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用户推荐指数
经济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0千字
字数
2020-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期货投资知识,基本面分析框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期货投资相关知识和方法。期货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期货市场的交易额已经越来越大,当前交易分析方式多以技术分析为主,而本书另辟蹊径,旨在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基本面分析框架,帮助交易者更好地做期货投资决策。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一个期货交易者的思考
- 第1章 基差与升贴水
- 1.1 基差及其构成
- 1.2 什么是升贴水
- 1.3 点价与基差交易
- 1.4 基差与交易方向
- 第2章 期限结构暗示了什么
- 2.1 什么是期限结构
- 2.2 期限结构反映了什么
- 2.3 期限结构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 2.4 利润同样具有期限结构
- 2.5 期限结构与价格涨跌的进一步解读
- 第3章 如何理解商品的周期
- 3.1 工业品的库存周期
- 3.2 农产品的蛛网周期
- 3.3 生长特性导致的供应周期
- 3.4 天气因素导致的行情周期
- 1. 2004年豆粕行情回顾(见图3-11)
- 2. 2008年豆粕行情回顾(见图3-12)
- 3. 2012年豆粕行情回顾(见图3-13)
- 4. 2016年豆粕行情回顾(见图3-14)
- 5. 关于4年周期的分析
- 第4章 产业链分析主要看什么
- 4.1 供需平衡分析是基础
- 4.2 库存与利润在产业链中的分布
- 4.3 上中下游侧重点是什么
- 4.4 工业品与农产品的分析重点
- 第5章 期货交易中的正确思维
- 5.1 期货交易的核心是概率思维
- 5.2 让自己的交易处于平衡状态
- 5.3 事前风控的理念与操作方法
- 5.4 忠于客观,利用主观
- 1. 主观与客观
- 2. 赔率与胜率
- 3. 现实与预期
- 第6章 驱动力与信号验证
- 6.1 期货分析的三种方法
- 1. 理论分析
- 2. 逻辑分析
- 3. 实证分析
- 6.2 驱动力与信号验证的理念
- 6.3 先存疑后验证的信息解读方式
- 第7章 基于『库存+基差+利润』的交易逻辑
- 7.1 基于基差的交易逻辑
- 7.2 基于“库存+基差”的交易逻辑
- 7.3 基于“库存+基差+利润”的交易方法
- 7.4 “库存+基差+利润”交易逻辑的注意事项
- 1. 基差的升贴水转换
- 2. 季节性与上下游问题
- 第8章 对商品期货如何做价值投资
- 8.1 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投资
- 8.2 对主力合约如何做价值投资
- 8.3 对单个商品如何做价值投资
- 8.4 如何以定投的方式做商品期货
- 第9章 基于『估值+驱动』的交易逻辑
- 9.1 如何寻找估值指标
- 9.2 如何构造驱动指标
- 9.3 如何量化“估值+驱动”交易逻辑
- 9.4 “估值+驱动”交易逻辑的变形
- 1. 基差指标:基差率
- 2. 库存指标:库存同比
- 3. 利润指标:利润率
- 第10章 仓单在交易中的重要性
- 10.1 注册仓单与有效预报
- 10.2 仓单与期货升贴水的关系
- 10.3 注册仓单与库存的关系
- 10.4 仓单强制注销的意义
- 第11章 基于『仓单+基差』的交易逻辑
- 11.1 什么是虚实盘比
- 11.2 基于“仓单+基差”的交易方法
- 11.3 基于“期限结构+仓单验证”的跨期交易
- 11.4 期货交易中的两个安全边际
- 1. 从基差的角度寻找安全边际
- 2. 从虚实盘比角度寻找安全边际
- 第12章 关于交割制度应该注意哪些事
- 12.1 仓单有效期的重要性
- 12.2 标准品与替代品的升贴水情况
- 12.3 基准交割仓库所在地
- 第13章 跨期套利的核心逻辑
- 13.1 如何理解正套与反套
- 13.2 跨期套利常见的四种逻辑
- 13.3 基于“库存+基差+利润”的跨期策略
- 13.4 跨期套利如何看着基差来做月差
- 13.5 期限结构与库存仓单验证的跨期策略
- 13.6 基于预期逻辑的跨期套利
- 第14章 跨品种套利的交易思路
- 14.1 基于产业利润的套利逻辑
- 14.2 基于伴生关系的套利逻辑
- 14.3 基于替代关系的套利逻辑
- 14.4 基于宏观对冲的套利逻辑
- 14.5 基于期限结构的套利逻辑
- 第15章 行情反转的重要信号
- 15.1 行情反转的三个重要信号
- 15.2 根据主力持仓判断行情反转
- 15.3 根据盘面供求关系判断反转
- 参考文献
- 附录 合约代码
- 致谢 一个期货交易者的思考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