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中国美学史上从庄、玄到禅的历史转换做了别人基本没有做过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比较美学的角度考察了印度佛教被中国玄学所接纳的过程,并试图在与西方现象学的比较语境中揭示禅宗审美经验的特质;还运用还原式描述的方法,从最基础的禅的感性经验入手,勾画禅宗现象空观的哲学史、美学史转换线索,揭示了禅的感性经验与其背后的哲学思辨、价值体系和心理特征之关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论 从庄、玄到禅——古代美学的两次突破
  • 第一章 禅宗美学前史
  • 一 玄学与魏晋审美心理
  • 二 玄学接引下的般若学
  • 三 前禅宗美学问题
  • 四 等待第二波突破
  • 第二章 孤明独发
  • 一 除烦恼
  • 二 自性自度
  • 三 定与慧
  • 四 无相,无住,无念
  • 五 对法
  • 第三章 谛观与顿悟
  • 一 藉境观心
  • 二 灯与镜:光明崇拜
  • 三 偶然之悟
  • 第四章 从“气”到“色”——自然观的变迁
  • 一 前禅宗自然观述略
  • 二 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
  • 三 从陶潜的“化”到王维的“空”
  • 第五章 说不可说之境
  • 一 从王国维说起
  • 二 心·意·根·境
  • 三 名相之外
  • 四 法眼和“隔”与“不隔”
  • 第六章 禅化与诗化
  • 一 禅境与诗境
  • 二 个案研究:月
  • 三 释“意”
  • 参考书目
  • 旧版后记
  • 新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