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自诞生之日起,高分子材料就表现出不凡的独特性质与功能。

内容简介

自德国科学家HermannStaudinger发表首篇关于大分子的学术论文以来,高分子科学已经走过一百余年的历程,在军事国防、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通信、医疗健康、日常生活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关键物质与材料。

本书以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骨干研究单位的科研活动为载体,报道近年来在高分子科学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其内容覆盖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包括了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特殊条件下的高分子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质、高分子物理计算机模拟、新实验手段与方法、先进高分子体系的仿生制备、传统高分子体系的新发展、高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等。

这些内容涵盖了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在高分子领域的新研究动向以及对于高分子科学经典难题探究的新尝试与新进展,涉及溶液、晶体、玻璃态、表界面等多个方面。此外,还包含了合成高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一
  • 总序二
  • 丛书前言
  • 前言
  • 第1章 用于有机光伏电池的共轭聚合物
  • 1.1 引言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 1.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 1.4 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
  • 1.4.1 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的设计要求
  • 1.4.2 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的设计方法
  • 1.4.3 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合成方法
  • 1.5 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1 共轭聚合物给体材料
  • 1.5.2 共轭聚合物受体材料
  • 1.6 有机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未来的发展与挑战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蛋白质-高分子偶联物的合成与应用
  • 2.1 引言
  • 2.2 蛋白质-高分子偶联物的合成方法
  • 2.2.1 grafting-to偶联
  • 2.2.2 grafting-from偶联
  • 2.3 蛋白质PEG化及潜在的PEG替代高分子材料
  • 2.3.1 蛋白质PEG化
  • 2.3.2 潜在的PEG替代高分子材料
  • 2.4 蛋白质的聚氨基酸化
  • 2.4.1 聚氨基酸的合成
  • 2.4.2 蛋白质-聚氨基酸偶联物合成方法
  • 2.4.3 聚氨基酸化蛋白质类药物的生物医药应用
  • 2.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晶体中的聚合
  • 3.1 引言
  • 3.2 拓扑聚合物的反应体系
  • 3.2.1 烯烃及其衍生物
  • 3.2.2 丁二炔的聚合反应
  • 3.2.3 炔和叠氮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
  • 3.2.4 压力诱导的拓扑化学反应
  • 3.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嵌段共聚物有序网络组装结构的调控和应用
  • 4.1 引言
  • 4.2 网络组装结构的调控
  • 4.2.1 通过改变BCP的结构和组成调控组装结构
  • 4.2.2 通过调节分子量调控组装结构
  • 4.2.3 通过控制分散度调控组装结构
  • 4.2.4 利用链段的特殊构象调控组装结构
  • 4.2.5 利用共混调控组装结构
  • 4.2.6 使用溶剂退火调控组装结构
  • 4.2.7 通过调节溶剂的溶解性调控溶液组装结构
  • 4.2.8 通过改变温度调控组装结构
  • 4.3 自组装网络结构的应用
  • 4.3.1 不同化学结构的网络及其衍生结构的制备
  • 4.3.2 功能材料
  • 4.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5章 蛋白质拓扑工程
  • 5.1 引言
  • 5.2 天然拓扑蛋白质
  • 5.3 人工拓扑蛋白质的构建和转化
  • 5.3.1 天然拓扑蛋白质的衍生
  • 5.3.2 组装-反应协同构建人工拓扑蛋白质
  • 5.4 拓扑蛋白质的优势与应用
  • 5.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6章 螺旋聚乙炔衍生物的合成、构象调控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聚乙炔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6.3 光学活性螺旋聚乙炔衍生物的制备
  • 6.3.1 螺旋选择性聚合
  • 6.3.2 手性诱导
  • 6.3.3 聚合后反应
  • 6.4 螺旋聚乙炔衍生物的构象调控及表征
  • 6.4.1 cis-transoid聚炔螺旋构象的调控
  • 6.4.2 cis-cisoid聚炔螺旋构象的调控
  • 6.5 螺旋聚乙炔衍生物的应用
  • 6.5.1 手性传感器
  • 6.5.2 对映体分离
  • 6.5.3 不对称合成催化剂
  • 6.5.4 手性分子开关
  • 6.5.5 手性发光材料
  • 6.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白色结构色及聚合物超白表面
  • 7.1 引言
  • 7.2 生物白色的物理基础
  • 7.2.1 布拉格叠层反射
  • 7.2.2 无规散射
  • 7.2.3 光子晶体
  • 7.3 生物白色的扩散传输平均自由程
  • 7.4 聚合物超白表面
  • 7.4.1 纳米纤维网络结构
  • 7.4.2 蜂窝孔或球体堆积结构
  • 7.4.3 双连续网络结构
  • 7.5 白色结构色的应用
  • 7.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环保节能绿色的聚烯烃
  • 8.1 引言
  • 8.2 聚烯烃材料概述
  • 8.2.1 聚乙烯、聚丙烯发展现状及趋势
  • 8.2.2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树脂发展现状及趋势
  • 8.2.3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树脂发展现状及趋势
  • 8.2.4 聚1-丁烯(PB-1)树脂发展现状及趋势
  • 8.3 聚烯烃树脂催化剂
  • 8.3.1 铬系(Phillips)催化剂
  • 8.3.2 钛系(Ziegler-Natta)催化剂
  • 8.3.3 锆系(metallocene)催化剂
  • 8.4 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 8.4.1 铁配合物催化乙烯制备α-烯烃
  • 8.4.2 铁/钴配合物催化乙烯制备聚乙烯蜡
  • 8.4.3 镍配合物催化乙烯制备聚烯烃弹性体材料
  • 8.5 聚烯烃生产工艺
  • 8.5.1 低密度聚乙烯(LDPE)生产工艺
  • 8.5.2 线型低密度与高密度聚乙烯(LDPE和HDPE)生产工艺
  • 8.5.3 聚丙烯(PP)生产工艺
  • 8.5.4 中国聚烯烃生产装置状况及技术进展
  • 8.6 聚烯烃发展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9章 荷电大分子体系的分子模拟
  • 9.1 引言
  • 9.2 荷电大分子体系中的主要算法
  • 9.2.1 分子模拟中的短程相互作用和长程相互作用
  • 9.2.2 Ewald加和算法
  • 9.2.3 带电表面与界面上静电相互作用的模拟及粗粒化算法
  • 9.3 聚电解质溶液的分子模型
  • 9.3.1 稀溶液中性高分子构象
  • 9.3.2 稀溶液聚电解质构象
  • 9.3.3 聚电解质稀溶液中抗衡离子的聚沉和溶液渗透压
  • 9.3.4 聚电解质溶液的动力学
  • 参考文献
  • 第10章 单分子荧光显微与光谱技术,以及高分子物理研究
  • 10.1 引言
  • 10.2 关于多电荷大分子单分子链构象及电荷状态的研究
  • 10.3 关于高分子结晶过程中物质输运性质的研究
  • 10.4 关于玻璃化转变过程中分子动力学的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自1986年11月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母体华东理工大学格物穷理、励志勤学的学术传统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着力把自己铸造成为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