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作者仲富兰多年来潜心专研中国民俗学的一部全面、系统、创新的力作。

内容简介

本卷“民俗传播论”认为文化人类学、民族语言学、文化史学都或多或少地触及民俗的问题、要“打通”民俗学与传播学的通道、民俗传播——作为一个民俗文化学与传播学相交叉的边缘课题,应当被提上科学研究的日程。解决民俗传播的任务,也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文化视野下的民俗传播研究
  • 第一章 民俗传播要素与环境分析
  • 第一节 民俗与传播的交叉研究
  • 第二节 民俗传播的要素分析
  • 第三节 民俗传播研究的生态环境
  • 第二章 民俗传播与符号理论
  • 第一节 符号理论的学术史梳理
  • 第二节 符号理论对民俗传播的建构意义
  • 第三节 符号——信息传达的意义载体
  • 第四节 符号传播与民俗传承
  • 第三章 民俗传播:表征与意蕴
  • 第一节 象征:民俗表征的独特结构
  • 第二节 谐音:民俗传播的会意表征
  • 第三节 神话:民俗传说的历史意蕴
  • 第四章 传播仪式与传播形态
  • 第一节 仪式:传播中的时空节点
  • 第二节 史前民俗符号的传播形态
  • 第三节 传播三态:本真态·再生态·新生态
  • 第五章 民俗传播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传播机制的三个要素
  • 第二节 民俗媒介的传播机制
  • 第三节 民俗传播的载体与组织
  • 第六章 传播语境与信息扩散
  • 第一节 传播的语境、情景与口碑
  • 第二节 色彩斑斓的传播流向
  • 第三节 力度受制的传播流程
  • 第七章 民俗信息的语言编码
  • 第一节 芸芸众生的传播“编码”
  • 第二节 信息编码的意义表达
  • 第三节 编码的语言载体
  • 第八章 民俗信息与非语言传播
  • 第一节 非语言传播的特殊符号
  • 第二节 非语言传播的媒介形态
  • 第三节 地缘特征、人口流动与非语言传播
  • 第九章 社会记忆与心理结构
  • 第一节 考察社会记忆的传播特点
  • 第二节 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心理结构
  • 第三节 主体心理积淀与社会记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