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8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济学——《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

    📜《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是阿玛蒂亚・森的一部深刻而引人思考的力作,通过对身份、社会不平等和暴力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关于人类命运和社会结构的独特画卷。📜首先,森在书中对身份的深入剖析彰显了他对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通过对种种身份划分和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详尽研究,他揭示了身份认同如何成为个体与社会互动中的重要因素。这种对身份的深入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解释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暴力根源的关键线索。📜其次,书中对社会不平等的讨论使得这部著作更显珍贵。森审视了社会中的种种不平等现象,不仅包括经济层面的不平等,还包括文化、性别等多个层面。这种多维度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社会结构图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群体在社会中的处境。📜此外,书中对于暴力的哲学性思考使得这本著作更具深度。森通过对暴力的历史溯源和哲学探讨,不仅揭示了暴力现象的根本原因,更提出了一种更为人本主义的社会建构方式。这种人本主义的理念为我们思考社会治理和冲突解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另外,森在书中通过对多元文化主义和全球化的讨论展现了对时代问题的敏锐洞察。他深入思考了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平衡不同文化和身份的冲突,为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公正的社会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总体而言,《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是一部富有智慧和思想深度的著作。阿玛蒂亚・森以其卓越的学术能力和人文关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关于身份、不平等和暴力的精彩研究。这部著作不仅在经济学领域有着深远影响,更为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食粮,是当代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

      5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讲身份还是讲身份政治。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730 本(3)《身份与暴力》世界上的大多数冲突与暴行都是由某一看似唯一的、没有选择的身份认同而得以持续。煽动仇恨之火总是乞灵于某种支配性身份的精神力量,似乎它可以取代一个人的所有其他关系,并以一种很自然的好战方式压倒我们通常具有的人道同情和自然恻隐之心,其结果或是朴素的原始暴力,或是在全球范围内精心策划的暴行与恐怖主义。全球范围内潜在冲突的一个主要根源就是如下假设,即可以根据宗教或文化对人类进行单一的划分。关于这种单一划分的支配地位的信念使得暴力在全球一触即发。单一划分世界的观点不仅仅与那种认为人类大体上是一样的信念格格不入,而且也与那种较少受到关注但更为合情合理的观点,即认为我们的差异是多样的观点相悖。世界往往被视为由各类宗教(或 “文明”、“文化”)组成,而忽略人们所实际拥有和重视的其他身份,诸如阶级、性别、职业、语言、科学、道德和政治。单一划分观要比多元和多种划分观更偏于对抗,而后者构成了我们所实际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一旦人际关系被视为一种单一的群体间的关系,诸如文明、宗教或种族之间的 “交善” 与 “对话”,而完全忽视同一个人还属于其他群体(如各种经济、社会、政治或其他文化关系),那么,人类生活的大部分重要内容就消失无形了,个人被填塞入一个个 “小盒子” 之中。当我们从 “自身认同” 转到 “与某个特殊群体中的他人认同”(这是社会认同所最常采取的形式)这个问题上时,问题的复杂性将大大增加。确实,许多当代的政治和社会争端都与有着不同身份认同的不同群体所提出的相互对立的要求有关。因为关于自己身份的观念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暴力往往孕育于这样的一种认知,即我们不可避免地属于某种所谓唯一的 —— 并且往往是好斗的 —— 身份,该身份可不容置疑地向我们提出极其广泛的要求(虽然有时候这些要求是那么不易接受)。通常,将某一唯一身份强加于一个人是挑拨派别对立的一个关键的 “竞技” 技巧。身份认同可以杀人 —— 甚至是肆无忌惮地杀人。很多情况下,一种强烈的 —— 也是排他性的 —— 群体归属感往往可造就对其他群体的疏远与背离。在群体内部的团结每每发展成群体间的不和。认同感大大有助于加强我们与他人,比如邻居、同一社区的成员或同一国公民,以及同一宗教的教友之间的联系的牢固性。对某一特定身份的关注可丰富我们与他人的联系的纽带,促使彼此互助,并且可帮助我们摆脱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将自己看做是许多不同群体的成员 —— 我们同时归属于它们。一个人的公民身份、居住地、籍贯、性别、阶级、政治立场、职业、工作状况、饮食习惯、所爱好的运动、音乐鉴赏水平、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等等,使我们归属于各个不同群体。每个人同时属于这许多个群体,而其中任何一种归属都赋予她一种具体的身份。选择总是被认为是在可供选择的范围内做出。而选择身份的可能性则取决于个人的特点和外部环境,这些将决定何种可能性是向我们开放的。指出这一点并不是件大事。在任何一个领域里面,我们都是这样来做选择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身份与暴力

        作者 11 岁目睹了一场悲惨事件。一位叫卡德尔・米亚的穆斯林日间劳工,在去邻家打工挣钱糊口的路上遇到在一群素不相识,以前可能连正眼都没瞧过他的人挥刀朝他砍去,不治身亡。这一悲剧是他写这本书的初衷,基于此他开始思考身份认同与暴力的关系,试图解释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向。对我们理解恐怖主义有很好的启发。       一、 全文主要论点:把人们渺小化的可怕后果。      二、是如何把人渺小化的?每个人其实是有着多重身份的,但是总有人根据宗教或文化对人类进行单一划分,“把人装入一个个‘小盒子’”,忽视每个人本应该的对自己多重身份重要性的排序,强行纳入一个阵营,与另一个被强行被纳入的阵营,形成对抗。可怕后果是什么?全球范围内潜在冲突的一个主要根源就是基于以上假设,即可以根据宗教或文化对人类进行单一的划分。正在或者曾经发生在世界各地宗派的暴力冲突就源于此。暴力组织者利用这种单一身份认同,忽悠一些不加思考的人们,组成一波残暴的力量,把屠刀砍向素不相识的另一波人,简单易操作,结果惨烈。这些被忽悠的人是蒙昧,非理性的。        三、如何解决的建议?区分多元文化主义(多种文化融合交流,又彼此尊重)和多元单一文化主义(多种文化如并行的船只,彼此隔离)。除了大而化之的文明划分(甚至这种简单粗暴的中西方文明划分也是不恰当的),更重要的是具体到人,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一种 “经过思索的生活的” 能力,思考自己可以是谁,可以做什么事,这是多想选择题。有选择自己多重身份的自由,有给各种身份重要性排序的自由。道阻且长,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那里超了不幸的历史记忆,每个人都有共同多重身份,充满安全感。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身份 > 暴力 is wrong,暴力 > 身份 is OK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