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世纪新修版,金庸先生最新定本。本册含《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讲述的是闯王李自成四大侍卫胡、苗、范、田后人和闯王军刀的故事。

内容简介

当年闯王兵败九宫山,将藏有复国宝藏的闯王军刀交给四大侍卫之首胡侍卫保管,苗、范、田三位误以为他卖主求荣,将其杀死。百余年来,四家后人不断寻仇和寻宝,却无一能得善终。豪气干云的胡一刀之子“雪山飞狐”胡斐,淡然面对惊世宝藏,只想与意中人苗若兰长相厮守,却又被逼与她的父亲金面佛苗人凤展开生死搏斗。故事结尾留下了巨大的悬念。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金庸作品集”新序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3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识『金大侠』

    初读《雪山飞狐》感觉很陌生,虽然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然而小说中的情节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所以,在开始阅读的时候,不太容易进入到小说之中。这是一种『初识』金庸时的隔膜感。当阅读《鸳鸯刀》时,这种隔膜感已经不太明显,因为故事短小紧凑,所以读起来很舒服,对金庸其人包括其小说又有了熟悉的感觉,就仿佛在哪里见过似的。在读到《白马啸西风》时,便是几乎一口气将小说读完,真的是酣畅淋漓。小说的时间跨度上虽然有十二年之久,不过故事的场景相对比较固定,所以阅读时情节的连贯性保持的很好,对主人公的认识也就比较深刻。      就如同科比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一样,金大侠虽然已经逝去,他在文字中所留存下来的精神,却成为一个时代最好的印证。记得我上高中时,班主任崔老师就告诉我们,他教过的前几批学生那时候都是『金庸迷』,每次上课时都会逮住偷看金庸小说的学生,然后把小说没收掉,时间久了他并集齐了全套的金庸小说😂😂当然也把金庸小说阅读完了。我当然错过了那段时期,所以更多的是通过影视了解金庸的作品。现在能够在『得到电子书』重新开始阅读金庸,也是一种对经典的致敬吧。我相信,只要是经典,任何时候打开都不会过时的。一起来阅读吧😊😊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雪山飞狐》读后感

      《雪山飞狐》是我读的第一本金庸武侠小说,也是我最快读完的一本小说,引人入胜,不知不觉,时间过得飞快。《雪山飞狐》的电视剧,不记得我有没有看过,但是片尾曲《追梦人》却清晰记得,“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 歌曲意境深远,旋律优美动人,完美契合剧中江湖恩怨与儿女情长的主题,凤飞飞的演唱深情而富有感染力,成为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这次《得到》发起的阅读金庸武侠小说的活动,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武侠小说,也算是圆了我的武侠梦,哈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武侠小品“鸳鸯刀”

