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4千字
                       字数
                        2018-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全面介绍印度独立运动的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对1857—1947年印度独立运动作了全面系统的叙述,包括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国大党的诞生及早期活动、1905—1908年印度民族革命运动、穆斯林联盟的诞生及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印度民族运动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0世纪30年代的文明不服从运动、国大党省自治、20世纪40年代的“退出印度”运动、最后独立等内容,勾勒了跌宕起伏的印度民族运动的历史轨迹和演进历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导言
 - 第一章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 第一节 起义爆发的原因
 - 一、英国殖民统治的强化
 - 二、农民手工业者陷入绝境
 - 三、王公地主惨遭剥夺
 - 四、印度土兵不堪其辱
 - 第二节 起义的进程及结局
 - 一、起义的酝酿
 - 二、米鲁特土兵揭竿而起
 - 三、德里起义政权的建立
 - 四、起义的迅猛扩展
 - 五、城市保卫战
 - 六、起义后期的游击战
 - 七、起义的失败
 - 第三节 起义失败的原因
 - 一、绝大多数封建王公和地主站在英国殖民者一边
 - 二、领导起义的封建王公和地主置下层民众要求于不顾
 - 三、各自为政,四分五裂
 - 四、军事技术力量对比悬殊
 - 五、资产阶级置身起义之外
 - 第四节 起义的性质
 - 一、兵变或封建王公叛乱
 - 二、民族起义或民族独立战争
 - 三、中间观点
 - 四、小结
 - 第五节 起义的特点
 - 一、以恢复全印度独立为目标
 - 二、土兵与民众一同起义
 - 三、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并肩战斗
 - 四、具有反封建性质
 - 第六节 起义的意义
 - 一、推动了印度社会的发展进程
 - 二、树立了反英斗争的传统
 - 三、支持了亚洲其他国家的反英斗争
 - 第二章 国大党的诞生及早期活动
 - 第一节 国大党成立的背景
 - 一、民族资本的发展
 - 二、区域性民族组织的建立
 - 三、民族运动理论的形成
 - 四、建立全国统一组织的趋势
 - 五、殖民当局的两手策略
 - 第二节 国大党的诞生
 - 一、民族主义者的酝酿
 - 二、殖民统治者的笼络
 - 三、国大党的成立
 - 四、阶级构成
 - 第三节 国大党的早期活动
 - 一、早期代表人物
 - 二、早期活动概况
 - 三、与殖民统治者的关系
 - 四、与地主阶级的关系
 - 五、与土邦王公的关系
 - 六、组织系统的建立
 - 七、党内分歧的表面化
 - 八、早期活动的意义
 - 第三章 1905—1908年印度民族革命运动
 - 第一节 民族革命运动的背景
 - 一、社会经济状况
 - 二、寇松的倒行逆施
 - 三、国际形势的影响
 - 第二节 民族革命运动的进程
 - 一、孟加拉分治阴谋
 - 二、温和派的反抗
 - 三、激进派的斗争
 - 四、秘密革命组织的活动
 - 五、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 六、国大党的分裂
 - 七、孟买工人总罢工
 - 八、立宪改革骗局
 - 第三节 民族革命运动总结
 - 一、运动的性质
 - 二、运动的领导权
 - 三、运动失败的原因
 - 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第四章 穆斯林联盟的诞生及活动
 - 第一节 穆斯林启蒙活动
 - 一、启蒙活动的开始
 - 二、主要启蒙活动家
 - 三、与国大党的分歧
 - 四、分歧的原因
 - 第二节 穆斯林联盟的成立
 - 一、成立背景
 - 二、早期活动
 - 三、政策转变
 - 第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印度民族运动的发展
 - 第一节 印度被拖入战争
 - 一、英国的战时掠夺
 - 二、民族资本的发展
 - 三、国大党和穆盟对战争的态度
 - 第二节 秘密革命组织的活动
 - 一、国外秘密革命组织
 - 二、国内秘密革命组织
 - 三、两次流产的起义
 - 四、小结
 - 第三节 民族力量的壮大与重组
 - 一、自治运动的兴起
 - 二、国大党的统一
 - 三、国大党与穆盟的合作
 - 四、《蒙太古改革方案》
 - 第六章 20世纪20年代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政治形势
 - 一、民族意识的增长
 - 二、1919年《印度政府组织法》
 - 三、甘地的早期活动
 - 四、反《罗拉特法》斗争
 - 第二节 第一次全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一、哈里发运动
 - 二、国大党那格浦尔年会
 - 三、不合作运动迅猛发展
 - 四、不合作运动的中止
 - 五、贾·尼赫鲁与甘地的分歧和对话
 - 第七章 20世纪30年代的文明不服从运动
 - 第一节 民族主义政治力量的重组与发展
 - 一、不变派与主变派之争
 - 二、青年独立派的崛起
 - 第二节 文明不服从运动
 - 一、运动的开始
 - 二、运动的发展
 - 三、武装起义
 - 四、运动的中止
 - 五、运动的恢复与停止
 - 第八章 国大党省自治
 - 第一节 省自治的出笼
 - 一、民族运动路线之争
 - 二、1935年《印度政府组织法》
 - 第二节 省自治的实施
 - 一、省立法会议选举
 - 二、省自治的成就
 - 第三节 省自治的终结
 - 一、国大党内部冲突激化
 - 二、教派纷争加剧
 - 第九章 20世纪40年代的“退出印度”运动
 - 第一节 “退出印度”运动的原因
 - 一、第一次危机
 - 二、第二次危机
 - 三、第三次危机
 - 四、《退出印度决议》
 - 第二节 “退出印度”运动的进程
 - 一、运动的爆发
 - 二、第一阶段
 - 三、第二阶段
 - 四、第三阶段
 - 第三节 “退出印度”运动的性质
 - 一、自发抑或预先计划
 - 二、暴力抑或非暴力
 - 第四节 “退出印度”运动的意义
 - 一、甘地非暴力理想的破灭
 - 二、印度民族独立斗争的里程碑
 - 第十章 午夜新生
 - 第一节 战后印度民族运动的高涨
 - 一、战后初期印度面临的新形势
 - 二、工农运动的高涨和海军起义
 - 三、英国工党政府的灵活策略
 - 第二节 内阁使团和《蒙巴顿方案》
 - 一、内阁使团及其建议
 - 二、临时政府组建与纷争
 - 三、《蒙巴顿方案》
 - 第三节 英国撤出印度和印度独立
 - 一、英国向印度移交政权
 - 二、国大党接受印巴分治和自治领地位
 - 三、印度独立的历史意义
 - 大事年表
 -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