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7千字
字数
2021-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汇集国内哲学研究领域关于“戴震哲学思想”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戴震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十八世纪中国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乾嘉学派的朴学大师与皖学的创始人,是实事求是学术研究方法的提倡者与实践者,在充满曲折坎坷的55年生涯中,他对于经学,哲学以及天文学,地理学,算学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书对于戴震的哲学思想做了新的阐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20世纪戴震哲学思想鸟瞰
- 第一节 20世纪前半叶戴震哲学思想研究之鸟瞰
- 一、戴震哲学思想的旨趣及其方法论特色之分析
- 二、对戴震伦理学中自由思想、重要概念的现代解读
- 三、戴震哲学思想的精神源泉之探索
- 四、对戴震哲学思想的历史贡献之评价
- 第二节 梁启超、胡适的戴震哲学思想研究之专论
- 一、梁启超的戴震哲学思想研究
- 二、胡适的戴震哲学思想研究
- 第三节 20世纪后半叶戴震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 一、早期启蒙思想家抑或其他——戴震及其哲学思想性质之争
- 二、对于戴震哲学的理论形态及其内在结构的研究
- 三、对戴震伦理学的新认识
- 四、从解释学与现代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戴震哲学及乾嘉考据学的新动向
- 五、其他相关传统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 第二章 戴震的道论与“分理”说
- 第一节 戴震的道论思想
- 一、戴震“道论”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戴震论天道与人道
- 第二节 戴震的分理说
- 一、“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
- 二、“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
- 第三节 戴震的德性论与伦理学中的其他问题
- 一、戴震的德性论及其对德福关系的思考
- 二、戴震伦理学中的其他问题
- 第三章 戴震的语言哲学与认识论思想
- 第一节 戴震的语言哲学
- 一、戴震的“名学”思想
- 二、戴震语言哲学中的句法分析
- 三、语词、句子意涵与文本中的言语脉络诸分析
- 四、戴震的言意观及其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
- 第二节 戴震的认识论思想
- 一、追求“十分之见”与批评“任意见”——戴震的求知理想与社会关怀
- 二、戴震论心知与道德修养、经典解释的关系
- 第四章 戴震的经学解释学及其当代转化
- 第一节 戴震的经学解释学及其方法论
- 一、解释学与解释学的循环
- 二、从经学解释学到经典解释学
- 第二节 戴震经学解释学向经典解释学转化之探索
- 一、从经学解释学到经典解释学
- 二、戴震经学解释学的内在限制
- 第五章 戴震与惠栋、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关系辨析
- 第一节 戴震与惠栋的学术关系考辨
- 一、戴震35岁之前的著述情况
- 二、戴震35岁之前的学术思想简论
- 三、戴震与惠栋的学术、思想关系再辨正
- 第二节 戴震与章学诚之间的学术关系
- 一、20世纪70年代后几种重要著作对此问题的分析
- 二、章学诚维护“名教”的思想及对戴震的批评
- 三、章学诚的历史文化哲学思路及其对戴震的学术批评
- 四、章学诚对戴震“方志”观的批评与再评价
- 第六章 后戴震时代的学术与思想举要
- 第一节 在“求是”中“求道”
- 一、求是与求道
- 二、“治经莫重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的语言哲学思想
- 三、段玉裁的“治经”方法与语言哲学的方法论追求
- 四、语言分析与段玉裁的政治伦理思想
- 第二节 焦循的“性灵”经学与哲学思想
- 一、焦循经学研究与哲学思想中的个体主体性
- 二、焦循的“假借”方法与经学研究中“性灵”的阐扬
- 三、焦循的历史还原主义倾向与人文实证主义的烙印
- 四、焦循经学思想中的内在张力
- 第三节 王念孙、王引之的语言学研究与古典人文知识的增长
- 一、王念孙的语言学成就与古典人文知识的增长
- 二、王引之的语言学研究与古典人文知识的增长
- 第四节 阮元哲学思考的语言学路径及其得失
- 一、“圣贤之道存于经,经非训诂不明”——阮元的哲学
- 二、语言学的方法与经验论思维——阮元论“心”
- 三、语词分析背后的政治思想与人生哲学——阮元释“顺”“鲜”“达”等字的哲学诉求
- 四、以训诂的方法阐发“仁学”与“性命”思想——阮元的道德哲学思想
- 五、“追求本义”——阮元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历史还原主义
- 结语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