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1千字
字数
2020-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际史学史专家王晴佳,权威解读西方史学的传统转型与未来趋向。
内容简介
著名历史学家王晴佳先生的新作。书中收录了他的中文论文20篇,讨论范围广泛,从古希腊史学、对兰克学派的反思、米歇尔·福柯的史学思想,到近年出现的情感史研究、新文化史研究和以展望未来为主旨的“后人类史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处理西方史学的传统和转型,第二部分探讨西方史学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向。全书深入阐述了近代史学传统的产生、特点及发展,同时展现了当下史学研究的最新潮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序
- 第一部分 西方史学的传统与转型
- 01 西方史学如何完成其近代转型? ——四个方面的考察
- 博古学与历史学
- 传统史学的终结
- 历史哲学的兴起
- 吉本与启蒙史学
- 02 论修昔底德对西方史学的贡献
- 修昔底德与希罗多德
- 修昔底德是雅典文化的产儿
- 修昔底德“主题狭隘”辨
- 结语
- 03 博林布鲁克的历史研究
- 历史和政治——博林布鲁克的英国史研究
- 博林布鲁克的历史理论
- 博林布鲁克与伏尔泰
- 结语
- 04 历史进化思想在西方的形成和演变
- 进步还是退化?——16世纪以前的历史思想
- 历史进化思想的成型——从文艺复兴到法国大革命
- 历史进化思想的各种表述——19世纪欧洲历史思想概览
- 历史进化和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对历史思想的影响
- 05 简论兰克与兰克史学
- 一、兰克其人其学
- 二、“科学”乎?“神学”乎?
- 三、兰克史学探微
- 四、兰克与德意志历史主义
- 06 近代德国的历史思想和实践
- 德国史学的发展是近代西方史学的先导
- 尼布尔对德国史学的贡献
- 兰克的历史研究
- 结语
- 07 历史的总体研究 ——年鉴学派对我们的启迪
- 走向综合
- “局势”“结构”和“时段”
- 总结和借鉴
- 08 查尔斯·比尔德经济史观的形成及其影响
- 一、走向“新史学”之路
- 二、质疑“《宪法》之父”
- 三、从“经济”到“文明”
- 09 试析现代西方史学中的相对主义倾向
- 一、世纪之交的思想渊源
- 二、重审历史学的性质
- 三、批判兰克史学
- 四、相对主义与现代哲学
- 五、历史相对主义批判
- 10 卡尔·波普尔的批判历史哲学及其意义
- 一、界定“历史主义”
- 二、“历史主义”之谬
- 三、证伪的“历史哲学”
- 四、余论
- 第二部分 “二战”之后的思潮和趋向
- 11 现代德国史学的发展和演变 ——以比勒菲尔德学派为例
- 一
- 二
- 三
- 12 米歇尔·福柯和现代史学思潮变化之渊源
- 一、语言、符号、表象
- 二、为他者写史
- 三、话语、知识和权力
- 13 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挑战?
- 从现代到后现代
- 有没有“大写历史”?
- 历史学有没有“客观性”?
-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 小结
- 14 西方当代史学与“后学”思潮 ——以启蒙运动为中心的讨论
- 启蒙运动的史学观念
- 启蒙运动与现代史学
- 质疑启蒙运动
- 余论
- 15 从历史思辨、历史认识到历史再现 ——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转向与趋向
- 汤因比哪去了?——思辨历史哲学的式微
- 过去等于“史学”?——以“小写历史”为中心
- 科学或艺术?有关史学性质的争论
- 史学=文学、美学?
- 小结
- 16 悖论的力量 ——后殖民主义对现代史学挑战的双重影响
- 一
- 二
- 三
- 17 文明比较、区域研究和全球化 ——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所见之史学研究新潮
- 史学的全球化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自然、历史、文明
- 民族史的式微
- 市民社会与社会文化史
- 18 新文化史的兴起与史学观念的变化
- 19 为什么情感史研究是当代史学的一个新方向?
- 20 人写的历史必须是人的历史吗? ——“后人类史学”的挑战
- 人定胜天还是天人合一?
- 人在天地万物之间
- 未来的人类和人类的未来
- 展望后人类史学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