值
  • 一 多物种互利共生的生态价值
  • 二 抑制水土流失的生态价值
  • 三 阻断病虫害蔓延的生态价值
  • 四 生态公益服务效益显著
  • 第二节 农林复合系统的经济价值
  • 一 林产业的经济价值
  • 二 农产业的经济价值
  • 三 林下产业的经济价值
  • 四 狩猎采集价值的认识
  • 第三节 农林复合系统的文化价值
  • 一 杉木文化
  • 二 建筑文化
  • 三 木材运输文化
  • 四 社区合作文化
  • 五 从自然之物到文化之物
  • 小结
  • 第五章农林复合系统文化调适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杉树复合种植的技术体系
  • 一 “炼山整地”的前提条件
  • 二 “林粮间作”的合理间种
  • 三 “树种混交”的匹配种植
  • 四 “堆土亮蔸”的病害防治
  • 五 “修整间伐”的科学管护
  • 第二节 制度保障下的农林复合系统
  • 一 林地权属的确立
  • 二 款约制度的民间管理
  • 三 国家制度的保障
  • 第三节 民间信仰下的农林复合系统
  • 一 伦理观念下的农林复合系统
  • 二 万物有灵下的农林复合系统
  • 第四节 交往行为的调适
  • 一 婚姻关系的调适
  • 二 从交往“圈”到交往“链”的延伸
  • 第五节 饮食起居方式的调适
  • 一 饮食习惯的调适
  • 二 居住方式的调适
  • 第六节 农林复合系统下文化的变迁
  • 一 森林文化的变迁
  • 二 民间信仰的变迁
  • 三 民间歌舞的变迁
  • 四 生计的转型
  • 小结
  • 第六章农林复合系统的文化反思
  • 第一节 农林复合系统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对接
  • 一 当代营林技术下的农林复合系统
  • 二 农林复合系统下科学技术的反思
  • 第二节 农林复合系统下绿色减贫产业的反思
  • 一 农林复合系统下林产业脱贫的历史经验
  • 二 农林复合系统下文旅产业的反思
  • 结论与讨论
  • 一 对农林复合系统的再认识
  • 二 农林复合系统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
  • 三 农林复合系统在乡村振兴中的愿景
  • 参考文献
  • 一 古籍类
  • 二 文书类
  • 三 著作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期刊论文类
  • 六 外文类
  • 七 其他类
  • 附录A碑刻及其他图片
  • 附录B碑文材料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