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巨著,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

内容简介

早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过进化的观点。但是真正使生物进化论为世人所关注的是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因为《物种起源》的结论建立在大量的第一手考查资料基础之上。

《物种起源》不仅带来了生物科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达尔文是在“贝格尔号”舰上担任博物学家时进行的五年航海考查时期,通过考查和对比各地的物种性状,得到了物种渐变的结论。

航海结束后,达尔文又通过搜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条件下发生变异的材料,根据人工选择的原理得到了自然选择的思想。

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学说是《物种起源》一书的主要内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历史概述
  • 导言
  • 第一章 家养状态下的变异
  • 变异的原因
  • 习性和器官的使用与不使用的效果;相关变异;遗传
  • 家养变种的性状;种与变种区别的困难;家养变种从一种或多种起源
  • 家鸽的品种,它们的差异和起源
  • 古代所依据的选择原理及其效果
  • 无意识的选择
  • 人工选择的有利条件
  • 第二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 个体差异
  • 可疑种
  • 分布广远的、分散的及常见的物种,变异最多
  • 各地大属内的物种常较小属内的物种变异更频繁
  • 大属内有许多物种和变种一样,彼此间有密切而不相等的关系,而且分布有限制
  • 摘要
  • 第三章 生存斗争
  • 生存斗争这名词广义的使用
  • 照几何比率的增加
  • 抑制增加的因素的本质
  • 在生存斗争中一切动植物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
  • 生存斗争以在同种个体间及变种间为最剧烈
  • 第四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 自然选择的力量
  • 性的选择
  •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的作用的事例
  • 个体杂交
  • 通过自然选择产生新类型的有利条件
  • 自然选择引致灭绝
  • 性状分歧
  • 通过性状分歧和灭绝,自然选择对一个共同祖先的后代可能发生的作用
  • 生物体制倾向进步的程度
  • 性状趋同
  • 摘要
  • 第五章 变异的法则
  • 环境改变的影响
  • 受自然选择所控制的器官增加使用和不使用的效果
  • 风土驯化
  • 相关变异
  • 生长的补偿与节约
  • 重复的、残留的及低等的构造易起变异
  • 任何物种的异常发达的部分,比近似种内的同一部分有易于高度变异的倾向
  • 物种的性状较属的性状更易变异
  • 副性征易起变异
  • 不同的种会呈现类似的变异,所以一个变种常会具有它的近缘种的性质,或者重现它祖先的若干性质
  • 摘要
  • 第六章 学说的疑难
  • 过渡变种的缺乏或缺少
  • 具有特殊习性与构造的生物之起源和过渡
  • 极完备而复杂的器官
  • 过渡的方式
  • 自然选择学说的特殊难点
  • 外表不很重要的器官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 功利主义有多少真实性:美是怎样获得的
  • 摘要:包括在自然选择学说内的体型一致律和生存条件律
  • 第七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 第八章 本能
  • 在家养动物中习性或本能的遗传变化
  • 特殊的本能
  • 反对把自然选择学说应用在本能上的意见:中性或不育的昆虫
  • 摘要
  • 第九章 杂种性质
  • 不育性的程度
  • 支配初次杂交及杂种不育性的定律
  • 初次杂交不育性及杂种不育性的起源和缘由
  • 交互的两型性和三型性
  • 变种杂交的能育性及其所产混种的能育性并非普遍
  • 除能育性外杂种和混种的比较
  • 摘要
  • 第十章 地质记录的不完全
  • 从沉积的速率和剥蚀的广度来推测时间的过程
  • 古生物标本的贫乏
  • 在任何一个地质层内许多中间变种的缺乏
  • 整群近似种的突然出现
  • 成群的近似物种在已知的最低化石层中之突然出现
  • 第十一章 生物在地质上的演替
  • 灭绝
  • 生物类型在全球几乎同时发生变化
  • 灭绝物种彼此之间以及与现存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 古代类型的发展状况与现存类型的比较
  • 在第三纪后期同一型式在同一地域内的演替
  • 前章及本章摘要
  • 第十二章 地理分布
  • 想象的创造之单一中心
  • 传布的方法
  • 冰期中的传布
  • 南北冰期的交替
  • 第十三章 地理分布(续前)
  • 淡水生物的分布
  • 海洋岛屿的生物
  • 海洋岛屿上不存在两栖类及陆栖哺乳类
  • 岛屿生物与最邻近大陆上生物的关系
  • 前章及本章摘要
  • 第十四章 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形态学—胚胎学—强化器官
  • 分类
  • 同功的类似
  • 连接生物的亲缘关系的性质
  • 形态学
  • 发生及胚胎学
  • 退化的、萎缩的和不发育的器官
  • 摘要
  • 第十五章 复述和总结
  • 译名对照表(部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