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1千字
字数
2020-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揭示智能技术,专创融合实践案例。
内容简介
本书共9章,从内容上可划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1章、第2章和第3章组成,主要讨论创新创业内容。这部分提出了“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并对如何提升读者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训练方法,帮助读者进行自我训练与提高。第二部分由第4章、第5章和第6章组成,主要讨论智能时代与智能技术。这部分从“人机协同”视角揭示了智能技术,尤其揭示了深度学习的原理及其应用。通过“增强智能”,智能机器终将成为人类的助手。第三部分包括第7章、第8章和第9章,主要讨论专创融合的相关内容。这部分对如何通过“项目驱动”方式来生成项目与实践项目进行了探讨。作者给出了3个画布作为项目和团队生成与引导的工具,还介绍了大量专创融合的实践案例。本书适合所有希望提升自我创新创业能力的读者、想了解智能时代和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的读者、希望了解创新创业并进行创业实践的读者阅读,同时也适合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作为教材使用。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序
- 前言
- 引言:用创新应对智能时代的到来
- 第1章 创新与创新创业能力模型
- 1.1 开篇案例与概述
- 1.2 创新是人类的本能
- 1.2.1 创新是什么
- 1.2.2 创新能力是天生的吗
- 1.2.3 创新能力能够培养吗
- 1.3 创新创业能力模型
- 1.3.1 创新创业过程观察
- 1.3.2 创新创业过程思考
- 1.3.3 创新创业能力模型框架
- 1.4 核心创新
- 1.4.1 什么是核心创新
- 1.4.2 寻找核心创新
- 1.5 延伸阅读与思考
- 第2章 创新能力培养
- 2.1 开篇案例与概述
- 2.2 创新过程探索
- 2.2.1 创新过程是怎样的
- 2.2.2 创新需要哪些能力
- 2.3 培养创新思维方式
- 2.3.1 什么是创新思维方式
- 2.3.2 一切皆有可能:突破思维框架
- 2.4 培养创新心智模式
- 2.4.1 好奇心
- 能力训练 好奇心训练:孩童视角
- 2.4.2 洞察力
- 能力训练 洞察力训练:专注呼吸
- 2.4.3 思考力
- 能力训练 思考力训练:问题剖析
- 2.5 典型的创新思维方式
- 2.5.1 “跨界叠加”的组合思维
- 能力训练 组合思维训练:16个圆圈
- 2.5.2 “迁移学习”的类比思维
- 能力训练 类比思维训练:用类比描述学科
- 2.5.3 “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思维
- 能力训练 逆向思维训练:用逆向思维切入创业
- 2.6 延伸阅读与思考
- 第3章 创业者与创业实践
- 3.1 开篇案例与概述
- 3.2 创业者素质能力模型
- 3.3 创业动机与创业团队
- 3.3.1 为什么需要团队
- 3.3.2 如何促进团队合作
- 3.3.3 如何构建创业团队
- 3.4 增加创业成功机会
- 3.4.1 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
- 3.4.2 做科技创新型创业
- 3.4.3 延长创业的酝酿期
- 3.5 延伸阅读与思考
- 第4章 机器的“智慧”
- 4.1 开篇案例与概述
- 4.2 机器有“智慧”吗
- 4.2.1 机器有没有所谓的“智慧”
- 4.2.2 “渡河”问题——用算法建立对象模型
- 4.2.3 “渡河”问题——人和机器的分工合作
- 4.3 机器智能
- 4.3.1 图灵机与冯氏机
- 4.3.2 现实世界映射到数学世界
- 4.3.3 数学世界映射到机器世界
- 4.4 延伸阅读与思考
- 第5章 人工智能与创新思考
- 5.1 开篇案例与概述
- 5.2 机器学习发展史
- 5.2.1 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
- 5.2.2 1980年前的人工智能发展史
- 5.2.3 联结主义的新思路
- 5.2.4 “机器学习”的提出
- 5.2.5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
- 5.3 机器学习的本质
- 5.3.1 机器能不能学习
- 5.3.2 从数据中学习——Learning from Data
- 5.3.3 深度学习——“胶囊咖啡机”
- 5.3.4 机器学习路线图
- 5.3.5 机器学习的局限
- 5.4 智能技术带来的认知升级
- 5.4.1 数据思维:从以计算为中心到以数据为中心
- 5.4.2 逆向思维:一定要“知其所以然”吗
- 5.4.3 去中心思维:从中心计算到边缘计算
- 5.4.4 智能思维:从互联网思维到智能思维
- 5.4.5 降维思维:从高维到低维
- 5.5 延伸阅读与思考
- 第6章 智能时代的和谐之道
- 6.1 开篇案例与概述
- 6.2 人与机器的关系
- 6.2.1 人工智能正在全面超越人类
- 6.2.2 人工智能:竞争者还是帮助者
- 6.2.3 智能机器:敌人还是朋友
- 6.3 人与智能机器的和谐之道——增强智能
- 6.3.1 感知能力
- 6.3.2 认知能力
- 6.3.3 生存能力
- 6.4 人工智能赋能
- 6.5 延伸阅读与思考
- 第7章 专创融合创新项目指南
- 7.1 “项目驱动式”的专创融合训练
- 7.2 项目指南一:从无到有进行创新项目实践
- 7.2.1 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 7.2.2 宣讲并组建项目团队
- 7.2.3 审视项目核心创新
- 7.2.4 专项融合项目案例
- 7.3 项目指南二:如何找到好的项目
- 7.3.1 项目的价值在创新
- 7.3.2 马斯洛心理需求模型的启示——痛点
- 7.3.3 马斯洛心理需求模型的启示——痒点
- 7.3.4 选择项目时的“陷阱”
- 7.4 项目指南三:创新项目的开发
- 7.4.1 创新项目开发流程:如何开始一个创新项目
- 7.4.2 创新心智模式与思维方式对项目的启发
- 7.4.3 创新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几点提示
- 第8章 投资者和创始人的经验
- 8.1 项目指南概述
- 8.2 创业者特质与创投风险
- 8.3 创新创业的年轻化趋势和人工智能在新零售中的应用
- 8.4 医疗领域的创新创业和人工智能在医学创新中的应用
- 8.5 军工安全领域的创新创业和人工智能在军工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 第9章 关于智能时代的7个问题
- 1.人工智能是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 2.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什么?
- 3.人工智能技术有哪些应用案例?
- 4.数据的“天花板”会给人工智能带来什么影响?
- 5.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 6.什么样的数据叫作“大数据”?
- 7.如何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切入创业?
- 附录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