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6千字
字数
2016-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王阳明心学:内心足够坚定,不会被外界困扰。
内容简介
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认为,世界上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中找到答案,如同他在一诗中所言:“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参考这位心学大家的观点,我们就会发现,心其实很强大。只要内心足够坚定,就不会让自己在现实的夹缝中苦苦挣扎。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 心为天地万物之主
- 保持童心,做真实的自己
- 顺应性情生活,找准自己的位置
- 相信自己最优秀
- 求人不如求己
- 挖掘内心的巨大潜能
- 敢为天下先
- 第二章
- 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基础
- 心之所想,力之所及
- 坚持梦想,在困境中拼搏
- 不要盲目崇拜偶像
- 好高骛远是大忌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欲成大事先立志
- 第三章
- 志存高远者的狂者胸次
- 无论他人誉与谤,只管做好自己
- 做到中正平和,关键在于慎独
- 顺其自然,浑然天成
- 只要肯“下学”,自然能够成功
- 把握当下,利用好每分每秒
- 同流世俗不合污,方圆处世有诀窍
- 狂者胸次:不被琐事所扰
- 第四章
- 在逆境中修炼强大的内心
- 正确对待不如意之事
- 坦然地面对失败
- 用心感受生活中的苦与乐
- 在苦难中磨炼自己
- 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 消除恐惧的良药是自信
- 将自己雕琢成一块璞玉
- 寂寞是一种清福
- 第五章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真正的学问是学以致用
- 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一件事
- 改掉浅尝辄止的毛病
-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 抓住关键问题,对症下药
-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 另辟蹊径,巧干要比苦干强
- 第六章
- 欲望是难以填满的无底洞
- 满足需要,克制欲望
- 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
- 消除比较的私心
- 不被虚名所累
- 安贫乐道,守住内心的清净
- 第七章
-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 恕人之过,释人之嫌
- 大肚能容,宽大为怀
- 将诽谤和侮辱当作进取的动力
- 用宽容的安抚感化恶人
- 懂得坚持,学会忍耐
- 心有良知,超然面对闲话
- 第八章
- 自省是认识自己的最佳方法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 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文过饰非
-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 克服傲慢自大的毛病
- 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
- 善于反省,扬长避短
- 别过分执迷于细节问题
- 第九章
- 做学问必须从内心下功夫
- 博学是成功的基础
- 循序渐进,才能有长进
- 学无止境,永无巅峰
- 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 打破文字的局限,追求真正的事实
- 知识不等于智慧
- 德比才更重要
- 追求完美是一种偏执
- 第十章
- 真诚地面对自己和他人
- 诚信是立身之本
- 猜疑是人际交往的大忌
- 心诚则灵,怀有一颗真诚心
- 不做作,待人待己皆真诚
- 诚意的最高境界是至善
- 第十一章
- 仁以博爱为本
- 爱一切人才是仁
-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 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美
- 不要为了行善而行善
- 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迁怒于人
- 养一身浩然正气
- 第十二章
- 品山赏水,在人间诗意栖息
- 自然是生命的方式
- 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
- 摆脱羁绊,培养空灵的心
- 随心而动,随性生活
- 身体忙,心悠闲
- 乐观的心态有利于身体健康
- 书法之中悟心法
- 用中正平和的心态品味音乐之美
- 第十三章
- 修炼不动心的境界
- 心无外物,超然洒脱
- 过分执着于静,易空虚寂寞
- 修心,在万事万物上下功夫
- 修炼不动心的境界
- 重视内心的修行,锻造强大的气势
- 身处恶境,更要持重守静
- 保持本色,以真示人
- 在宁静中感悟奔腾
- 第十四章
- 看破生死的超然
-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命的执着
- 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活得有意义
- 看破生死:生命就在一呼一吸间
- 沉浮动静皆人生
- 短暂的生命,长久的快乐
- 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
- 珍惜活着的光阴,坦然面对死亡
-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 绚烂过后归于平淡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紫云千阅
北京紫云千阅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自成立伊始便以满足大众阅读需求,打造高效的图书出版发布平台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成为大众阅读市场中领先的出版策划商与高效的出版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