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关于嫉妒的自助读物,帮你更清晰地理解嫉妒心理、改善因嫉妒而受到影响的情感关系。

内容简介

你是否曾受到嫉妒的困扰?
嫉妒是否影响了你的人际关系?
你是否因嫉妒而感到身心俱疲?
如果以上问题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这本书对你而言再适合不过了!

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罗伯特·L. 莱希博士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全面剖析了嫉妒心理。他阐明了嫉妒产生的原因,解释了嫉妒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和想法,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并且理解自己的嫉妒心理。

同时,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验证原则,本书还将带领读者一步步疏导自身的嫉妒心理——通过自我接纳、正视内心、共同面对等方式 来处理这种令人困惑又无法忽视的心理情绪,从而减少嫉妒带来的问题及种种身心折磨。

本书或将成为你读过的最好的有关嫉妒的自助读物。最重要的是,它为那些需要改善关系的伴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前言
  • Part One 嫉妒心的力
  • 第一章 竞争性情感的演变
  • 第二章 嫉妒心之于你,是个困扰吗?
  • 第三章 依恋与承诺
  • Part Two 嫉妒心是如何演变成问题的
  • 第四章 被嫉妒心操控
  • 第五章 导致朋友或伴侣离开你的嫉妒性行为
  • Part Three 扭转嫉妒心
  • 第六章 学会自我接纳
  • 第七章 与你的思想共舞
  • 第八章 和你的嫉妒心对话
  • 第九章 正视自己的嫉妒心
  • 第十章 共同面对
  • 第十一章 克服过去,克服嫉妒
  • 第十二章 学会释怀
  • 结语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为什么嫉妒是你面目全非》—嫉妒思维

    个人觉得,书中精华在于「嫉妒思维」,做了个简单的总结。


    【核心思想】
    人类所有的情绪其实都是信息的呈现,呈现出我们的需求以及任何可能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威胁。
    当我们嫉妒时,我们的 “威胁检测系统” 就会启动。我们会不断去寻找线索,确认伴侣是否移情别恋或是否有第三者介入。任何人都可能构成威胁,而此时伴侣的想法和感受便被我们臆想成潜在背叛的迹象。为了找到能够印证我们内心想法的线索,我们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当 “威胁检测系统” 确认即将发生的事情时,就会触发嫉妒模式。之后我们的情绪会不断激化,很难脱身。具体来说,嫉妒思维包括四部分:
    * 核心认知 —— 我们对事物的思考及看法,其中包括无意识的习惯性偏见。
    * 制定规则 —— 我们会制定一套规则(制度、想法、假设),这些规则不仅被套用于我们自身,同样也被用在他人身上。
    * 判断偏见 —— 我们总是倾向于寻找能够验证自己原有观点的信息。
    * 焦虑与反刍 —— 对未来的消极预测(焦虑)以及持续停留在过去或现在的负面情绪中(反刍)
    【脉络框架】
    核心认知
    核心认知 —— 我们对事物的思考及看法,其中包括无意识的习惯性偏见。
    当我们焦虑、愤怒或是悲伤时,我们常常会把自己的想法视为事实,根据脑海中的想法肆意下结论。【也就是说,我们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就会忽略现实,被核心认知控制。】
    引起嫉妒的通常是一些消极的核心认知,而我们恰恰将这些认知视为了事实。
    * 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够有魅力,不讨人喜欢,那么你可能就会害怕伴侣爱上其他比你有趣、比你有吸引力的人。
    * 如果你认为自己无法照顾自己,需要别人的陪伴,或者自己一个人是肯定不会快乐的,这种核心认知会让你害怕失去对方,失去陪伴你、照顾你的人。
    * 有些人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强烈的优越感。因此,在这种认知下,你担心的是别人对你的地位造成威胁:如果我的另一半移情别恋了,这就意味着我不再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了。
    我们核心认知的对象也可以是其他人,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揣测、判断。
    制定规则
    制定规则 —— 包括制度、想法、假设等,我们会制定一套规则,这些规则不仅被套用于我们自身,同样也被用在他人身上。
    特点:自动运行、觉得遵守规则就可以预测甚至控制未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
    判断偏见
    判断偏见是说,我们总是倾向于寻找能够验证自己原有观点的信息。觉得自己无趣,就会寻找相关证据。
    记忆同样也倾向于那些证实我们核心认知的信息。当人们情绪低落时,他们会选择性地回忆失败、拒绝和失望。
    焦虑与反刍
    焦虑与反刍 —— 对未来的消极预测(焦虑)以及持续停留在过去或现在的负面情绪中(反刍)
    焦虑
    当我们嫉妒时,我们会想:“我需要担心未来,以便做好应对。”
    重复焦虑的问题在于它最终会导致更多的焦虑和抑郁。
    焦虑通常与 “如果” 有关,而反刍往往是关于 “为什么”。
    另一个焦虑的原因是你无法接受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的感觉令你抓狂。
    反刍
    反刍 —— 长时间沉浸于负面情绪 —— 其实与焦虑类似,但反刍倾向于关注过去的事或问自己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例如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或 “我什么时候才能心情好转?” 反刍的人往往更容易抑郁。
    总结
    * 首先,我们对自我及他人有一些基本的核心认知,例如 “我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或 “人都是不可信的”。
    * 结合内心制定的规则 ——“我必须完美,才会有人爱我” 以及 “我的伴侣必须喜欢我的一切”,还有 “其他人会威胁到我与伴侣之间的恋爱关系” 或 “如果我的伴侣觉得其他人更有魅力,他会背叛我的”。
    * 于是我开始寻找线索,不断放大消极面,从而对未来感到无限的焦虑和担忧。
    * 核心认知与内心既定的规则通常是同时被激活的,随即启动的是我们的威胁检测系统 —— 寻找线索(“她根本不在她妈妈家。”)、开始揣测(“她脑子里想的是谁?”)、独揽责任(“她不说话是因为觉得我无趣。”)。然后,大脑激活了我们即将讨论的应对策略 —— 焦虑、反刍、质问、试探、预测与疏远 —— 来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另一半常常对我发火,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远,因此我总觉得我们快要分手了。” 所有的想法、规则和认知都自发地激活了应对策略,但这一切只是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罢了。嫉妒模式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随时有可能毁了自己的亲密关系。
    【文中亮点】
    我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都是建立在核心认知之上,但人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想象一下,如果你一直都戴着墨镜,周围的一切看起来都比实际更黑暗。如果你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戴着墨镜,那么你可能会认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黑暗的。这就是核心认知,一副左右你看法的有色眼镜。
    重复焦虑的问题在于它最终会导致更多的焦虑和抑郁。这就像打开一个文件柜,里面装满了生活中的糟心事,突然间,这一团糟涌向你。你被这些消极的情绪所淹没,任由自己的想法向它们靠拢。
    嫉妒模式让我不断强化嫉妒,试探伴侣,怀疑自我,增加焦虑与愤怒。这一切就像用力踩了一脚油门,最后惊讶地发现自己正冲向悬崖。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愿意为之改变什么?

      我们总是希望对方能够改变,但如果我们自己先做出一些改变,事情也许会简单很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嫉妒

        羡慕的核心是比较,嫉妒的核心则是对某种关系的威胁。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蓝狮子

        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成立于2002年10月,是目前国内最专业、出版规模最大的民营财经图书策划出版机构。蓝狮子专注于公司案例图书和企业家传记的出版业务,整理并传播中国本土公司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