        你也许看过《天龙八部》的电视、听过《射雕英雄》的广播,扫过《倚天屠龙》的电影、读过《神雕侠侣》的小说,唉,接下来请欣赏武侠小品 ——《鸳鸯刀》,表演者四个大盗、三股势力、两对夫妻、一套鸳鸯刀! 哈哈,跟大家开个玩笑;但说实在的,一路上重读金庸先生的作品,真的就像进入一场盛大的武林联欢会,为慕容复翻案、为杨康抱不平,八卦杨过的情史、结交张无忌这个凡人;唉,看官不要误会,我这些迫不及待想要跟你分享的读后感、远远算不上解读(金庸先生也在自序中强调过,不喜别人解读他的作品),我的角色,不过是粉丝团里一个好事者,跟熟悉的老友聊聊偶像,给新来的朋友引引路子。《鸳鸯刀》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但相对冷门,也算是金庸武侠的异类之一,甚至有好事者称之为 “微缩版的《鹿鼎记》”;不管是作者有意为之也好、无心插柳也罢,里面彩蛋无数,可谓是粉丝的福利包。这些是后话,咱们先看小品,还记得报幕所说的四三二一吗?四个大盗、三股势力、两对夫妻、一套宝刀!正是小品的起承转合! 先来个引子:这一套宝刀自然是鸳鸯刀了 —— 江湖传言,“得之者无敌于天下”;地方官得了,要献给皇上;找哪家快递呢?威信镖局!明押白银十万两,暗送宝刀一双!这么重要的风声,竟然走漏了,一条妙计竟然人人皆知,谁干的?原来走镖的镖头,睡觉不老实,磨牙放屁还大声说梦话,“鸳鸯刀、鸳鸯刀、鸳鸯刀”,吵得同行都没法睡觉。这不,青天白日,麻烦来了。 “四个劲装结束、神情凶猛的汉子并肩而立,拦在当路!” 这是小说第一句话,故事 “起” 了。四个大盗,各有名号:老大名叫逍遥子,病恹恹的样子,吸着旱烟闭着眼、似乎真人不露相;老二人肥力大,扛得一手大石碑,名唤常长风,来者不善;老三牙齿外凸、鼻尖陷落,外号 “流星赶月”,动手不容情;老四的外号就长了:“八步赶蟾、赛专诸、踏雪无痕、独脚水上飞、双刺盖七省”,口头禅是 “大哥料事如神、言之有理。” 这个自称 “太岳四侠” 的组合,活脱脱一副 “搞笑 F4” 的模样。这是他们今天的第一单生意,倒也不是专要夺刀;一连串的名头没有吓走镖师,反被镖局人多手快,打得挂彩而逃。镖车大队刚走,四个蠢贼还没来得及相互抱怨,只见得又来一单生意,这次是两个,汉子叫玉龙、在前面舞着刀逃跑,妇人叫飞燕、在后面背着婴儿狂追;四兄弟本想两个打一个占些便宜,不想人家一男一女马快人快、停也没停一下,耍刀的汉子没拦住,自家反而吃了那妇人几弹弓 —— 老大一本正经地定论:“一个是使单刀的好手,一个是用弹弓的名家”。“大哥料事如神、言之有理” 还没夸完,又来一单生意,这回是个 “只知道书中自有黄金” 的酸秀才,一篮子废书没得抢,“四侠” 反而被书生一口一个 “大侠” 叫得一愣一愣,纷纷慷慨解囊,偷鸡不成、倒蚀把米,心里还无比舒畅:这强盗道德水平这么高,业务水平很令人着急啊。别着急,好人有好报,今天的第四单生意来了:一人一马,人是富家小姐、马是千里良驹;盗亦有道,不劫色不劫财,只要抢马;怎奈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顷刻之间,四侠被少女打得 “只求同年同日死” 了。原来,他们一日忙活,只为了给名动江湖的大侠萧半和过寿送贺礼。姑娘心好,饶了四人组,还摘下头上金钗,送作礼物。 你道这姑娘是谁?无巧不成书,她叫萧中慧,正是大侠萧半和的女儿,据说鸳鸯刀本是他家的,父亲广邀江湖好友助拳,意图夺刀;她呢,小丫头学了三招两式,留书一封、离家闯荡江湖,只判给父亲一个惊喜。这不,折腾了一天,住客栈了。故事进入了 “承” 的阶段,不是冤家不聚头,客栈里:镖师推杯换盏喝成一片、说起鸳鸯刀又悄无声息;偏生又来老瞎子投宿,白天的书生出来解围,好不热闹!天井对房,持单刀挽弹弓,打骂声不绝、婴儿哇哇大哭,正是白天林子里跃马而过的玉龙和飞燕二人,汉子抢了孩子越窗而出,妇人紧追不舍;我们的萧中慧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却惹得汉子婆娘合力围攻,原来人家是夫妻打架、亲亲爱爱少女不宜。天一大亮,冤家对眼就更热闹啦:三股势力渐渐明朗 —— 老瞎子是顶级大内高手,前来保镖的;小姐和书生是来夺刀的;其余人马,都是江湖路人,凑热闹不嫌事大 —— 鸳鸯刀几番转手,兔起鹘落,书生深藏不露抢了一把、小姐使诈得了一把,汉子婆娘紧追不舍,大内高手又在其后。几人各怀心思,落魄躲在一座尼姑庵里,大敌说话就来! 故事抖起了高潮、也迎来了回转。原来那汉子婆娘曾受高僧点化,学了一套夫妻刀法,精妙无比,合作则威力无穷;可惜二人动辄吵闹,各自修炼不顾回护照应,始终不得要领。眼下大敌当前,就在尼姑庵里,书生小姐就要临危受命现学现卖了 —— 虽然初学乍练、却是威力无穷,分分钟杀退了追来的大敌;一对年轻人也情愫暗生。转眼萧大侠过寿,各路好汉如约赶来,鸳鸯刀齐聚、书生小姐也有情人终成眷属,看看就要双喜临门。订亲宴上,书生拿出家传宝物对看,却猛地发现岳母成了娘 —— 没过门的丈夫变成哥哥!小姐萧中慧更是晴天霹雳,掩面而逃;一落单不要紧,早被埋伏下的朝廷镖局一伙抓了个正着,作为人质去强换鸳鸯刀。对峙大厅之上,变化又生:萧大侠撕下面具显出本尊,竟是一副太监模样,还说自己根本没有儿女 —— 秀才趁机洒落夹在书里的全部家当金叶子,官兵哄抢,好汉助拳,一家上下逃往深山,小姐书生珠联璧合,再度使动夫妻刀法,大破强敌。夫妻似乎又能做了,可凭空又丢了个爹,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品将要收尾,大侠萧半和说破了秘密:他本是反清复明的义士,父辈惨遭杀害,决心忍辱负重、净身入宫伺机行刺,始终未能得手;恰逢袁杨两家因鸳鸯刀获罪入狱,因此行侠仗义、劫狱救人,又装作一夫二妻隐居闹市 —— 当年慌乱中袁家小公子失散、正是那寻亲的书生,杨家小姐、正是萧中慧无疑,至于 “萧半和” 这个名字,则是向伟大的太监郑和致敬…… 众人无不感叹萧大侠的义举,正当此时,侠盗四人组出现,总算做了件出落的事:押着落败而逃的大内高手老瞎子,献上搜出的宝刀。准备好,小品至此该逗包袱了:众人围坐看时,鸳刀、鸯刀分别刻着 “仁者” 和 “无敌” 二字 ——“仁者无敌”,便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秘密! 故事看完了,当真是个小品啊!这可不是金庸先生早期 “不够成熟的作品”,甚至有人观察,这是作者第一阶段作品的小结 —— 通过调侃江湖、解构自己,结束一段纯粹的热血英雄故事,转而走向更深的人性探索;与之遥相呼应的,是第二阶段的封笔神作《鹿鼎记》。我倒觉得作者原意未必如此,执果索因怕有牵强;只愿用这则欢乐的小品引君入戏:鸳鸯刀一出,倚天剑和屠龙刀笑了;侠盗四人组一出,一品堂的四大恶人笑了;老夫老妻大打出手,神雕侠侣笑了;有情人转眼做兄妹,段公子带着全家笑了 —— 一个是出走的千金、一个是寻亲的书生,郭芙蓉和吕秀才走错片场,武林外传里,同福客栈的也笑了。你看,我说到这儿,抓着彩蛋的看官都笑了。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广州出版社·朗声

        广州市朗声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以版权运营为核心业务的出版文化企业,2013年公司荣膺“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朗声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武侠文学版权运营商,成功引进了被誉为“世界华人的共同语言”的《金庸作品集》中文版、汉语有声版独家版权,并获得一批相关衍生品开发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