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7千字
字数
2025-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脚步丈量丞相北伐的漫漫征途,走一走诸葛亮“六出祁山”的道路。
内容简介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近2000年后,一位少小便阅读三国历史、青春期与三国游戏难舍难分的“三国老男孩”,踏上了丞相曾经的北伐路:汉中—祁山—街亭—陈仓—五丈原。在诸葛亮曾经行进、驻军、斩马谡、擒王双、对峙司马懿的地方驻足,在每一处探寻彼时发生在此地的故事,既讲述流行的史书记载,也提出自己的见地甚至异议。
阅览千年未变的山川形制,刀光剑影纷至沓来,鼓角争鸣不绝于耳。祁山道的蜿蜒、街亭的静默、汉水与渭水的汩汩流淌,以及五丈原的瑟瑟秋风,见证着英雄终章的意气风发与壮志未酬。
立身于地理与历史的经纬交织,丞相北伐的激怀壮志、黯然落幕,在目光与胸襟中鲜活起来,成为一个三国老男孩与历史的私密对话。
30年的情怀,10天的旅程,这是一场文化之旅、一部历史游记,更是一份后世献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为什么我想重走“六出祁山”之路
-
引子 丞相祠堂何处寻
-
第一日 风起汉中丞相的棋局
-
第二日 虎啸沔阳 定军山下,武侯墓前
-
第三日 龙游祁山 六边形丞相是怎样炼成的
-
第四日 雨歇天水 陇西的风与月
-
第五日 雾锁街亭 国运坠落于关陇大地
-
第六日 云横秦岭 一场很(没)有必要的火车旅行
-
第七日 星落秋原 直到北伐尽头
-
第八日 月明寒溪 时间从此流逝
-
后记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英雄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实地走一遭
本书作者霜月落采用自驾重走北伐路的独特方式,从汉中启程,经勉县武侯祠、天水街亭、陇山古道,最终抵达五丈原。这条跨越川陕甘三省的路线,串联起十余处湮没于荒野的三国遗迹。当车轮碾过秦岭的险峻山道时,他说这样子才能深切体会到 “地理是理解历史时空逻辑的核心工具” 的真谛。书中对 “真假街亭” 的考证尤为精彩。作者站在陇西高地俯瞰地形,对比《三国志》中 “依山阻水” 的记载,分析两个候选地的军事优劣。当山风掠过隘口,马谡 “舍水上山” 的致命错误突然具象化 —— 这种地理实感带来的历史顿悟,是书斋研究永远无法复制的体验。从成都香火鼎盛的祠庙到祁山荒草丛中的残碑,不同地域的武侯祭祀形态构成文化人类学的鲜活样本。在勉县武侯墓前,作者目睹游客们摆放的鲜花与手写卡片,那些 “丞相保重” 的朴素留言,恰是诸葛亮从历史人物转化为精神符号的生动见证。
重走北伐路,探寻历史与自我
重走北伐路,探寻历史与自我 合上《寻找北伐路上的诸葛亮》,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这本书的作者无疑是一位赤诚的三国迷,从后记便能看出,三国历史于他,是儿时便深植心底的热爱,岁月流转,这份热爱愈发深沉浓烈。 书中作者沿着诸葛武侯北伐的足迹前行,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被他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来。这不仅是一场地理意义上的旅程,更是一次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让我不禁想起马伯庸的《文化不苦旅》,马亲王与朋友也曾自驾重走北伐之路。这些三国迷们似乎都有着共同的认知:唯有亲身踏上这片土地,才能真切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体悟诸葛武侯当年的心境。 作为历史爱好者,我对书中描绘的寻找历史遗址和古迹的过程感同身受。当我们站在那些古老的遗迹前,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先辈们对话。每一块斑驳的砖石、每一寸沧桑的土地,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在寻找古迹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更深刻地了解历史,还能从中汲取力量,找到前行的方向。 泱泱中华,拥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的根。正如作者在书中所展现的,了解历史能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未来的方向。诸葛武侯北伐,虽最终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宏愿,但他那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精神,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瑰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这个世界需要英雄,英雄的形式多种多样。诸葛武侯是英雄,他为了理想不懈奋斗,将一生奉献给蜀汉大业;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坚守信念、默默付出的普通人,同样是英雄。作者在旅途中,或许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英雄之路。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好自己该做的、想做的,成为自己的英雄。 看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涌起强烈的冲动,渴望有一天也能重走北伐之路。去感受秦岭的巍峨、汉水的波澜,去探寻街亭的古战场、五丈原的遗迹。我相信,那将是一次震撼心灵的体验,能让我对历史、对人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寻找北伐路上的诸葛亮》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我们踏上探索历史与自我的征程。它让我们明白,历史从未远去,那些英雄的故事和精神,依然在当下闪耀着光芒,指引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与价值。
我还挺喜欢这种追寻历史人物的旅行,就像在时空交错,眼前看到的不仅仅只有现在,还有遥远的过去,以及从过去走到的来路。正如作者所说,当他年少时看到丞相在五丈原的离去,陷入剧烈的悲痛,以至于再也无心投入后续的章节,是呀,年少时谁不曾为了诸葛丞相的离去黯然神伤,悄然落泪。可人会长大,会发现曾经那个在心里重如神佛一样的丞相终究要跌落神坛,回到人间,重新成为一个人。有人说,丞相智谋无双,我信了,我也曾把他当做最有智慧的人那样崇拜。后来又有人说,丞相穷兵黩武,我也信了,因为他连续七年都在北伐,都在打仗。现在,我相信一个人从来都不只有一个侧面,作者说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是丞相在自己价值观下做的选择,这是他的理想,他始终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我觉得这样的丞相依然值得敬佩。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贝页
贝页图书诞生于二零一八年,是高顿教育集团创办的文化子品牌。贝页图书以图书出版为主体业务,涵盖全媒体内容产品。贝页图书致力于经济、历史、人文、科普等领域,为年轻而好奇的读者提供多元而优质的新知内容。
“贝”是贝壳,“页”是书页。贝壳磨砺出有识、有料、有趣的知识珍珠。时代潮起潮落,贝页想与您一起,做知识的拾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