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作者仲富兰多年来潜心专研中国民俗学的一部全面、系统、创新的力作。

内容简介

本卷“民俗文化论”着眼于民俗文化研究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既然十九世纪的西方民俗学是从研究古老风情的学问中脱颖而出、日益分化,从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至今日,这门学科则变现为与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交融汇合。要拓展民俗学的广阔空间,再也不能仅仅局限在民间文学的狭小天地里,尽快使这门学问社会科学化。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建构中国民俗学的理论支点
  • 第一章 民俗的本质与对象
  • 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的本原
  • 第二节 对民俗特质的表述
  • 第三节 学科存在的两个理论前提
  • 第四节 多维视野中的民俗研究
  • 第二章 民俗学研究与整体民俗观
  • 第一节 民俗层级与文化视角
  • 第二节 关于整体的民俗观
  • 第三节 历久弥新的学科特色
  • 第三章 民俗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点面结合的民俗结构
  • 第二节 隐显互动的复合形态
  • 第三节 民俗的功能分析
  • 第四章 中国民俗的性质与特征
  • 第一节 民俗“土壤”和生态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民俗的性质分析
  • 第三节 中国民俗的传承特征
  • 第五章 知识共同体与民俗分类
  • 第一节 民俗文化类型评估
  • 第二节 民俗学的分类探索
  • 第三节 知识共同体与民俗学分类
  • 第六章 超越冲突与复苏融合
  • 第一节 超越主体心理的“复苏”
  • 第二节 民俗冲突与多元共生
  • 第三节 民俗交流与民俗变异
  • 第七章 民俗的物态与非物态
  • 第一节 物态象征的丰富世界
  • 第二节 物态背后的丰富内涵
  • 第三节 凝聚在物态上的“非物态”崇拜
  • 第八章 民俗中的个体与群体
  • 第一节 个体在民俗中的位置
  • 第二节 和谐共存与和而不同
  • 第三节 乡缘地理与交感网络
  • 第九章 民俗行为与核心价值
  • 第一节 民俗行为与人格塑造
  • 第二节 民俗行为的心理基础
  • 第三节 中国民俗与核心价值评说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