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5千字
字数
2016-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近30年戏剧、影视、文学等论文辑录,展现中国当代文艺动态与学术思潮。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三十年来发表的关于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理论和艺术教育论文三十余篇,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当代文艺的动态追踪与学术转向,也可以窥探中国学术思潮在学人身上所留下的层层印痕。贯穿其中的是文字本身的感性直观和理性烛照,同时,也是作为感性的文艺的魅惑与作为理性的学术的反思。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第一辑 艺术现象:注视之后,凝思之中
- 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生成机制及其选择策略
- 艺术、欣赏者与欣赏
- 对文学史的哲学思考
- 现象学诗学纲要
- 评李泽厚的主体性论纲
- 批判的循环
- 新媒体:艺术、技术与人文
- 生命的痕迹及其隐喻
- 第二辑 文学归属于艺术,却为一切艺术之母
- 形式与革命:先锋小说的文本确定
- 北岛和现实世界之龃龉
- “新潮诗论”二十年评点
- 马烽小说的叙事模式
- 价值·立场·策略
- 寻找价值和意义
- 第三辑 戏剧本体、剧本、身体与叙事
- 评谭霈生戏剧本体论纲
- 戏剧情境对戏剧本体论与创作论的构建
- 论马丁·艾思林的戏剧情境
- 鲁迅的戏剧观
- 论余笑予的“当代戏曲”
- 哈姆莱特被反复阐释的秘密
- 作为学科的表演与作为科学的表演
- 表演叙事论
- 戏剧即相遇
- 戏剧与文学
- 戏剧形态与戏剧编剧
- 第四辑 影像阅读与影像感知
- 电视语境与戏剧困境
- 电影史中的电影大师
- 《英雄》的传播学价值
- 时代的《水浒》
- 成功的意识形态影片
- 第五辑 相遇:感性冲动与理性规约之建构
- 艺术于我有何用?
- 艺术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
- 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让关于灵魂的教育惠及广大学子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