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2千字
字数
2024-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赵家璧于1930年代的文学编辑活动及其影响。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文学起步的时候,图书、报刊等印刷媒介的成熟与普及改变了以往文学传播的模式,现代传媒机制中的作者、编辑、媒介构成了文学传播的核心力量。
文学编辑作为媒介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在文学传播过程中发挥了“把关人”和推动者的作用,调节着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传播与接受行为,是文学传播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他们往往通过倾注于文学读物中的编辑劳动将文艺作品、文艺动向和文艺思想传播出去,并试图引导社会的文学审美倾向。
赵家璧(1908—1997),上海市松江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编辑家、翻译家和评论家。在中国1930年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他敏感地意识到中国新文学建设的重要性,迫切地为中国文学寻找现代化发展道路。
他广泛联络作家,汇聚和保存了中国现代文学最优秀的创作力量;他有计划、有体系地向国内读者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范本,将中国文学引向世界文学的大格局;他积极开拓现代文学选题,以丛书和选本等编辑手段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化做出努力;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他探索出一系列普及文学优秀读本的办法,积累了文学的市场化生存经验。
赵家璧的文学编辑策略融会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造就了《良友文学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等一批现代文学的经典文献,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学术传统,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前言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缘起:赵家璧的文艺传播个案剖析
- 第二节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30年代文学场中的赵家璧
- 第一节 1930年代的文学场
- 第二节 文学编辑:赵家璧的文化身份
- 第三节 赵家璧的文学编辑思想
- 第二章 开拓作家资源——汇聚现代文学的生产力量
- 第一节 赵家璧的作家资源
- 第二节 赵家璧与徐志摩作品的流传
- 第三节 赵家璧与左翼文学的突围
- 第三章 借鉴外国文艺——提供现代文学的创作摹本
- 第一节 翻译西方文学作品
- 第二节 赵家璧对翻译文学的编辑贡献
- 第三节 赵家璧对外国文学译介的贡献
- 第四章 编纂文学选本——建构现代社会的文学经典
- 第一节 文学选本与经典建构
- 第二节 对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反思——组织编纂《中国新文学大系》
- 第三节 选本自身的经典性——《中国新文学大系》在文学史中的坐标意义
- 第五章 适应市场法则——接纳现代文学的商品属性
- 第一节 赵家璧对良友品牌的继承和重塑
- 第二节 赵家璧的文学市场策略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