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粤派批评丛书”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多年来极具代表性的文学评论文章,内容分为三部分:“时间・想象”通过对现代主义作品的文本分析,探讨“时间”在现代小说语境中作为一个内嵌于文本中的符号如何揭示艺术世界的存在;“人文・化成”是作者对文学命题以及广东文化内核的思考与评析;“守望・怀想”为作者对文人作品及往事的追忆和感悟。

作者感性与理性并重地对现当代文学作品及文化现象进行具有哲思的探索,尤其对广东文学传统和文学发展路径有深入的思考和捍卫,是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文学批评文集。

目录

  • 版权信息
  • “粤派批评”丛书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作者简介
  • 自序 卯时的阳光
  • 第一辑 时间·想象
  • 中国现代主义小说:想象中的时间
  • 中国现代主义小说中的间离
  • 论鲁迅小说的焦虑
  • 女性想象的欲望诗学
  • 现代小说的碎片化叙事
  • 小说的碎片化叙事
  • 一幅画三本书十个评分
  • 心灵的世界没有边界
  • 作为文学的时间
  • 转型期文学风度
  • 第二辑 人文·化成
  • 为大潮汕点灯——话说《潮汕胜景图》
  • 吾师王富仁先生——在大潮汕望京
  • 战地黄花——评说梁信、金敬迈、张永枚
  • “打工文学”论辩
  • 军旗下的文学方阵——评广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木棉红南方军旅作家长篇小说系列”丛书
  • 走通大特区——话说“特区军旅文学”
  • 阴晴圆缺——评1991年《花城》的中篇小说创作
  • 匆忙地走着自己——评《小说家》中篇小说擂台赛参赛小说
  • 永远的异乡人二题——论梦莉与司马攻
  • 都市的风雅:田园诗时代的终结
  • 洞穿广东乡土的历史深巷——谈《陈国凯文集》
  • 人类元年的现代叙述——论土家族作家田瑛的小说创作
  • 西部人生的精神资源——论刘亮程的小说
  • 灵魂超度的时间想象——谈张况的“史诗三部曲”
  • 人文化成的文学表述——谈《近现代潮汕文学》
  • 南方精神的再度崛起
  • 广东“新文化运动”:呼唤新南方文学
  • 逃离现场的广东文学批评
  • 非艺术的艺术
  • 文学灵魂的钩沉——读饶芃子教授的《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
  • 唐前的岭南文化与文学风度——岭南文史研究的新启悟
  • 第三辑 守望·怀想
  • 见字如面——写在梁信先生远行之际
  • 金戈铁马话平生——说金敬迈
  • 明湖的萧殷——怀念萧殷先生
  • 致黄树森:回到文德路75号
  • 又见舒婷
  • 真心守望——陈骏涛印象
  • 一个时代的文学叙事——序陈德宏先生《悠然有痕》
  • 谢望新的1980年代
  • 关于章以武先生的文学言说
  • 关于黄伟宗及粤派批评与珠江文明
  • 老兵与学者的散文——论苏晨的散文创作
  • 钟声过处唱大风——读李钟声《岭南画坛60家》
  • 潮汕村儒王杏元
  • 末世遗痕的小说怀想——范若丁《失梦庄园》的诗意建构
  • 动词的心情故事——读李科烈散文集《聆听天籁》
  • 己亥兔月序刘迪生《北回归线上的彩虹》
  • 观照一座城的文化史——序李迅《燃烧的交响曲》
  • 雷铎的编年史
  • 奔跑的欢乐在这里停留——怀念朋友温远辉
  • 在风中行走——筱敏的文学创作
  • 在天国与尘世之间——关于阮波的文学断片
  • 与青春与欲望相关的道行——读燕子晚近的作品
  • 以素朴彰显新声——辛卯序《东涌谣》
  • 聆听野地——序谢来龙诗集《乡野抒怀》
  • 庚子序蔡莉玲《我的智性语文教学之路》
  • 和中学生谈中国语文
  • 水客制度、族群与一座叫潮汕的城——在苏黎世中西方文化交融高峰论坛的演讲稿
  • 中意法当代艺术家邀请展(汕头站)
  • 从大潮汕写“中国往事”
  • 读书是一种饥饿
  • 为着生命的告别与相遇
  • 文学表达高贵的人类精神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创建于1951年。是一家老牌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五个板块的图书,即:以党史和政治理论为主的政治读物,教材和教辅读物,原创的学术著作,文化普及读物和实用的财经、医学图书。建社57年来,出版图书1万余种,印数7亿多册,有500余种图书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1997年至2002年,连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一大批重点书和双效书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多次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良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