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被誉为“伟大的汉尼拔专家”的斯坦福大学教授,带你领略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的不朽智慧。

内容简介

汉尼拔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这位名将率领迦太基军队从北非出发,率领军队和战象,奇迹般地率领军队从西班牙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北部,并多次以少胜多重创罗马军队,其中坎尼战役更是被誉为“战争艺术的巅峰之作”,最后在扎马败给西庇阿,未能实现毁灭罗马的心愿。汉尼拔至今仍然享有军事天才的盛名。拿破仑、巴顿将军和诺曼·斯瓦茨普科夫都视汉尼拔为偶像。他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仍然是军事学院的教材。

本书描绘了汉尼拔作为军事天才波澜壮阔的一生,并通过对这位天才将领的研究,对古罗马史进行了深刻的描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誓言
  • 第二章 少年汉尼拔
  • 第三章 西班牙
  • 第四章 萨贡托战役
  • 第五章 翻越比利牛斯山
  • 第六章 强渡罗讷河
  • 第七章 阿尔卑斯山的门户
  • 第八章 第二次伏击
  • 第九章 阿尔卑斯山之巅
  • 第十章 提契诺河战役
  • 第十一章 特雷比亚河战役
  • 第十二章 亚平宁山脉和阿诺沼泽
  • 第十三章 特拉西梅诺湖战役
  • 第十四章 费边·马克西姆斯及其避战术
  • 第十五章 坎尼战役
  • 第十六章 意大利南部战役
  • 第十七章 进军罗马
  • 第十八章 西班牙战争
  • 第十九章 大西庇阿夺取卡塔赫纳
  • 第二十章 梅陶罗河战役
  • 第二十一章 罗马从意大利到西班牙全面大捷
  • 第二十二章 扎马战役
  • 第二十三章 流亡
  • 第二十四章 汉尼拔的遗产
  • 鸣谢
  • 译后记
  •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巴力保佑我

    每日一书:《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的一生》。以一人之力差点毁灭整个罗马,汉尼拔善于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如严寒、大雾、风沙等)来破敌,也曾用类似田单的火牛阵来助阵,遇到过类似司马懿一样的对手:费边将军。精彩度不亚于《拿破仑传》的一本战略传记。少年汉尼拔,这个迦太基男孩经常和他的弟弟摔跤。他们的父亲哈米尔卡・巴卡 (Hamilcar Barca) 会自豪地对客人夸耀道:“我的孩子们个个都是小狮崽,我养他们是为了毁灭罗马。” 我们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可以想象,年轻的汉尼拔想讨他父亲的欢心,而父亲夸下的海口也让他感到自豪。汉尼拔大约出生于公元前 247 年,当时的迦太基正在与罗马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他的父亲哈米尔卡是迦太基著名的将军,常年在外东征西讨。汉尼拔的父母给他起了一个富有宗教意味的名字:“巴力保佑我”(Baal be gracious to me) 或 “巴力怜悯我”(Baal be merciful to me)。巴力是迦太基伟大的生育之神,总是在电闪雷鸣的风暴中显现。意大利造船者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迦太基船上的每一块木头都有编号。罗马人没花多长时间就弄明白了,迦太基的船只其实都是根据模板组装起来的,所有木材的尺寸都是预制好的,只需嵌入槽位并密封即可。因此,造船变得更容易,不再需要每艘船都派一位工程师监造,许多船只可以同时组装。注重实效的罗马人迅速掌握了这项技术,用较短时间就打造了一支海军。(军人们) 觉得哈米尔卡转生在汉尼拔身上,那神态仿佛年轻的哈米尔卡。他们在汉尼拔的脸上看到了同样严肃的表情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样的自信和坚定的表情。但是汉尼拔不需要时间来证明他和他父亲外表上的相似之处,仅仅外表的相似并不足以获得军队的支持。从来没有一个更名副其实的天才像他那样懂得如何赢得部下的尊重和服从…… 也没有任何其他领袖像他那样善于鼓励部下,使他们充满勇气和胆识…… 此外,他身体强壮,精力充沛,与部下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事实上,人们总是看见,他在晚上裹在毯子里睡觉,就像他的一个下级侦察兵一样。他的穿着也与他的部下完全相同,使他与众不同的并不是他的装束,而是他的战马和武器。最重要的是,他身先士卒,总是冲锋在前,最后一个撤出战斗。汉尼拔要让自己的部队清楚无误地明白他们的目标:进军意大利,并最终直插罗马的心腹地区。有些士兵会临阵畏怯然后逃跑;其他人则会发现,漫长的征途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诱惑,正如汉尼拔所承诺的那样,一路上数不清的战利品在等着他们攫取。几乎所有评论家都对汉尼拔出其不意的战术赞赏有加,非常钦佩,但很多人并未认识到,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他擅长利用情报收集和间谍活动。在某些方面,他开了先河。他甚至可能拥有一群军妓,通常是外国女性,用 “枕边吹风”(pillow talk) 的方法从罗马人那里套取情报。在提契诺河战役中,汉尼拔似乎首次运用了他著名的独特战术:用双重合围的方法挤压并粉碎罗马步兵。在特雷比亚河战役中,面对人数多于自己的罗马军队,汉尼拔通过周密的战略部署和细致的准备,在意大利赢得了他的第一个决定性胜利。他利用了罗马领导人的弱点,也利用了罗马战术的弱点,特别是罗马骑兵的劣势和罗马人对行动迟缓的步兵的过度依赖,以及对新招募组建的军团的使用。汉尼拔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把它变成有利于自己的优势。在找到击败罗马的方法之后,他将再次使用所有这些策略。如同在特雷比亚河战役中一样,汉尼拔再次利用了自然条件,即湖和雾,作为战争利器,实际上是把自然条件作为一支全新有效的军队来使用的。汉尼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他似乎已经发明了环境战术。他已经把自然条件纳入了他的作战计划,受到如此鼓舞,未来他也将再次大胆地利用自然条件。费边采取了一项谨慎的策略,尽可能避免与汉尼拔发生冲突,这种策略最终为他赢得了一个绰号 “拖延者”(Cunctator),这个绰号基本上是在他死后才变得著名的,但在有些人看来,这是一个臭名昭著的绰号。罗马军队正在从北方逼近。这个作战位置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从非洲吹来的季节性沙尘 ——“利伯齐奥”(Libeccio)—— 不会吹进他部下的眼中,只会落在他们的背上。相反,沙尘将影响罗马军队的视力,足以影响战况。李维明确提到了这一现象,甚至连西利乌斯・伊塔利库斯也表示,这是影响战斗结果的一个因素。令罗马人迎风作战,一定是汉尼拔有意为之。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厉,还是以利

      人的认知层面如果能从事,下探到人性,那么就能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含义,也能理解今日的同盟变成转日的对手。从战略层面去思考,从战术层面去入手,首要研究的方向必定是人所处的环境对人性的影响有多大,从而去推断出群体性的行为会在何种的环境要素去到一致性。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