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纪录片美学精神探讨,创新性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从纪录片的美学精神——真实这一核心观念出发,结合具体的创作流派、代表的电影家、典型的作品,探讨他们对于真实的理解。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分析、描述了纪录电影及其理论、实践的发生与发展,在相关领域研究颇具创新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影像建构的世界
  • Ⅰ 类型/边界
  • 壹 纪录电影是什么
  • 第一节 先驱与探索:生活记录与事件实录
  • 第二节 类型与传统:从人类学到“真理电影”
  • 第三节 直接电影之后:边界模糊与过界
  • 第四节 纪录电影是什么
  • Ⅱ 影像/表征
  • 贰 诗意的真实
  • 第一节 光和时间的游戏:先锋电影的视觉美学
  • 第二节 城市交响派:真实素材与片断拼贴
  • 第三节 诗意现实主义:诗化素材与现实序列
  • 第四节 先锋的现实主义:城市的正反面
  • 叁 浪漫人类学的真实
  • 第一节 高贵的野蛮人:《北方的纳努克》
  • 第二节 从表象到心灵:《最后的山神》
  • 第三节 人类学纪录电影的真实观念
  • 肆 电影眼睛的真实
  • 第一节 苏联建构主义电影思潮
  • 第二节 维尔托夫与《带摄影机的人》
  • 第三节 电影眼睛:用电影认识世界
  • 第四节 《带摄影机的人》:电影真相的寓言
  • 伍 电影讲坛的真实
  • 第一节 电影锤子:功能大于美学
  • 第二节 国家纪录电影原型:《漂网渔船》
  • 第三节 纪录电影的定义: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 第四节 格里尔逊模式及其影响
  • 陆 电影触媒的真实
  • 第一节 来源:分享和回馈的人类学
  • 第二节 巴黎人类学实验:《夏日纪事》
  • 第三节 真实电影:电影摄影机前后的互动
  • 第四节 真实电影的影响
  • 柒 旁观的真实
  • 第一节 旁观:“无为”的观察理念
  • 第二节 梅索斯兄弟与《推销员》
  • 第三节 直接电影:展现过程与危机机构
  • 第四节 时间炼金术还是真实的“谎言”
  • 捌 口述历史的真实
  • 第一节 克劳德·朗兹曼与《浩劫》
  • 第二节 口述历史:话语、面孔与记忆
  • 玖 “多元共生”的真实
  • 第一节 解构的影像:后现代思潮与纪录电影
  • 第二节 复合真实:混搭的风格
  • 第三节 多元表征:真实理念的延伸
  • Ⅲ 影像/机制
  • 拾 纪录电影“真实”的生成机制
  • 第一节 幻觉真实:经验主义真实
  • 第二节 间离真实:解构主义真实
  • 拾壹 纪录电影叙事的本质
  • 第一节 电影叙事的风格
  • 第二节 电影叙事的本质
  • 第三节 纪录电影叙事的本质
  • 拾贰 纪录真实的维度
  • 第一节 现实表征的三角关系
  • 第二节 “纪录真实”的三个维度
  • Ⅳ 影像/意义
  • 拾叁 纪录电影的精神旨归
  • 第一节 原罪:非常真,非常美,非常罪
  • 第二节 真实:纪录电影的美学精神
  • 第三节 意义:纪录电影的旨归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