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3千字
字数
2012-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作品,对人类自由和命运的反思。
内容简介
世界也许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暴力,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这部包罗万象的哲学著作中认为,驱使着这些暴行的,不仅仅是那些不可解脱的仇恨,还有人们的思想混乱。
在11岁那年,阿马蒂亚·森生平第一次亲历了杀戮。20世纪40年代在印度突然爆发的印度教徒一穆斯林骚乱的双方都受到了别人的有意挑唆。这场骚乱中的绝大多数受害者一一包括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一一都是同属一个阶级的劳动人民。而应当对这场血腥屠杀负责的,只有宗教身份这种单一划分的观念。
在这本书中,森指出,与过去一样,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冲突与暴力都受这种单一身份的幻象影响。显然,越来越多的人们根据宗教立场(或者“文化”或“文明”)来划分世界,而忽略人们看待自身的其他方式——诸如阶级、性别、职业、语言、文学、科学、音乐、道德或政治立场,并且否定了合理选择的现实可能性。一旦根据这种观点来界定不同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人类就被严重地压缩并置于“小盒”之中。
在《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中,森颠覆了那种惯用的概念,诸如“整个中东”或“西方思想”。通过对文化多元主义、恐怖主义和全球化的精辟分析,他得出了结论,我们应当更为清晰地理解人类自由,并成为全球公民社会中富有建设性的公共表达者。森证明,尽管最近世界陷入了战争循环,但只要我们坚持这一理念,这个世界也同样能够稳定地迈向和平。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引言
- 第1章 幻象的暴力
- 对相互竞争的社会联系的认可
- 约束与自由
- 说服他人
- 对选择与责任的否定
- 文明的禁闭
- 超越宗教
- 穆斯林与知识的多样性
- 混乱之焰
- 第2章 理解身份认同
- 身份无关论与理性的白痴
- 多重关系与社会环境
- 对立身份与非对立身份
- 选择与约束
- 社区身份与选择的可能性
- 优先性与理性
- 第3章 文明的界限
- 单一视野与貌似深刻
- 文明解释的两个困难
- 论把印度视为印度教文明
- 论所谓西方价值观的独特性
- 民主的全球根基
- 西方科学与全球历史
- 拙劣的概括与模糊的历史
- 第4章 宗教联系与穆斯林历史
- 宗教身份和文化多样性
- 穆斯林宽容和多样性
- 非宗教性考虑和多样化的优先性
- 数学、科学和知识的历史
- 多重身份和当代政治
- 反对恐怖主义与认识身份
- 恐怖主义与宗教
- 穆斯林身份的多样性
- 第5章 西方与反西方
- 殖民化思想的辩证法
- 亚洲价值观与一些更小的主题
- 殖民主义和非洲
- 原教旨主义和西方中心性
- 第6章 文化与束缚
- 虚构的真理和实际的政策
- 韩国与加纳
- 日本的经历和公共政策
- 宽广视野中的文化
- 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自由
- 学校、理性和信仰
- 第7章 全球化与抗议
- 抗议、准确性和公共理性
- 批评、抗议和全球团结
- 知识界的团结
- 地方性对全球性
- 经济全球化和不平等
- 全球贫困和全球公平
- 更加公平的可能性
- 忽略与责任
- 贫穷、暴力和义愤
- 意识和身份认同
- 第8章 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
- 英国的成就
- 多元单一文化主义的问题
- 理性的优先性
- 甘地的论点
- 第9章 思考的自由
- 暴力的滋生
- 高级理论的低级运用
- 单一性幻象的惩罚
- 全球性抗议的作用
- 一个可能的世界
- 人名索引
- 主题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