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首发】职业读书人唐诺全新作品,23篇关于“年纪·阅读·书写”的重磅思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家唐诺全新散文作品。逐渐步入暮年的唐诺把年纪这个视角加进每天的阅读和书写中,变为读和写的新视角、新元素。

逐年增长的年纪,迫使书写者时刻面对日益年轻的世界,好处是,书籍也跟着年轻起来,由此阅读和书写产生了一种从容跟得上的转动,得以一步步揭露,深入作者希冀抵达之处。

唐诺用“年纪”这一独特视角,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抵达思维尽头的思索,带我们进入伍尔夫、昆德拉、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博尔赫斯、卡尔维诺、赫尔岑、康德、张爱玲、朱天心、阿加莎·克里斯蒂、山田洋次、钟晓阳、侯孝贤、有吉弘行等人的世界,从阅读书写到影视综艺,辨识出那些比文字和影像更稠密更切己的东西,重新打开我们的视野。

目录

  • 版权信息
  • 辑一 年纪
  • 1. 一直年轻起来的眼前世界
  • 2. 他们是几岁时写的?
  • 3. 延后二十年变大变老
  • 4. 身体部位一处一处浮现出来
  • 5. 暂时按下不表的死亡
  • 辑二 阅读
  • 1. 携带着的书
  • 2. 结论难免荒唐,所以何妨先盖住它不读
  • 3. 有关鉴赏这麻烦东西,并试以屠格涅夫为例子
  • 4. 黄英哲其书其人,以及少年心志这东西
  • 5. 集体·递减的生命经历和记忆
  • 6. 一个现场目击者的记忆和说明
  • 7. 再来的张爱玲·爱与憎
  • 8. 没恶人的寅次郎国
  • 辑三 书写
  • 1. 五百个读者,以及这问题:剩多少个读者你仍愿意写?
  • 2. 第二次庆祝无意义,一本八十几岁的小说
  • 3. 将愈来愈纯粹
  • 4. 重写的小说
  • 5. 请稍稍早一点开始写,趁这些东西还在
  • 6. 字有大有小·这是字的本来模样
  • 7. 不愿解释自己的作品,却得能够解释自己的作品
  • 8. 文学书写作为一个职业,以及那种东边拿一点西边拿一点的脱困生活方式
  • 辑四 年纪
  • “瘟疫”时代的爱情·在日本
  • 附录
  • 千年大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7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老文青的呓语

    作者(58)是上世纪 70 年代台湾的老文青,朱天心的老公。我最近看杨宪益的回忆录,他小时候在家私学,家里给他请的是个前请秀才,老秀才喜欢写诗,一生断断续续写了上千首,订成几个手抄本,最后也散失了,可就是留到今天,这些诗谁看呢?同样想关汉卿生平花心思最多的是作诗填词,戏剧只是副业,最终是剧本才名垂千古,《红楼梦》的作者当年写书也觉得拿不上台面,写是为了倾诉和化解郁结。本书作者写的随笔散文,文字考究,如果老老实实写些非虚构记述更有价值,现在海岛上还有人看他的随笔和文字吗?用什么文字都在彷徨吧?当满屏都是 “茶叶蛋和高铁没靠背”,写字的不如好好记述物价的涨幅,市井民生更有价值。看 520 省府的就任礼仪,真感慨常凯申坚持汉字和国语正音功莫大焉。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字的质感非常独特

      看一眼就忘不掉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梦呓一般的文字

          转发
          1
        • 查看全部18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