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你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内容简介

本套装包含: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系列(共四册)+《传习录》。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这本书告诉你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理解心学四句教,所有的困惑将变得清晰,所有的犹豫将变得果断。

目录

  • 版权信息
  • 知行合一王阳明.1
  • 序章 心学诞生的前夜
  • 第一章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 第二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南赣剿匪
  • 第三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平定宁王
  • 第四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广西戡乱
  • 第五章 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
  • 第六章 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
  • 后记
  • 知行合一王阳明.2
  • 序篇 四句教——阳明心学的天机与纲要
  • 第一章 无善无恶心之体——阳明心学的世界观
  • 第二章 有善有恶意之动——阳明心学的人生观
  • 第三章 知善知恶是良知——阳明心学的价值观
  • 第四章 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心学的方法论
  • 第五章 此心光明,内圣外王
  • 第六章 王阳明心学的命运
  • 附录 《大学》——阳明心学的源泉
  • 后记
  • 知行合一王阳明.3
  • 不算序的序
  • 第一编 王阳明家训
  • 第二编:王阳明家书
  • 第三编:王阳明家规
  • 知行合一王阳明.4
  • 作者序
  • 传习录·上
  • 传习录·中
  • 传习录·下
  • 《传习录》跋
  • 传习录
  • 前言
  • 传习录序
  • 传习录上
  • 传习录中
  • 传习录下
  • 附录《朱子晚年定论》
  • 王阳明简明年谱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2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行合一的误解》

    通过一个月苦读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让我脑洞大开,原以为自己是个知行合一的人。随后发现,其实自己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知行合一的大门都没迈进去,实乃惭愧,现有以下几点心得阐述如下:一是知行合一本是一体。生活中,我们为何将其分开来看,因为不理解知行合一的本来面貌。这就像一个人的思维活动和一个人的思维是一样的,是浑然一体的。如果非要将思维与活动分开来看,就会支离破碎。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行而不知,乃是盲行。知行一体如同鸟之两翼,铁路之两轨,缺一不可并同时存在!二是知不是我们平时认为的知道,而是良知是诚意,是为人的底色。如果你的知不是处于底层的本心本源出发的行,就不是知行合一,这样知和行就是会分开,而能让他们分开就是人性特有的私欲!三是行不仅仅指实践,同时也指由私欲引发的一个念头。当一个念头产生时,就已经是你用思维在实践了,只是我们平时很难发现。这是相由心生的有力证实。这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实践源头!四是良知乃人类基本的认知体系。它可能在某个阶段,某个领域会违反规定,但一定不会违反人性。五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知。真正的智慧和力量来源于你的良知,良知就像太阳无处不在,你不会因为看不见乌云背后的太阳而怀疑太阳的存在。吾心自足,不假外求!因为良知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源泉,而你的良知与生俱来,何必外求呢!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王阳明与《传习录》的好书

