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8千字
字数
2016-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通过研讨、剖析鄞州独特的人文现象和历史轨迹,丰富了鄞州的精神文化内涵,也开启了地方史志和民国人物研究的新境界,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为第五期“中国近代史论坛”的成果结集,以文化积淀深厚、文人辈出的鄞州为个案,深入讨论了地方文化传统与名人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此次论坛致力于通过一个具体区域的地方文化传统,深入探讨地方的历史传统如何赋予乡土之子的精神世界以某种民族特性和乡土印痕;而这些深受外来文明洗礼的时代骄子又如何回馈故里、反哺家乡,由此揭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并存互渗,追寻文化传统具有的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和永恒不坠的内在精神。
目录
- 版权信息
- 马裕藻与1934年北大国文系教授解聘风波
- 一 元勋还是罪魁
- 二 解聘与辞职
- 三 师、生、校异趣
- 四 挽留背后的矛盾
- 五 消沉与发奋
- 赵叔孺艺术交游网络及其与地方传统之关系初探
- 一 赵叔孺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史地位
- 二 赵叔孺艺术交游网络中的人际圈层
- 三 赵叔孺艺术交游网络中的地域圈层
- 四 赵叔孺艺术交游网络与地方传统建构
- “土货化”经济学:方显廷及其中国经济研究
- 一 一个经济学家的长成
- 二 “中古式与半殖民地式”经济形态
- 三 机器工业化与现代化
- 四 传统乡村手工业的瓦解和改进
- 五 农村经济的衰落与复兴
- 六 货币金融与经济之关系
- 七 自由主义计划经济
- 结语
- 试论方显廷的统制经济观念
- 翁文灏的民营经济思想与实践
- 一 翁文灏民营经济思想的提出与内容
- 二 翁文灏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操作
- 三 翁文灏发展民营经济思想的效果
- 知识、人脉与时局:张其昀学术生涯的政治转型
- 一 地理知识与人脉初结
- 二 加入国防设计委员会与初涉政界的顿挫
- 三 “为学问而努力”与地略学研究
- 四 “驱张运动”与渐趋政治中枢
- 余论
- 张其昀的省区改革主张及其具体方案
- 一 张其昀的省区改革主张
- 二 张其昀对浙东建省的论证
- 三 张其昀拟订的省区改革方案
- 四 简短的评论
- 张其昀由学入仕的转折
- 一 在大陆时期以学为本
- 二 经世学术对国民党高层的吸引
- 三 私人交谊的缠结
- 四 儒家文化观念上的趋同
- 五 结语
- 20世纪20年代陈裕光与金陵大学的立案与改组
- 一 北京政府的立案法令与金陵大学的应对
- 二 “南京事件”后金陵大学校内行政权的让渡
- 三 陈裕光担任校长与金陵大学立案
- 结论
- 沙孟海早年治学思想生成的群体和地域因素考察
- 一 居甬期间师友的砥砺
- 二 寓沪五载师友的引介
- 三 清代浙东学派的精神滋养
- 近代中国法律人的时代命运——以法界翘楚吴经熊的苦旅人生为视角
- 一 吴经熊对近代中国法制进程的重要贡献
- 二 吴经熊精心建构的重量级朋友圈
- 三 吴经熊三次错失“法律救国”机会引发的思考
- 四 从吴经熊最后的抉择审视其政治与法律倾向
- 张美翊的晚年岁月及与弟子间的师徒情
- 一 最后的岁月
- 二 培育书法人才
- 三 《菉绮阁课徒书札》思想
- 从史学名家童书业看鄞州杰出人物文化基因
- 一 做学问孜孜不倦
- 二 重考证求真求实
- 三 求真理,不唯上、不唯书
- 杨坊再评价
- 一 要历史地客观地评价杨坊
- 二 杨坊移民上海前后
- 三 《杨憩棠年谱》的内容与价值
- 寄禅大师与宁波佛教
- 一
- 二
- 三
- 鄞州近代精英人物的群体构成及其地域文化特征
- 一 政治人物
- 二 文化精英
- 三 工商界人士
- 论鄞州人与慈善事业
- 一 鄞州人从事慈善事业的主要背景及动因
- 三 道德思想教化
- 二 鄞州人从事慈善事业的内容及运行机制
- 三 鄞州人从事慈善事业的特征
- 四 鄞州慈善人物的地位与影响
- 有教无类与启智种德:宁波旅沪同乡会的社会教育事业研究
- 一 增进学问 养成德性
- 二 传播新知 启智种德
- 三 有教无类 超越乡土
- 乡土情怀:民国时期鄞县商人与乡村建设
- 一 姜忠汾与姜家陇
- 二 李志方与莫枝
- 三 乐振葆与宝幢
- 四 孙梅堂与北渡
- 鄞县近代史事稽考二则
- 一
- 二
- “涵育与超越:文化传统与鄞州近代人物学术研讨会”综述
- 一 浙东文化与鄞州文化精英
- 二 鄞州文化传统与经济界、工商企业界精英
- 三 鄞州文化传统与地方精英
- 编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