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近年来,我国医学社会学和职业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既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扎根田野工作,引入历史视角,加强理论反思,对我国城市医疗职业群体的职业伦理与执业行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书中既有对诸如“职业伦理”“病人角色”等核心概念的梳理和反思,也有对现实情境中的职业伦理和执业行为的考察;既有对当代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的描述和分析,也有在长时段的历史视野下对医生职业伦理变迁的考察。

本书不但有助于把握医疗职业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视角,而且对于理解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类医疗职业亦有所裨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城市社会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 导论:迈向从本土社会文化出发的医疗职业研究
  • 第一节 理论与经验的互动
  • 第二节 历史与当下的交织
  • 第三节 以医疗为“对象”与以医疗为“切口”
  •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职业伦理困境及其发生条件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职业伦理问题
  • 第二节 职业伦理的基本含义和理解维度
  • 一 基本含义与经典论述
  • 二 两种理解维度
  • 第三节 当代中国职业伦理困境的类型与发生条件
  • 一 意义感的缺失
  • 二 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伦理矛盾
  • 三 职业伦理与组织伦理的冲突
  • 四 物质利益与职业伦理的矛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近代西医的诊金论述与医疗服务市场的道德基础建构
  • 第一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道德与市场问题
  • 一 问题意识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节 以关系运作理解医疗服务市场的道德基础建构
  • 一 金钱与职业伦理的张力
  • 二 市场的道德基础
  • 三 关系运作的分析视角
  • 第三节 近代上海医疗服务市场的形成和道德与市场的矛盾凸显
  • 一 近代上海医疗服务的社会基础的变化
  • 二 诊金的社会想象
  • 第四节 诊金意义的重塑与职业伦理的再造
  • 一 诊金的伦理基础
  • 二 诊金与一般劳动所得的区分
  • 三 医业与商业的区分
  • 四 医业与慈善的区分
  • 五 重塑诊金意义的后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一 诊金论述与医疗服务市场的道德基础建构
  • 二 诊金道德意涵的多主体竞争
  • 三 进一步的讨论
  • 第三章《人民日报》中医生的职业形象与职业伦理转变[1]
  • 第一节 职业伦理的社会建构
  • 第二节 媒体中的医生职业形象与职业伦理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医生“专家”形象的明晰化
  • 第五节 医生工作伦理的职业化
  • 一 服务内容与对象的具体化
  • 二 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变化
  • 三 个体利益的呈现
  • 四 新道德元素的出现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单位制改革与医患关系的变化
  • 第一节 从单位制理解医患关系
  •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责任私人化
  • 第三节 医疗服务筹资的责任私人化
  • 第四节 医疗服务递送的责任私人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作为“中间人”的医护工作者[1]
  • 第一节 就医“中间人”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三节 关系结构的中间人:一个扼要的文献综述
  • 一 关系中间人的重要功能
  • 二 中间人提供帮助的原因:义务与回报
  • 三 中间人帮忙之后的社会后果
  • 四 关系就医的中间人
  • 第四节 关系就医的制度背景与患者动机
  • 第五节 何以帮忙?人情伦理与医疗风险之间的权衡
  • 一 风险评估:关系就医的前期工作
  • 二 不同年资中间人的关系链接策略
  • 三 不可见的双重负担
  • 第六节 求助者与中间人有关回报的理解错位
  • 一 求助者:尽量减弱回报的工具性色彩
  • 二 中间人:不期待回报与职业伦理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医疗护理工作的“护士+护工”服务模式
  • 第一节 照料市场化背景下的医疗护理服务
  • 第二节 护理职业中的管辖权之争
  • 第三节 中国的护士与护工职业的发展历程
  • 第四节 护士与护工在护理中的工作划分
  • 第五节 工作意义的区分与体制身份的差异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角色摇摆中的职业陪诊员[1]
  • 第一节 职业陪诊的双重角色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三节 情感、情感劳动与专业性
  • 第四节 临时家属与就诊规划师的角色张力
  • 第五节 双向的服务关系建构与“互惠”的达成
  • 一 以情感劳动应对双重不确定性
  • 二 互惠的情感管理
  • 第六节 “陪而不诊”的服务原则与专业关系边界的维系
  • 一 互惠的限度
  • 二 “陪而不诊”原则是情感劳动的底线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家本位视阈下的病人角色与医患关系
  • 第一节 病人角色的概念及其根植性
  • 第二节 西方学界对病人角色概念的反思
  • 一 疾病类型
  • 二 人群特征
  • 三 医患关系的复杂性
  • 四 病人角色概念的价值预设与社会根植性
  • 第三节 从“家本位”文化重新理解病人角色
  • 一 疾病诊疗的决策与告知
  • 二 疾病照料与意义寻求
  • 三 临终安排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主要观点
  • 二 进一步的讨论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