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一书的英文版,不仅仅探索曲折科学之路,更道出人生的哲学。

内容简介

四十年来,科研资金紧缩,导致资源更多倾斜于实用或实际的成果,以创造能够带来即时价值的产品。这样的大背景下,专攻紧迫的显著问题是否才是明智之举?事实并非如此。

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创始董事、曾帮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来到美国的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在其经典作品《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中描述了一个有关科研的巨大悖论。那些纯粹由好奇心驱动而无关应用的对深层问题的探索,往往能催生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带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变革。简单的例子: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电脑芯片。

本书包含了弗莱克斯纳于1939年写就的那篇永不过时的文章,以及高等研究院现任院长罗贝特·戴克格拉夫的一篇新作。戴克格拉夫在文中指出,弗莱克斯纳对“无拘无束地追求无用知识”这一价值观的捍卫,在当今时代的意义更甚于20世纪初。他讲述了在过去的那个世纪里,基础研究如何引发了重大变革;解释了它为何既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又是社会和文化变革的第一步。他提出,唯有在自然与人文科学领域真正重视并大力资助由好奇心驱动的“对无用知识的追求”,社会才能获得更广博的智识,才能在当下和未来实现实质性的发展。

目录

  • COPYRIGHT
  • 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
  • The World of Tomorrow
  • 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
  • About the Authors
  • Further Reading
  • A Note on the Type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本书描述了一个有关科研的巨大悖论。那些纯粹由好奇心驱动而无关应用的对深层问题的探索,往往能催生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带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变革。作者提出,唯有在自然与人文科学领域真正重视并大力资助由好奇心驱动的 “对无用知识的追求”,社会才能获得更广博的智识,才能在当下和未来实现实质性的发展。值得阅读,很有启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Fundamental but dispensable

      A very short book stating the so-called usefulness of uselessness. Nowadays practical use gets more attention since which will probably bring wealth and fame. But dont forget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behind is what really counts. Its the root all possibl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come from.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无用的努力应得到支持,即使没有立刻带来回报。若非如此,下一波创新根本不会发生。也许会、也许不会最终带来有用之物的好奇心,很可能是现代思维的突出特点。我极力呼吁各位不要过于关注‘实用性’的概念。诚然,某些怪异的想法可能会大行其道,宝贵的研究经费也有可能会被白白浪费。但比放纵和金钱更重要的是,禁锢人类思想的锁链得以粉碎,思想探险获得自由。以上两段话就是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也是作者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宣扬的想法:无用知识的有用之处。或者我们不认识他,但他曾经是爱因斯坦的老板,爱因斯坦在他创办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05年,是一家与普林斯顿大学有着紧密合作关系的非营利出版机构。出版经过严格同行评议的书籍,致力于联结不同领域的作者和读者,以促进和丰富全球范围内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出版社在出版方面奉行最高的学术标准、包容性以及多样性。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书籍获奖无数,包括六次普利策奖,五次班克罗夫特奖,三次美国国家图书奖,以及数百个学术机构颁发的重量级奖项。数十位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作者曾荣获各类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学术奖项,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和霍尔伯格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