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数字和进制的诞生开始,以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计算工具和计算思维为例,讲述人类如何一步步制作出强大的现代计算机。

内容简介

全书依次介绍了计算机发展中的手动时期、机械时期、机电时期、电子时期,并描述了充满可能的未来时代。

本书语言深入浅出,既可作为计算机业余爱好者的入门科普读物,也适合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和从业者了解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参考读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漫长的手动时期
  • 1.1 原始社会的计数方式
  • 1.1.1 手指:长在身上的“计算机”
  • 1.1.2 石子:解放双手的第一步
  • 1.1.3 结绳:最原始的备忘录
  • 1.1.4 契刻:躺在刻痕里的文明
  • 1.2 大道至简的中国古算
  • 1.2.1 算筹:中国古代的高超算术
  • 1.2.2 算盘:中国古算的活化石
  • 1.3 爱“偷懒”的西方人
  • 1.3.1 纳皮尔筹:西方人是如何“运筹帷幄”的
  • 1.3.2 计算尺:“丈量”宇宙的直尺
  • 1.4 小结
  • 第2章 天才辈出的机械时期
  • 2.1 思想萌芽:从哲学中诞生的机械计算思维
  • 2.1.1 哲学家的思维轮盘
  • 2.1.2 达·芬奇的神秘手稿
  • 2.1.3 中国的机械装置
  • 2.1.4 辉煌的17世纪
  • 2.2 机械计算的第一之争
  • 2.2.1 计算钟:被遗忘的第一台机械计算器
  • 2.2.2 算术机:数学天才的十余年匠心
  • 2.3 经典机械计算器
  • 2.3.1 步进计算器:不想当发明家的数学家不是好的哲学家
  • 2.3.2 算术仪:商人懂技术,谁也拦不住
  • 2.3.3 销轮计算器:走出阶梯轴的“笨拙”困境
  • 2.3.4 科塔:一颗另辟蹊径的“手雷”
  • 2.4 改进的机械计算器
  • 2.4.1 计算仪:人机交互的变革
  • 2.4.2 “百万富翁”:真正的四则计算器
  • 2.4.3 分析机:超越时代的伟大设想
  • 2.5 小结
  • 第3章 蠢蠢欲动的机电时期
  • 3.1 左手物理,右手哲学
  • 3.1.1 电的引入
  • 3.1.2 从哲学中诞生的计算理论
  • 3.2 制表机:穿孔时代的到来
  • 3.2.1 制表机
  • 3.2.2 单元记录时代
  • 3.3 祖思机:二进制的华丽首秀
  • 3.3.1 Z1
  • 3.3.2 Z1的后继者们
  • 3.3.3 后话
  • 3.4 贝尔机:编码的魅力
  • 3.4.1 Model K
  • 3.4.2 Model I
  • 3.4.3 Model II
  • 3.4.4 后话
  • 3.5 哈佛机:大型机上的编程体验
  • 3.5.1 Mark I
  • 3.5.2 后话
  • 3.6 小结
  • 第4章 飞速变革的电子时期
  • 4.1 计算机世界的理论基石
  • 4.1.1 图灵早年经历
  • 4.1.2 图灵机
  • 4.1.3 后话
  • 4.2 电子时代的到来
  • 4.2.1 电子管
  • 4.2.2 ABC: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 4.2.3 巨人机:第一台可编程电子计算机
  • 4.2.4 ENIAC: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
  • 4.3 体系结构大统一
  • 4.3.1 从存储程序到冯·诺依曼结构
  • 4.3.2 SSEC:第一台具有存储程序特点的计算机
  • 4.3.3 ARC2:第一台存储程序型计算机
  • 4.3.4 曼彻斯特小型机:第一台存储程序型电子计算机
  • 4.3.5 EDSAC:第二台存储程序型电子计算机
  • 4.4 现代计算机的细胞
  • 4.4.1 从半导体到晶体管
  • 4.4.2 集成电路
  • 4.5 小结
  • 第5章 充满可能的未来时代
  • 5.1 光学计算
  • 5.1.1 光学与电子学
  • 5.1.2 光学克尔效应
  • 5.1.3 后话
  • 5.2 量子计算
  • 5.2.1 神奇的量子
  • 5.2.2 量子计算的价值
  • 5.2.3 量子逻辑门
  • 5.2.4 物理实现
  • 5.3 生物计算
  • 5.3.1 生命源自比特
  • 5.3.2 DNA计算
  • 5.4 小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连ChatGPT都来了,咱要加油进步了

    这本《01 改变世界:计算机发展史趣谈》是一套两本的第一本书,与另一本的区别,就是作者逸之在本书中针对 X 进制的原理解释,以及计算机一路过来,是如何发展到如今这一步,有着很细致的介绍。若《浪潮之巅》是针对科技行业的全局,那这本书就是聚焦于计算机 (计算机) 的软硬件发展。随着摩尔定律的逐渐失效,“后摩尔时代” 即将到来。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只要敢想,任何能乘载、表达信息的技术,其实都有制造计算机的潜力。在这本书后面三分之一的篇章 作者着重介绍了光学、量子和生物领域的发展及未来的可能性 并指出这些都只是冰山的一角,即使在单个领域,也有多种方法迥异的技术方案在你追我赶,这是一片广袤无垠的 “蓝海”。不过这些方案还都处于实验阶段,新技术可能会感觉离我们还很遥远。其实早在芯片制程接近 10nm 时,就已经出现了许多的新技术,它们帮助场效应晶体管克服了短沟道效应。在结构上下功夫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已在 22nm 以内大显身手,干脆把量子隧穿效应利用起来的隧穿场效应管可以把功耗降到更低,有着卓越电气特性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成为硅半导体的最佳替代品,基于大分子的生物场效应晶体管将在医学诊断、环境保护和食品分析等特殊领域发挥所长…… 这些已经令人目不暇接。其实自从人类步入电子时代后,计算机领域就始终处于飞速变革的状态,只是之前没有那么多的学科交叉。在刚萌发的时期基本只关乎数学,到了机械时期引入了机械学,机电时期引入了电磁学,电子时期引入了电子学、化学和材料学。而未来,将有光学、量子力学、生物学、脑科学等学科加入计算机的大家庭。最后来提一点,就是我觉得作者真的有强迫症。一套两本书排版大致相同不说,连字数都搞的一模一样(都是 12 万 6 千字),真服了这些理工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计算机的进程介绍的很详细!现代的计算机经过几代科学家的默默耕耘,没有什么事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时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详细的讲述人类对计算工具的研究发展及成果

        本书详细的讲述人类对计算工具的研究发展及成果,从远古的石子、绳结,到算盘,再到现在的个人电脑,作者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包括这些工具的发明者、贡献者、原理、用法等。本人是计算机专业出生,书中内容的详细程度,甚至还能给我一些新的知识输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