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度剖析AI本质,揭示人工智能的强与弱,重新定义核心竞争力,教你做人工智能时代的稀缺人才。

内容简介

在未来10到20年,人工智能将严重冲击我们的职场,超过半数的岗位和从业者面临淘汰。历史上其他因技术进步引起的职业消亡,与人工智能的影响相比均不可相提并论。

人工智能很强大,但并不是没有弱点,它的根本弱点就是:永远无法通过目前的数学或者统计学方法获得更高的阅读能力,即它无法准确理解人类的语言,因而也无法从事许多工作。人工智能的弱点就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然而,现行的教育方法只能培养出终将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人才。本书作者主持了日本著名的“机器人考东大”人工智能研究项目,以扎实的理论和实验数据细数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展望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图景,提供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方法,帮助你先人一步做足应对准备。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我对未来的预测
  • 第1章 一流名校金榜题名——人工智能果然是劲敌
  • 人工智能与奇点
  • 偏差值57.1
  • 人工智能进化史
  • 惊人的YOLO——最前沿图像识别技术
  • 沃森大显身手
  • 东大机器人的战略
  • 被人工智能夺走的工作
  • 第2章 挑战东大抱憾而归——奇点只是SF
  • 阅读理解能力与常识的壁垒——填鸭式教育的盲点
  • 听不懂话的人工智能
  • Siri有多聪明
  • 奇怪的钢琴曲
  • 机器翻译
  • 奇点不会到来
  • 第3章 你能读懂课本吗——全国阅读理解能力调查
  • 你能胜任“人工智能做不了的工作”吗
  • 是没学好数学还是没读懂问题——大学生数学能力基本测评
  • 全国2.5万人的基础阅读理解能力大调查
  • 有三分之一的人读不懂简单的句子
  • 偏差值与阅读理解能力
  • 第4章 最坏的情景
  • 被人工智能分化的白领阶层
  • 消失的企业
  • 对人工智能的全球恐慌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人工智能不行的工作,你能胜任吗?

    1.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一方面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又坚信肯定有人工智能无法胜任的工作,这并不冲突。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件重要的事 —— 人工智能无法胜任的工作,我们自己可以胜任吗?填鸭式教育培养和训练出的能力,跟人工智能的算法相比不一定占优势。未来或许是这样的:即使有很多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也会出现人工智能做不了的新工作。但是,就算有了新工作,这些工作也未必属于被人工智能抢走了饭碗的劳动者。这件事值得每个人认真对待。2. 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了解人工智能究竟能达到哪个程度,哪些事情是它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的。弄懂了这一点,当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时,我们自然就能知道人类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确保自己的饭碗不被夺走了。只有知道了人工智能达不到的标准,我们才能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哪里。3.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有区别的,对于同样的问题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深入的协商讨论可以让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有利于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但是,有的问题最终解只有一个,利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就必须确保最后要公布正确的答案。不然,就会成为 “乌合之众”,丧失自己的理解和判断。4. 在未来,人类与人工智能长期共存是趋势。在纯粹的记忆方面,人类肯定处于劣势。人类与人工智能 “竞争”,比拼的不是知识存量的大小,而是思维方式、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较量。我们不缺乏信息,我们需要的是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检索、筛查、理解、转述,等等。5. 读书到底该精读还是多读?不同的读书阶段,区别对待。阅读初期,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最佳时机,毫无疑问,应该选择适合本阶段阅读的经典名著深度阅读,读懂一本胜过读过十本。等到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循序渐进,从精读到粗读、略读、刷书。这样做的好处是尽可能多的涉猎不同的领域,提升视野。6. 为啥要学那些用不到的知识,还要通过高考制度考核?考核本身就是一种筛选机制。虽然可能用不到,但理解能力、运用所学去解题的能力是通用的,对待高考的理性态度,不知是否有用,但仍然努力学习的这种服从性,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好员工应有的素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冷静平实介绍人工智能的书

      从现代人工智能的原理出发,冷静地说明了人工智能的优点缺点,例子十分贴近生活,没有深奥的专业术语,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责任感驱动内容,比AI还高级

        有好几次被作者感动,因为他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低下忧心忡忡,这体现在字里行间。这是一本讲 AI 的书,作者写的时候还没有 GPT,他开发了一个考试机器人,看能不能考上大学,同时作为数学家,他想知道 AI 到底能做什么。应该是意识到了 AI 飞速发展最终会有突破,而一旦突破,会造成学生们所学无用武之地,于是责任感让他去调查学生们的水平,学什么才能不被替代。可以作者发现阅读理解竟然是一大障碍,而他也没有好办法,他认为是精读和深读,我也这么以为。我曾经读书很快,不求甚解,工作中也为沟通不畅,听不懂别人的意思,不知道怎么简洁表达而苦恼,后来反复阅读几本书,才破了这个困苦,笑来老师让只字不差地阅读,后来还圈词练习,才有今日。阅读理解能力不够便无法预习和复习,只好一直报辅导班,可是大学和工作后可没有辅导班,甚至如果你读不懂说明书,很耽误生活。作者担忧的是日本的未来,少子化又不让移民,读不懂文字,如何正常沟通?视频化的当下,没有底层能力做支撑,没有基础事实,如何正确思考。作者描述了很多可笑的场景,国内也有很多,其实我们很多社会问题跟日本差不多,应试,补课,工作不容易找,做事面临很多批评,他认为不学习的人必将被淘汰,学习的东西不对也会被淘汰,而新工作却不会那么快出现,即使有,被淘汰的人也无法胜任。本来想从中读到数学和 AI 的关系,看到的却是教育的缺失,面对 AI,有这样一位作者很难得,他做的事情却也实际,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我认为社会整体成材率,阅读理解能力,不会马上提高,甚至不会有太大变化,我发现有时候人们的问题低级得可笑,因为日常的媒体灌输,以及不动脑子。有一点很有意思,贫困和阅读理解能力负相关,也就是说,富有能读懂更多信息,至少你要精神富有。这本书因为 GPT 的出现过时了,可是对教育的思考,对社会的顾虑和建议很有价值,这是未来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面对 AI 的强大?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