      第一次全面解读王阳明与《传习录》。读完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是让我记住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包括也对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之志的不同理解。       格物致知,王阳明能有惊骇天地的龙场悟道,全因为他对朱熹式 “格物致知” 的怀疑。“龙场悟道” 实际上是王阳明对朱熹式 “格物致知” 的重新解析,由此捕获了 “心即理” 的心学法则。谈心学法则 “心即理” 之前,就必须了解朱熹式的 “格物致知” 和王阳明心学的 “格物致知” 的区别。     如果把一只烤鸭端到朱熹和王阳明面前,二人的反应会截然不同。      朱熹会认真地盯着烤鸭看一会儿,当他看了许久后也搞不懂鸭子是如何成为烤鸭后,他会叫来烤鸭师向他请教。他请教的问题很多,比如几岁的鸭子最适合烤、烤鸭子之前有什么仪式、都放哪些调料、烤多久,等等。不过如你所知,饮食业特色菜的秘方是不外传的,所以朱熹从烤鸭师那里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于是,他连香喷喷的鸭子也不吃了,转身去了书店,买了几十本关于烤鸭的书籍,回家日夜苦读。最终,他可能学会了烤鸭,也可能没有学会。如果他学会了制作烤鸭,就会把烤鸭的制作流程当成知识传授给后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会从鸭子成为烤鸭中得出一个天理来。这个天理可能是:活生生的鸭子一点都不好吃,但经过专业的烘烤后,就成了美味。所以,人生在世都应该记住这样一个天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我们上面论述的整个过程就是朱熹的 “格物致知”。“格” 是探究的意思,“物” 是万事万物,包括意识的和物质的,在烤鸭的例子中,则是烤鸭。“致” 是求得、获得的意思,“知” 是知识,用烤鸭这个例子来解释朱熹的 “格物致知” 就是,朱熹用两种探究方法(一是实践,问烤鸭师;二是书本,买《烤鸭大全集》)来探究烤鸭,最后获得了烤鸭的知识。注意,这还不算完,这个 “知识” 不仅是常识,它还必须上升到天理层次。正如我们刚刚说的,朱熹通过探究烤鸭的知识,从而得出一个人生哲理。      当王阳明面对那盘烤鸭时,他可能会有两个反应。第一,他抄起筷子就吃;第二,他会在朱熹走后,看着鸭子说,请你不要见怪,如果你是活的,我是绝对不会吃的。但你现在是死的,而且你的命运就是被人扔到烤炉里烤,最后端到饭桌上被人吃掉的。所以,我吃你是心安理得的。至于你是怎么被烤出来的,我不想知道,我又不是烤鸭师,干吗要知道这些,我只需要知道吃你没有错就是了。这段话就是王阳明的 “格物致知”。“格” 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我们意识到一件事时,就要存一种好的想法,用当时的理学大师湛若水的说法就是:格物就是正念头。如果念头不好,马上改掉,念头好,就要维持。      王阳明意识到吃鸭子这件事时,只是说鸭子被我吃,是天经地义,是天理。所以他继续保持这种意识,进而 “致知”。“致” 是停止、实现的意思,“知” 则是良知。      王阳明的 “格物致知” 通俗而言就是这样的:通过在事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用烤鸭的例子来说就是,通过吃鸭子时的正念头(心安理得)来实现良知。       那么,或有人会问:“你凭什么说‘物被格了后,良知就实现了呢’?”      王阳明的回答是:“良知是主宰我们心的,它是我们的本性,比如你看小孩子,都知道喜爱自己的父母,都知道尊敬自己的兄长,这就是良知的作用。但是这个良知不能被私欲所遮蔽,我们每个人遇到事情时都有私欲(自己的小算盘)来遮蔽,所以只要正了念头(别打小算盘),就能实现良知。” 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明朱熹和王阳明对 “格物致知” 大相径庭的解释。比如孝顺父母,朱熹认为,孝顺父母是个复杂的活,你必须要探究学习孝顺父母的各种知识,最后得出一套理论,然后再开始孝顺父母。而王阳明则认为,只要在孝顺父母这件事上端正好态度(正念头),良知就会指引你去如何孝顺父母,这些孝顺父母的行为是不必向外学习的。      两人的认识所以不同,原因就在于,王阳明认为,心即理;而朱熹则认为,性即理。​      心分为性和情两种,这两种都与生俱来。“情” 主要指的是七情六欲,情欲是表现出来的,是外在的;而理学家则主张 “静”,就是说,一个人应该时刻保持庄重的仪态,要注意体统,不能追赶跑跳蹦,更不能放肆地喜怒哀乐。程颐的态度就是,人应该像僵尸一样,面无表情,行动起来一板一眼,只有这样才符合 “性”。性是一个人作为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也就是天理。正是因为有这样奇妙的理论,所以,理学家要求别人 “存天理(性)灭人欲(情)”。于是,朱熹就说,心可不是天理,心的其中一部分的性才是天理,情不是。​       王阳明说,我们的心本身就是个与生俱来、无所不能的东西,因为它里面有良知,良知是个法宝,能辨是非,能知善恶,你知道了是非善恶,天下还有什么事不能解决的?      至于人心中的 “情”,它远没有理学家们说得那么恐怖。它不过是蒙在 “性” 上的一层尘埃,不过是遮住良知的一片乌云。尘埃一吹就逝,乌云一阵风来就散,不必大惊小怪。       既然心是无所不能的,那我们何必画蛇添足地去外面寻求什么天理?天理就在我心中。理学家们在外面寻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其实他们所探究的一切,在自己的心中早就有了。所以说,心即理。​这就是心学和理学的一个重大区别,实际上,心学和理学分道扬镳,也只是这一个区别。     在 “格物致知” 上,理学家和心学家还有个不易被察觉的区别。理学家为了弥补心的缺陷,会毫无目的地去外面寻求知识,这有点像肉猪,只要它认为是能消化的东西,它都要去吃。而心学家首先是在心里认为这个知识有必要去追寻,然后才去追寻。前者是先探究,后用心;后者是先用心,后探究。       强烈推荐,喜欢阳明心学的人好好读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学和心理学的收获

        今天分享一下心理学三大巨头:弗洛伊德代表理论 — 决定论荣格代表理论 — 人格解析阿德勒代表理论 — 目的论         为什么要分享心理学?因为我最近一直在研究它,上述三个人以及其代表理论我都做过学习。今天终于把阿德勒的主张学完了,很有感触再加上今天竟姐的分享,让我意识到目前的大家可能都需要塑造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成功的人士都拥有着一个强大的内心,同时幸福的人也都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所以今天拿出来分享一下。         这三个人中弗洛伊德名气最大、地位也最高,也是最先开始研究心理学的。他的理论让我搞明白了人性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把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做了全面的剖析,创立了最早的心理学派。荣格本来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但最终因主张不同而与师傅分道扬镳,最终开创了自己人格心理学说,他的主张将人格解析的更加广阔和深邃,尤其是潜意识和无意识的讲解极其精彩。而阿德勒本也是弗洛伊德的合作伙伴,但最终也因主张不同而分道扬镳,开创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主张目的论)。当然阿德勒的主张也是我比较推崇的。阿德勒研究的是个体自身的内外认知和变化,更导人向积极。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王阳明的心学。看完阿德勒的研究我忽然发现他的研究和王阳明的心学如出一辙,只是描述方式不一样,表达细节不一样,但本质上是很像的。王阳明生于 1470 年,阿德勒生于 1847 年,我们相信阿德勒一定没有看过王阳明的著作,但是差着几百年的光阴,却同为把心理世界研究到了一个很像的主张。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世界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神奇,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中国历史的文明长河是有多么的璀璨。         最后提一点,建议大家把阿德勒的著作和王阳明的著作一起看,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一场惊艳的知识旅行 [强][强][强]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